在歐美劇院,耶誕節前夕上演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鉗〉是長年固定節目,但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這項活動成為立陶宛的禁忌,而藝術與現實政治是否應該一刀切,是這個曾經抵禦蘇聯、如今再次面臨俄國壓力的波羅的海國家各執己見的議題。
《紐約時報》報導,立陶宛是否應重新上演〈胡桃鉗〉(The Nutcracker),隨著10月大選後,本月上旬新上任的文化部長畢魯提斯(Sarunas Birutis)表態喜愛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的音樂後,再次受到討論。
俄羅斯2年前入侵烏克蘭後,立陶宛各界多矢言要與俄國「精神隔離」,但是抵制柴可夫斯基這名活躍於19世紀的俄國作曲家,一直引來正反不一的評論,在立陶宛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Lithuanian National Opera and Ballet Theatre,LNOBT)內,一些聽眾表示柴可夫斯基「屬於世界,而非俄羅斯」,也有聽眾認為,柴可夫斯基「與烏克蘭的戰爭有什麼關係?」
‘When the snow started falling it was just Christmas. It’s really magical.’ ❄️
Audiences are loving The Nutcracker! 🤔
With only one more week of performances, this is your last chance to see this festive ballet before it goes away until next year: https://t.co/v25MJKzflt pic.twitter.com/Zuo2p11Zhn— Birmingham Royal Ballet (@BRB) December 8, 2024
立陶宛1990年獨立後首任文化部長庫利斯(Darius Kuolys)表示,儘管1991年1月蘇聯曾血腥鎮壓立陶宛,但是他沒有喊停〈胡桃鉗〉及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等名劇,因為他當時與蘇聯鬥爭,就是為了「事物不被禁止的自由」,並指立陶宛文化與俄國文化連結緊密,禁絕俄國藝術會反傷立陶宛。
Flash Footage: Principal Dancer Emma Von Enck as the Sugarplum Fairy delicately graces the stage amongst the angels in the Land of Sweets.
Watch the Sugarplum Fairy and all her sweet compatriots during George Balanchine's the Nutcracker®: https://t.co/ebKS1Fck2c pic.twitter.com/B8S5sL6U4Y— nycballet (@nycballet) December 20, 2024
但立陶宛一些文化圈的人表示,俄羅斯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可輕忽,立陶宛國家美術館(Lithua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rt)館長格盧納斯(Arunas Gelunas)表示,莫斯科當局「利用古典文化,試圖將世界的目光從當前的暴行轉移出去」;立陶宛音樂與戲劇學院(Lithuanian Academy of Music and Theatre)院長祖凱耶涅(Judita Zukiene)也表示,俄羅斯音樂必須被「小心看待」,因為莫斯科當局時常利用它們的高影響力在宣傳目的上。
畢魯提斯表示,沒有理由擔心欣賞耶誕童話故事後,立陶宛人就會心向俄羅斯;不過LNOBT方面已表示,在戰爭結束之前,沒有讓〈胡桃鉗〉重回舞台的計畫。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1991年1月16日的蘇軍鎮壓遇難者送葬隊伍。蘇聯1月試圖鎮壓立陶宛獨立造成14死亡,史稱「立陶宛一月事件」。(美聯社)
留言 2
PaulTsai543
說明西方人政治化文化的落後
2小時前
Inaka伊納加
反觀台灣一堆藍白畜生掌權
19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