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鄭天儀:【不老經典】遺憾產生美《一朵遲桂花》

MING'S

更新於 05月05日13:27 • 發布於 05月05日13:27

約十年前初識黃翠華時,已知道她在製作潘迪華姐姐的紀錄片,姐姐這位香港跨文化拓荒者絕對值得記錄,讓她的精神傳承下去。終於欣賞到紀錄片的重要環節(或者說是前傳)—— 圍繞潘姐姐朝朝暮暮一輩子的《白孃孃》戲外戲《一朵遲桂花》。

認識潘姐姐有二十年了,不時會聽到她提起《白孃孃》(即白蛇傳),敢愛敢恨的白素貞彷彿成了她的另一個化身,所以我感覺也像認識多了一位朋友。

為什麼姐姐會半輩子前輸身家都要製作香港首齣華語音樂劇《白孃孃》?此劇對姐姐的意義是甚麼?《白孃孃》當年在音樂和美術方面的開創性有多前衛?姐姐的堅持反映她是個怎樣的人?這些種種,紀錄片都提供了答案。

香港首齣華語音樂劇《白孃孃》
香港首齣華語音樂劇《白孃孃》

1972 年《白孃孃》以百老匯音樂劇模式改編膾炙人口的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是中西合璧、將中國傳統音樂、舞蹈、服裝和舞台設計結合西方現代觀念的大膽嘗試,卻因走得太前而反應奇差。自此,破格的《白孃孃》就成為了姐姐的遺憾,也是一輩子的殘夢。

甫開場,《白孃孃》音樂劇中的一首經典音樂《誰能阻擋我的愛》蕩迴,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此曲是蛇精白素貞對愛人許仙的堅貞宣言,也是姐姐對畢生真摯愛音樂劇堅信不移的心聲,意義頗深。

《白孃孃》,是潘姐姐一輩子追逐的夢。

鐘擺回到 1970 年,潘姐姐向政府申請場地演出香港自資創辦的第一部華語音樂劇《白孃孃》不果,兩年後決定自費經營,在尖沙嘴樂宮戲院連上 60 場,這是潘姐姐畢生最大的投資及創舉,也開創香港藝術文化的一段歷史,劇中一曲《愛你變成害你》一直風行至今。

看畢《一朵遲桂花》,我 GOOGLE 一下樂宮戲院,原來那是當年 THE BEATLES 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來港演出的地方,引起風潮,作家吳冠中曾形容:「代表在那時候香港已經是世界文化地圖的一支旗。」而姐姐當年就選了這場地演出她的《白孃孃》,還演 60 場,野心真大。

《白孃孃:一朵遲桂花》
《白孃孃:一朵遲桂花》

倏然,看到樂宮戲院即現址美麗華酒店,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我第一次認識潘姐姐的時候,就在美麗華酒店咖啡廳。約了專訪她的我遲了幾分鐘到,急向她賠罪,她笑著回我:「不用急,我約了你今天就是你的,我每天只會做好一件事。」原來,我倆認識的首天,姐姐已無時無刻提醒《白孃孃》對她有多重要。

當年,連李小龍都認為潘姐姐走得太前(至少早人 15 年),結果輸掉自己一生積蓄,潘媽媽因為擔心債台高築的她,由 108 磅瘦得只剩 84 磅,姐姐只好到各地走埠登台還債。

因為潘姐姐從來要求極高,當年音樂劇的音樂全部原創,她還慧眼發掘顧嘉煇、黃霑這對香港流行曲的夢幻組合。顧嘉煇曾說過,《白孃孃》是潘迪華生平功業的情意豐碑,也是她心中一座永不倒下的「雷峰塔」。

紀錄片中,自謔年少不知天高地厚的姐姐,當年在《白孃孃》演出前,還寫信請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訪問中國時,記緊來看舞台劇。當年拍下的局部表演錄像片段奇蹟出土,無意間被黃翠華尋獲,經修復後成為這部紀錄片的壓軸部分,為《白孃孃》傳奇劃上圓滿句號。

這些珍貴的出土片段,看到姐姐製作之認真、她心裡那團火,也看到一路走來香港文化政策的迂腐與不給力,一首泰迪羅賓原唱的《控訴》最貼題了。

「但我從不後悔,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選擇,做先鋒就要有犧牲的精神。」潘迪華在自傳《夢路》中重溫此事時,依然有火,控訴的火。

這位 93 歲 INDIE 教母,無悔今生,在片中看到她凌厲而堅韌的眼神,已值回票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