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向新加坡取經 水資源邁向自給自足

大愛新聞

發布於 2021年04月08日11:31

台灣缺水危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新加坡水資源,從50多年前依靠鄰國馬來西亞,到如今高達7成可自給自足,主因是提早規劃,善用科技,開源節流,有三大來源:海水淡化、回收,可供工業及民生使用,而且漏水率,相比台灣、英國的20%,僅不到5%。

噴泉、蓄水池,水資源充沛,難以想像新加坡1965年獨立時,還得仰賴從鄰國馬來西亞輸入水,

前新加坡總理 李光耀:「馬來西亞首相告訴英國高級公署專員,如果新加坡不聽我的 就關閉供應,當時我無法相信能完全自主,但只要能減少依賴,就一定入眼 注意。」

最高能 占用水需求的6成,但如今自給自足的比例已提高至7成,成功秘訣,在於長期規劃,政府善用科技,開源節流。

CNN記者 旃牡薛:「從膜技術到人工智慧,還有材料科學。」

南洋理工大學研究院長 史奈德:「本校工程在全球數一數二,重心之一是水資源及環境研究,成為其中一個招牌系所。」

年降雨2400毫米,大約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地狹人稠的新加坡,卻無法蓄積足夠雨水,從1980年代完成整治新加坡河以來,集水區域已占地表面積的23。

除了盡可能收集每一滴水,也要重複使用。

新生水大多作為工業用水,但其實乾淨程度,符合世衛組織的飲用水標準,除了瓶裝販賣,也能填補民生用水。

另一項水源來自海水淡化,占比上看3成,2021年2月,第4座工廠啟用,就在這大片公園綠地底下,不僅比過去節省大約15%電力,也能降低成本。

吉寶基礎設施執行董事 陳文翎(音譯):「還沒這座工廠時 濱海灣堤壩,必須排放多餘的水到海裡,等同浪費原先收集到的雨水。」

還能應付氣候變遷,不穩定的天氣型態,海水或雨水都能收集、處理。

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預計到2060年,水資源需求將翻倍,

但新加坡2000年來,人均用水量卻逐年遞減,從每天165公升,減少到2018年141公升

手機應用程式是大功臣,讓使用者了解用水狀況,提供省水建議。

水資源得來不易,也要盡可能防止管線漏水,新加坡不明原因流失的水量,從1990年代9.5%減少到5%,相比英國、台灣等地漏水率高居20%,也是善用科技監測的結果。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