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德經長訪中強調非「懲罰性」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6月23日13:35 • 發布於 06月22日08:55 • 海青青採訪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今天(22日)在北京告訴中國官員,歐洲聯盟(EU)對中國商品提出的關稅措施並不是一種「懲罰」。

哈柏克是自布魯塞爾對中國製電動車進口提出高額關稅措施以打擊歐盟認定的過度補貼後,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資深歐洲官員。

在哈柏克到訪前,中國21日警告,與歐盟在電動車上的分歧擴大可能引發一場貿易戰。

哈柏克在第一場有關氣候與轉型對話的小組會談中表示,「重要的是要瞭解這些不是懲罰性關稅。」

他說,像是美國、巴西和土耳其過去曾經使用過懲罰性關稅,但歐盟沒有,「歐盟做事方式不同。」

哈柏克說,9個月來,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已經詳細檢視中國企業是否從不公平的補貼中獲益。

他說,任何經歐盟審視後進行的反補貼關稅措施「不是一項懲罰」,他補充說,這樣的措施是要抵銷北京對中國企業提供的優勢。

在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會面時,哈柏克表示,歐盟提議的關稅是為了與中國在公平的場上競爭。

鄭柵潔則回應「中方將採取一切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鄭柵潔補充說,歐盟對中國製電動車提出的進口關稅將傷害雙方。他並告訴哈柏克,他希望德國能展現在歐盟的領導力,並「做出正確的事」。

他並且否認有關不公平補貼的指控,聲稱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激烈競爭推動的技術、市場和產業鏈綜合優勢的結果。

他在會中指出,這項產業的成長「是競爭出來的,不是補貼出來,更不是不公平的競爭。」

歐盟臨時關稅措施將在7月4日生效,而相關調查將持續到11月2日,到時可能實施通常為期5年的最終關稅。

哈柏克告訴中國官員,這項歐盟報告結論應該經過討論。

在與鄭柵潔會晤後,哈柏克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進行了會談。王文濤表示,他今天下午將與歐盟貿易事務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進行視訊會談。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