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相與謊言間的艱難抉擇」是構成這本小說的經,那麼促使人物們在兩者之間掙扎的情境因素,便是本書的緯。經緯交織下的故事,揭示生而為人的難處,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理解他人的處境有多麼不容易。
➤隨情境變化或不變的人性與抉擇的艱難
社會心理學中有個非常經典的理論:「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這個理論指出,在解釋一個人為什麼會做出某些行為時,我們容易過度強調「個人特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響。
1961年,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設計了經典的服從實驗。實驗中,參與者被告知要協助「學習研究」進行,擔任教師的角色,而需要對未答對問題的「學習者」(實為演員)施以逐漸增強的電擊。儘管學習者表現出疼痛或不適反應,多數參與者仍在實驗主持人的指示下持續執行電擊。最終約有六成受試者將電壓施加到最大。
1971年,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進行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則是另一個(也同樣引發大量爭議的)經典研究。他招募24名心理健康的男性學生,隨機分為「獄卒」和「囚犯」,在模擬的監獄環境中生活兩週。然而,實驗在第六天被迫中止。因為「獄卒」迅速變得專橫,且對「囚犯」施以心理虐待;「囚犯」則出現極端的壓力反應和順從行為。
我們該怎麼解讀這樣的發現?因強大權威指令而變得殘酷的受試者,天生就是殘酷的人嗎?因參與研究而需扮演獄卒身分的學生,在進入此角色之後變得殘忍,這證明了他們體內存有著變得殘忍的基礎嗎?事實上,這類人性爭辯至今仍無定論。但多數心理學家可能都會同意:人性並非堅硬不變,而是一個在環境壓力下具有彈性的存在。
基本歸因謬誤提醒我們,在理解《從不說謊的男孩》裡頭的眾多人物時,我們應該謹慎一些。作為背景的「戰爭」,極大地扭曲了人物的行為,讓「生存」與「保持善良」的抉擇,變得極為艱難。
➤在極端情境的視角下,思考人性需要格外謹慎
人類悖德行為的背後,多半都有其故事。只是,當我們帶著絕對善惡或道德審判的視角看這些故事時,不管對當事人來說怎樣合理的故事,我們可能都聽不下去。
《從不說謊的男孩》故事中,為了活下去,被迫說謊而殘害到他人的尼可,這種謊言本身是絕對的惡嗎?父親自殺、被母親拋棄的童年,對歸屬感的追尋,讓烏多走上一條殘忍的路。這種殘忍,真的能百分之百用純粹的惡來解釋嗎?
小說雖然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卻不時推動著讀者思考:極端環境之下,誠實仍是最高原則嗎?為了生存,我們可以犧牲真實嗎?
回到我們的日常,其實這些困境並不罕見,只是嚴重程度可能低了一點。為了融入群體而說的善意謊言、為了保護他人而隱瞞的真相,或許都暗示著誠實與謊言之間的界限並非如此黑白分明。
戰爭剝奪了人類的安穩與秩序,也逼迫人們面對無數艱難的選擇。在這樣非日常的情境裡,有人因失去人性而墮落,也有人因長出勇氣而昇華——而前者多半不是故事中被讚揚的主角。在每一個輕易的「對、錯」判斷之前,或許可以提醒自己:不管是因生存而妥協,還是因恐懼而選擇沉默,人類行為的背後,多半都有著我們未必知曉的故事與脈絡。
唯有謙卑地承認,我們對他人生命經歷的認識始終有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每一個困難選擇背後的掙扎與代價。若真的想做些什麼,不妨先放下對善惡的絕對判斷,選擇去了解、去傾聽,去看見那些過程中的艱難。或許,這才是理解人性的真正起點。●
從不說謊的男孩
The Little Liar
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譯者:韓絜光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著有多本小說與紀實類書籍,總計在全球以47種語言銷售超過4000萬冊。他有8本書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包括歷來最暢銷的回憶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此外也寫過獲獎的電視電影、舞台劇、電影劇本、音樂劇,並撰寫全國性報紙專欄30餘年。
他在《底特律自由報》的專欄文章,讓他入選美國國家體育媒體協會和密西根體育名人堂,並於2010年獲頒瑞德史密斯終身成就獎。繼暢銷回憶錄《遇見奇卡》,以及每週線上即時更新、為疫情募款的連載故事《擁抱的溫度》之後,他的最新著作是回歸小說形式的《救生艇上的陌生人》。
艾爾邦在家鄉成立並監管聯營組織S.A.Y. Detroit,旗下有9個慈善營運機構,兼營一間非營利甜點鋪和食品產線,為底特律最欠缺公共服務的市民提供計畫經費。2010年,他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創辦了一間孤兒院,每月定期訪視。他與妻子珍寧同住在密西根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定期贊助
單筆贊助
300
500
1,000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300
500
1,000
成為Openbook贊助之友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2025-01-16 11:30 從不說謊的男孩, 米奇艾爾邦, 蘇益賢, 戰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