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截自 keelongxu@Instagram
日前台灣麥當勞和日本知名動漫作品《獵人 HUNTER×HUNTER》聯名行銷,先邀請網紅開箱「盲盒」卡包公關品炒熱度,卻因部分網紅言行引發批評遭到「炎上」,其後甚至延燒成公關爭議事件。
爭議當中,網紅隨口一句「我有看過這個卡通(指《獵人》)」,彷彿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引發網友不滿,衍生「卡通」、「動畫」和「動漫」三詞的爭議。
耐人尋味的是,經過網路搜尋發現,該爭論在各大網路論壇上不定期重複出現,時隔多年仍眾說紛紜,儼然是一個難解的「長青樹議題」。
本文將從詞源和翻譯角度探討,與讀者一起梳理這三個詞彙的演進軌跡、文化背景,並簡要討論為何此議題在網路論壇仍不定時湧現的原因。
「卡通」:幾經轉變,原意其實跟「紙箱」更有淵源
「卡通」是英語 Cartoon 一詞的直接音譯,早期用以指稱動畫作品。
根據維基百科,Cartoon 一詞的定義為「通常經繪製而成的一種視覺藝術,時常製成動畫,採取非寫實或半寫實風格」。該詞詞意與時俱進,目前有兩種定義:
一、帶有諷刺、戲謔或幽默意味的一張(一系列)圖像;
二、以一系列圖片製作成動態圖像。
回溯 Cartoon 的詞源(註一),該詞在 1670 年代其實指的是「厚紙板上的畫作」,常用以作為壁畫、油畫、掛毯等其他作品的草稿。而這含義其實是來自法文的 Carton,或直接引自義大利語的 Cartone,意思是「堅實的厚紙板」。
換言之,「卡通」(Cartoon)一詞,其實跟我們常看到的各式貨品「紙箱」大有淵源。紙箱的英文即為 Carton,從材料(厚紙板)演進為材料做成的產品(厚紙板做成的箱子)。
1843 年左右,在以諷刺幽默著稱的英國《Punch》雜誌推波助瀾下,Cartoon 一詞開始指稱報刊雜誌上的幽默藝術作品(Caricature,針對政治時事的諷刺揶揄漫畫等),並衍生出 Cartoonist(卡通繪製者)等辭彙(註二),直至 20 世紀初才開始指涉當代的動畫作品。
而在台灣,可以從金馬獎獎項的稱呼轉變,一窺用詞轉換的分野:金馬獎 1969 年開始設置「最佳卡通片」獎項,一直到 1990 年,才將「最佳卡通片」獎項更名為「最佳動畫片」。因此,在 1990 年代前後,不管是日本的《無敵鐵金剛》、《魔動王》、《絕對無敵・雷神王》,還是西方的《太空超人》、《霹靂貓》、《忍者龜》,在還記得這些動畫作品的觀眾認知或稱謂當中,應該最初均統稱為「卡通」,並不具有現今歸類的用意或批判意味(註三)。
「動畫」:目前運用最廣泛,成為統稱
「動畫」一詞對應英文的 Animation,該詞原意為「賦予生命或活力」,之後到 1912 年左右才開始指稱動態的圖像作品。
然而,若仔細探究動畫這種媒介形式的歷史,便可發現其實只要牽涉視覺上產生的幻覺,使得圖像產生動態之作品,便堪稱為「動畫」,初始形式甚至可回溯至史前壁畫等藝術形態(註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海內外學術訓練機構中,也多是以「動畫」(Animation)指稱此種媒介形式的學門領域,且已有多種細緻的分類(註五)。
至於從 Animation 衍生出來的 Anime,則大多有地域性,專指日本動畫。該詞原是日語應對 Animation 的簡稱,屬於外來語(loan word,又稱「借用詞」),但因為日本的動畫產業強大、文化強勢輸出至全球,因此 Anime 一詞又轉借回英語當中,自成一格而專指日式風格的動畫,多取材自日本漫畫(Manga,該日文詞亦進入英語詞彙當中)。
「動漫」:「動畫」和「漫畫」的合稱
至於「動漫」,放眼各大網路論壇,國內一般還是視為「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如「台北國際動漫節」的英譯為 Taipei International Comics(漫畫)and Animation(動畫)Festival。
事實上,在台灣甚至華語地區,因為動漫次文化蓬勃發展,亦出現 ACG 一詞(Animation、Comics 與 Game 三個英文詞的首字母縮略語),常譯為「動漫遊」或「二次元」。
「卡通」、「動畫」與「動漫」用詞綜合大漫談
隨著時間演進,在 ACG 社群當中,亦可見對於「卡通」和「動畫」有較明顯的分類。
國外遊戲媒體《Game Rant》有人主張「卡通」特指西方的作品,線條較誇張而不擬真、主要以兒少為觀眾群,也因該詞的原意演進,故卡通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嘲弄意味;而日式動畫 Anime 來自日本,造型描繪則較寫實、觀眾偏成人向、有完整故事線。
筆者爬文研究之時,則是看到國內討論區中有人也持類似觀點,並且比較的是「卡通」和「動畫」;有趣的是,也有看到反對此種分類,並且逐項舉出反例駁斥的例子。
那麼,究竟為何這些動漫用詞定義眾說紛紜、百家爭鳴,甚至成為長青樹議題呢?可從以下 3 點來看:
一、時空因素影響,至今產學界似無「權威性」定義
筆者撰文研究時,發現相關網路資源繁雜,很多關於「卡通」和「動畫」的異同討論,其實是來自動畫工作室、動畫學校或網友整理,較少看到學界或產業權威機構提供清楚的定義,因此用詞討論很容易受到時空因素影響而呈現動態演變,也呼應了「語言」是有機的。
二、「卡通」一詞為音譯(異化),無法望文生義而有諸多詮釋空間
在華語中,「卡通」一詞直接音譯自 Cartoon,而且屬於翻譯學中的「異化」(foreignization)處理方式,保留了原詞彙的異域性而無法望文生義;白話來說,就是「卡通」本身既不卡也不通,一聽就是外來語(類似音譯詞還有巧克力、模特兒、比基尼等)。因此,來自不同年齡層和地區的觀眾對於該詞的理解多來自自身經驗(小時候都稱卡通),而產生「歧異性解讀/解碼」(Aberrant Decoding)」,成為衝突點所在。
- 關於翻譯學中的「異化」:普丁、蒲亭還是普京?音譯的翻譯學:約定俗成還是大有學問?
- 關於「歧異性解讀/解碼」:誰的多重宇宙?──電影字幕「超譯」爭議背後的多重意義
三、為了愛:動漫遊戲宅的堅持
ACG 愛好者對於動漫遊戲的熱愛應該不用贅述,當今傳媒環境中內容行銷仍十分重要,而 ACG 的世界提供了許多強大 IP,產值驚人,愛好者自然更不能接受「卡通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標籤,而希望「必也正名乎」,也希望在各種小細節上都體現對於 ACG 世界或單一作品的尊重。
ACG 宅界帝皇、前超人亨利卡維爾(Henry Cavill)在訪談節目上,承認自己曾在《獵魔士》(The Witcher)拍攝片場糾正製作團隊的片段,就是一個好例子。
盼望此文拋磚引玉,能引發更多有趣的討論,促進大家對於相關用詞的理解、擺脫標籤和誤解,進而能共享動漫遊戲世界的美好。
註一:本文所援引的詞源典故來自網站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線上詞源辭典),該網站彙整各大出版社詞源辭典之資料。
註二:有關早期「卡通」指涉報刊上的平面諷刺作品範例,可參看英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的歷史介紹網頁。
註三:《絕對無敵・雷神王》近期在 YouTube 上重映,可觀看影片下方討論區,即知大家都稱此類作品「卡通」。
註四:可參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介紹「動畫」的系列專題。
註五:舉例而言,可依動畫描繪主體分成「角色動畫」(Character animation)、「生物動畫」(Creature animation)等,也可依動畫形式和藝術風格細分為「正統動畫」(Orthodox animation)、「發展性動畫」(Developmental animation)、「實驗性動畫」(Experimental animation)等,亦可參閱註四的專題。
【延伸閱讀】
●「動漫是共同語言!」盛大回歸的 V&A 兒童博物館,如何以日本文化征服英國人?
●條條大路通羅馬:對「視覺傳達設計」失去熱情後,經過跌跌撞撞,現在我在日本做動畫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