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瞭解兒童性侵害的成因,並探討未來國家如何預防、辨認兒童性侵害等問題,國家人權委員會在2020年成立後,第一個系統性訪查案就是「校園及安置機構兒少性侵害系統性訪查案」,最終成功訪談到63位性侵受害者以及11位受害者的重要他人,在今天(8日)正式發表調查報告,根據受訪者的證詞,近5成的被害人對外求助時,學校的作為明顯不足,甚至漠視或否認事件的發生,調查專案報告也特別提出9大政策建議,教育部長鄭英耀承諾,教育部會盡快閱讀報告,並積極應對。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8日)正式發表「你的聲音種下改變的種子—校園及安置機構兒少性侵害系統性訪查案專案報告」,督辦委員張菊芳指出,兒少性侵害是重大的人權議題,為了避免造成受害者二度傷害,本次調查特別挑選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以及學校專輔老師等專業工作者擔任訪談人員,並提供專業訪談訓練;張菊芳特別感謝74位願意接受訪談的受訪者,因為透過他們的陳述,更多人得以了解兒少性侵害其實不是個案,而是全面性、結構性的問題。
張菊芳指出,本次調查主要調查對象是18歲以前曾在校園或安置機構遭受性侵害的受害者,調查顯示,關於受害時間點,在國小階段(6至12歲)受害的佔比最高,超過4成,而加害者高達9成5都是男性,近6成的加害者是學校教師、運動教練或社團指導老師,然而,近5成的被害人對外求助時,校方毫無作為,或是抱持大事化小、息事寧人的態度,例如勸說家長不要追究或建議兩造私下調解。
督辦委員蘇麗瓊指出,本次報告特別提出9大政策建議,第一,應避免責備被害人,建立被害人支持環境;第二,落實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簡稱CRC)內涵,維護兒少表意權以及身體自主權;第三,強化性別平等教育,並優先加強教育人員的性別敏感度;第四,建立友善安全的校園環境以及師生倫理界線;第五,建立調查獨立性,強化性平事件處理相關機制;第六,加強性侵害事件處理人員的知能,避免二度傷害被害人;第七,正視校園性平事件承辦人員流動率過高的問題,增進相關工作者的支持機制;第八,完善兒少性侵害吹哨者保護機制;第九,延長案件追溯權的時效。
對此,教育部長鄭英耀回應表示,教育部會積極應對,他認為,兒少性侵害是不被容許的,為學童營造更友善的成長環境,是身為教育工作者該承擔的責任。他說:『(原音)有一些觀念要與時俱進,我想,這我們會來做調整,包含剛才對吹哨者、許多的兒童或者被侵犯的人,他們的投訴,怎麼樣去減少在這個調查過程的二度傷害,我想,許多訪問的技巧,這些都是非常專業也必須要給予更重視的,在老師或者許多相關的心輔人員的增能,這都是我們應該未來要加強來做的。』
鄭英耀認為,兒少性侵害的防治有賴教育部學特司、國教署、各級教育機構、社區以及地方縣市政府的通力合作,關於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調溝通,鄭英耀表示不會等到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才進行研商,他承諾,教育部將盡快詳閱國家人權委員會這份專案報告,把報告中的建議落實在政策、法規和教師增能培訓中,為我國兒少創造更友善的成長環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