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進口車壓倒國產車,車輛公會籲政府支持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9年10月17日09:43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6日14:51

進口車 8 月在台銷售創下歷史單月新高紀錄,以市占率 53.9% 強壓國產車的 46.1%,車輛公會稱這是生死存亡之秋,呼籲政府支持。

國產車目前已連續 4 年面臨衰退。據第一季國內汽車市場統計,台灣整體乘用車市場掛牌量為 82,739 輛,較去年同期下滑近兩成。大部份國產車品牌今年首季都報警訊,連國內相當受歡迎的 Toyota Altis 今年也出現史上最低的季掛牌 4,153 輛,而其他如 Luxgen U6 首季掛牌甚至不足 500 輛,成績更差。

而國內進口車佔比則持續成長,今年 8 月銷售更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兩者市佔率已來到死亡交叉。車輛公會理事長蔡文榮指出,若情況越發惡劣,只要單一車廠承受不住進口車的擠壓而放棄,將產生連鎖效應,使供應鏈體系無法達成規模經濟而解體,令 30 萬民眾面臨失業危機,整個 4 千億規模的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產業將消失殆盡。

蔡文榮呼籲,在這國產車廠危急存亡之秋,希望行政院能加速協商調降 9 項國內無產製車輛零組件關稅調降法案,以協助國內車輛產業降低成本、確保競爭力。他強調,進口車配合消費者需求和喜好變化只需半年即可變換銷售車款,然而國產車新車型投入量產需要花 2~3 年時間,不論是成本或時間都居於劣勢。但進口車產業供應鏈短,為台灣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就業機會皆不及國產車,政府應更重視國產車的發展。

不過也有意見指出,國產車許多零組件仰賴進口,但出口比例並不高,僅仰賴台灣市場,經營當然會有許多困難。何況現在進口車已有不少車款跌至百萬以下,在價格差距縮小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當然更偏好品質看起來更好的進口車,尤其連安全測試這些台灣也不甚透明,這可能不只是降低零組件進口成本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首圖來源:Flickr/Ming-yen Hsu CC BY 2.0)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2

  • 謝家桐
    笑話,真是笑話。 從民國49年左右裕隆成立,緊接各類所謂國產車成立,哪個沒有政府補助以達國產目標?獎投也就算了,促產還不停,吸人民的納稅血汗,躺著賺就好不必升級,就算是裕隆也只能拿給 tobe 系統號稱國產,其他呢?紛紛改為台灣分公司的模式繼續吸血。 早就該倒,還放任以自主品牌之名行吸血之實,難怪台灣錢淹咔目結果人民看不到一分錢。 保護那麼久,能不能拿個引擎、底盤系統等等出來看看?丟臉!還敢說這種話。 另外,台灣產業升級政府早就在做,結果一些公會,還說人力成本高無法競爭,什麼時代還在討論人力成本問題?早該高薪迎向世界競爭,而不是哭爸哭母。選舉快到了,看看哪些不長進的企業再出來哭。
    2019年10月18日03:11
  • 陳11-拜就對
    政府從38年播遷來台還不夠支持國產車嗎?結果我們引擎底盤大樑還是作不出來,政府當年給裕隆汽車多少稅務上的優惠與簡化。結果還不是代工日本車
    2019年10月18日01:28
  • Robert
    國產車做的爛怪誰
    2019年10月18日00:20
  • 曾崑進
    國產車一樣一直漲,花差不多的錢當然選較好的,所以別在那邊ㄞㄞ叫,只會惹人厭,該檢討自己。
    2019年10月17日23:49
  • 王鐘逸
    支持什麼啊?!!! 自己不進步怪誰啊! 在政府的保護傘下幾年了啊!
    2019年10月17日15:3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