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11月21日07:37 • 發布於 11月20日16:00 • 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

全球氣候暖化與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藝術如何發揮其影響力,進而促成改變?位於洛杉磯的布洛德博物館(The Broad)以其深厚的收藏與多元策展而聞名,今年秋天推出一系列以德國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1921-1986)為核心的藝術計畫。此一系列計畫內容包含現正展出的 「捍衛自然: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In Defense of Nature)展覽,以及重新構想其經典作品《7000棵橡樹》的公共參與計畫「社會森林:洛杉磯橡樹」(Social Forest:Oaks of Tovaangar)。此計畫也是今年由蓋蒂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所主導的美國西岸五年一度的藝術盛會「PST ART:藝術與科學碰撞」(PST ART: Art amp Science Collide)的其中一部分,該計畫特別聚焦於洛杉磯當地的歷史與環境背景,並結合波依斯一貫的創作理念,推動生態修復與社會和解,重建與自然環境的平等關係。

約瑟夫.波依斯作品《Difesa della natura》,1984。圖 /布洛德博物館提供。

如果你能擁有我所有的創作物件及其複製,你就能擁有全部的我。

If you have all my multiples, then you have me completely.

mdash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

展覽「捍衛自然:約瑟夫.波依斯」由布洛德博物館策展人莎拉.洛伊爾(Sarah Loyer)和研究學者安德烈亞.喬洛迪(Andrea Gyorody)共同策劃,展出超過400件布洛德博物館典藏中的波依斯作品,包括雕塑、版畫、繪畫、手稿、攝影、海報、影像以及與其政治行動相關的物品等,呈現其以藝術實踐作為環境行動的典範,展期將持續至2025年3月。

「捍衛自然:約瑟夫.波依斯」展覽現場。圖 / ARTnews提供。

本次也展出波依斯經典代表作,包括1969年的《Sled》和1970年的《Felt Suit》,以及1981年的《Rhine Water Polluted》,藉此喚起大眾對自然環境等議題的關注。此外更展出波依斯1985年的作品《Capri-Batterie》,一個黃色燈泡插在新鮮採摘的檸檬中,這件作品需要不斷替換隨時間而腐爛的檸檬,而更換檸檬的動作引發了社會參與的形式。策展人安德烈亞.吉羅迪表示,對波依斯而言,所有事物都很重要,他將簡單的材料變成長久保存的藝術物件,並希望透過藝術延續這些事物的價值。儘管形式多樣,這些作品的核心概念在於恢復個體的完整與改變社會現狀。波依斯曾說,藝術是「唯一真正能為人類帶來革命性改變的介質helliphellip它完成了從病態世界到健康世界的轉變」。

喬洛迪也表示,波依斯以「記憶道具」(memory props)的概念貫穿其作品的複製品,希望這些物件在未來能激發人們行動,即便他的名字已不再被提及。此一理念使他的作品超越了時空,承載著永恆的行動潛力。

約瑟夫.波依斯的作品《Capri-Batterie》,1985。圖 /布洛德博物館提供。

重新造林計畫:「社會森林:洛杉磯橡樹」

重新造林計畫源自波依斯1982年於第七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7)創作的《7000棵橡樹》(7000 Oaks),其被視為波伊斯最具影響力的環境行動,此項計畫結合了植樹與德國當地的玄武岩設置,為一座受二戰創傷的城市帶來生態與社會的復甦。40多年後,「社會森林:洛杉磯橡樹」首次將波伊斯的行動理念帶至洛杉磯,其以洛杉磯獨特的文化、歷史和環境背景為中心,試圖回應當地的殖民歷史創傷與環境變遷問題。

約瑟夫.波依斯在1982年卡塞爾文件展創作的《7000棵橡樹》中種植一棵橡樹。圖 /布洛德博物館提供。

計畫名稱「洛杉磯橡樹」(Oaks of Tovaangar)則以通瓦語(加布里利諾語)「Tovaangar」命名這片土地(指洛杉磯),該計畫是對美國的殖民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的歷史和影響進行持續反思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社會森林」與通瓦社區領導人合作打造,以彰顯通瓦人民幾千年來以這片土地為家的悠久歷史。並與洛杉磯非營利組織 North East Trees、通瓦族考古學家 Desireeacute Reneeacute Martinez,以及藝術家 Lazaro Arvizu Jr.合作,計畫在伊利遜公園(Elysian Park)種植 100 棵加州原生橡樹,每棵樹旁設置來自當地的砂岩石塊,象徵自然與文化的聯結。同時,在西洛杉磯的庫魯文納聖地(Kuruvungna Village Springs)將種植五棵橡樹,並配有通瓦族傳統臼具,象徵通瓦人以橡子磨成麵粉而作為傳統食物來源的文化。

本次計畫目的也在於提醒人們,通瓦族的歷史在殖民時期受創嚴重,許多傳統知識與土地連結因而中斷。Desireeacute Reneeacute Martinez表示,「社會森林」是一個認識過往、療癒創傷、恢復活力的過程,旨在促使通瓦族文化的延續,並為後代創造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未來。

洛杉磯非營利組織 North East Trees 在伊利遜公園進行植樹的工作,2024。圖 /布洛德博物館提供。

以小見大:行動與連結的延續

「社會森林」計畫除了植樹行動外,還將結合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動,包括講座、表演與工作坊,分享通瓦族的傳統文化與知識。通瓦族考古學家 Martinez 指出,本次行動參與計劃的意義在於不僅修復自然,也重新賦予當地居民與原住民族群對這片土地的連結。其中,North East Trees 的都市林業總監 Aaron Thomas 強調,這項計畫的每一部分都有實際環境效益,例如碳吸收、水源保護與土質改善。Thomas 認為,這種植樹行動也是一種藝術形式,透過將石塊與樹木的自然共生呈現於公園環境中,參與者得以重新觀看並體驗到融合歷史、文化與生態的藝術實踐。

「捍衛自然:約瑟夫.波依斯」展覽現場,(左)約瑟夫.波依斯的作品《ohne die Rose tun wir#39s nicht (We Won#39t Do It without the Rose)》,1972。(右)《Rose fuumlr Direkte Demokratie (Rose for Direct Democracy)》,1973。圖 /布洛德博物館提供。

由波伊斯所提出的「社會雕塑」(social sculpture)概念,認為所有日常行為都可以是藝術創作,人人都能是藝術家,並透過意識與行動來塑造社會。「社會森林」計畫將植樹這一平凡舉動轉化為對社會的號召,從重建社群、修復自然與反思歷史的綜合行動中,共同塑造未來。

Martinez 表示:「革命可以從小事開始。如果每個人為蝴蝶種下一朵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一切都是有因果關聯的。」如同波伊斯曾相信的那樣,個人的行動具有深遠的社會影響,從一棵橡樹到整片森林,我們得以見證從小小的改變如何匯聚成改造未來的大力量。

布洛德博物館建築外觀。圖 /布洛德博物館提供。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