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捷運「博愛座」爭議層出不窮,11日先有2名長者逼迫一名女乘客讓座,演變成肢體衝突,女乘客最後崩潰撞柱,血流滿面;18日又有老翁大聲喝斥坐在博愛座上的年輕男子,甚至還出手攻擊對方。雖然博愛座如今似乎淪為糾紛的源頭,然而在過去,博愛座的設立可是仁慈博愛的良善之舉。被稱為「懷舊達人」的文史工作者張哲生2019年就曾分享一段故事,原來博愛座的設置,起初是台北市公車業者為追思已故前總統蔣中正逝世周年,因而共同協議開始的措施。
2019年,張哲生就曾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你知道台北市公車上「博愛座」的由來嗎?」他在文中分享,1976年4月2日的《聯合報〉第6版曾有以「發揮 蔣公仁慈精神,公車上普設博愛座」為題的這麼一則報導:
「【台北訊】台北市各公民營公車業昨天表示,為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將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參加這項運動的公車單位有台北市公車處、欣欣、大南、大有、光華、指南、台北、三重及中興等客運公司,共計公車二千六百九十九輛,每車設『博愛座』兩個,全部座套均由中國信託投資公司捐贈,採用藍底黃字皮製座套,希望市民乘車時能主動讓座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
張哲生還表示,他覺得每一個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自發地讓位給「比自己更需要坐下的人」,才是博愛的精神。
「博愛座」的觀念,起源於北歐國家施行「無障礙環境」的一環,旨在體貼身障人士的不便,希望他們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隨著時代演進,博愛座也開始提倡禮讓孕婦、傷者、病患、年長者、孩童等人優先使用。通常,博愛座的設計會與其他座位有所區別,藉此呼籲民眾讓座給有需求的乘客。
因為博愛座是體現社會溫暖的表現,讓不讓座沒有硬性規定,不方便或不慎忘記讓座的乘客並不會因此受到處罰,然而部分人士卻矯枉過正,認為「只有長輩能坐」,或者「年輕人看到長輩就一定要讓座」,並以此為依據,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想解決博愛座的爭議,問題並不在博愛座本身,而在這些刻意誤用「博愛座」觀念的人。
留言 25
𝓐𝓝
如今的博愛座也是這群倚老賣老的搞臭的
06月29日13:01
鹿
真正的慈悲與平等無法用文字言傳,人若不明白直指自己內心,傳再多所謂美好傳統或道德也都是夢幻泡影。
06月27日08:00
劉弟
無論是該由傷殘婦孺老幼需求,反正這些老人永遠就是以它最為優先順序根本才不管它人想法!
06月21日08:26
重機銷售 陳志杰
改名稱 老弱婦孺 從新教育
國會改革
法條有不明確 有爭議 行政院 法務部請修法
大法官釋憲 法條 判決 不是全部推翻
覆議是行政院無法執行法令條文
侵犯監察權 加重司法工作
由監察院 司法院 處理
06月20日01:10
𝐇𝐚𝐧𝐤
其實可以分流 避免客群爭議
不需要底層鬥底層
建議 比照 婦女專用車廂
可以增加 愛心 專用車廂
(博愛兩字可以換了 改 愛心♥️)
其他車廂就都取消博愛座
生病 ,懷孕 ,或 年紀大 肌力不足
都可以向車站 申請 證件
憑證件進入 此愛心車廂
能進來的人 都是有需求的人
不需要打架
這個車廂就像 飛機經濟艙
盡量多設位子 不要有站位
走道盡量小
固定前門出 後門刷證進
然後 此車廂額滿的話
車站可以顯示 燈號
建議 有此需求旅客 坐下一個車次
06月19日06: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