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西元2720年,日本恐只剩1名兒童!科幻電影《人類之子》,對少子化危機神預言

媽媽寶寶

發布於 05月07日02:17

台灣的兒童節是4月4日,5月5日則是日本的「兒童節」。因為兒童節,日本也公布了最新人口數據,發現截至2023年4月1日,日本15歲以下兒童總人數為1401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3萬人,已連續43年持續下降,創下了自1950年有可比較數據以來的新低記錄。15歲以下兒童佔總人口的比例也進一步下滑0.2個百分點至11.3%。

而根據台灣內政部最新的人口統計資料,台灣0-14歲人口則占了11.91%。

少子化
少子化

2720年,日本恐只剩1名兒童

而日本東北大學教授、高齡經濟社會研究中心長吉田浩,2024年版「兒童人口時鐘」的研究,科幻電影《人類之子》的故事可能是真的!

《人類之子》背景故事設定在2027年,人類已經將近18年沒有新生兒誕生,陷入滅種恐慌,英國也陷入鐵腕政治。男主角西歐(克里夫歐文飾演)接收到了訊息要保護一名女子前往『人類專案計畫』的保護船,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這名女子懷孕了,而這名嬰兒將會是延續人類生命的新希望。而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讓人類受孕……

人類子子
人類子子

推估照目前少子女化速度發展下去,最晚到696年後的2720年,日本國內只會剩1名未滿15歲兒童。

這也讓在12年後的今日重新觀賞《人類之子》,會讓人感到不寒而慄。隨著全球少子化和不孕症的人口比例上升,再參看日本的研究,就像一則寓言與警訊。

「兒童人口時鐘」每年以日本政府人口推估數字為基礎進行計算,並於日本5月5日兒童節前後公布在該中心官網。吉田根據日本人口數據估計,日本15歲以下兒童將進一步減少到1397萬9189人,若按照這個速度發展,預估至696年後的2720年1月5日時,日本將只剩一個兒童。

而這項研究結果,比去年提早了101年。

更巧的是,日本公布的2720年,與《人類之子》公布的2027年,數字竟然一樣,僅是位置的變換!

人類之子
人類之子

經濟不景氣,讓日本人不敢生

談到日本出生數下降的原因,吉田認為,「在長期持續經濟不景氣的日本,因收入低而無法結婚生子的年輕人增加」,有必要改善生育環境。

他說,對策包括提供兒童醫療費和餐費免費等減輕家長負擔、男性也能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實現夫妻「雙薪共養」的社會,及延長退休時間10年和讓育嬰假能請3至5年等。

台灣政府對少子化的對策

而根據台灣立法院對於少子化的對策,他們提出了以下做法:

1.成立低出生率專責單位並研修人工生殖法現行

目前《人工生殖法》只保障婚姻關係的夫妻,針對不想婚、願意生育的單身女性,政府會再研究其可行性,也會宣導婚姻觀念。

2.優惠租稅鼓勵生育

統計顯示,若育兒負擔低於可支配所得15%,民眾方有意願生第二胎 ,因此建議擴大增加育兒相關之所得稅優惠,如此始有可能達成預估之目的。目前我國獎勵生育之租稅優惠政策,在所得稅方面之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外,尚有扶養未成年子女或有特殊情況子女之免稅額規定,以及子女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之規定。

3.強化婚育觀念與鬆綁教育政策

為解決少子化現象的根源,政府會宜強化及鼓勵年輕人的婚育觀念,從家庭教育著手,並落實學校教育推動婚姻教育,納入學生輔導課程,營造年輕世代「樂在婚姻、願生能養」的家庭生活。

政府也需盤整與預估全國人口結構與分布狀況,依地區與產業人力發展需要,規劃學校。

少子化
少子化

4.提倡更友善的育兒環境,鼓勵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的少子化政策都強調育兒是社會責任,以新加坡為例,母親、父親有薪產假各為 16 週及2 週。除了生育、托育津貼、小學至大學的學費津貼外,新加坡另外設有兒童發展帳戶(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在一定額度內,政府與父母以一比一的方式存入專款,共同負擔育兒責任。

像是鴻海科技集團推出「0到6歲公司養」政策,公司發放育兒津貼,讓員工更加放心生育,就是很好的案例。

5.補貼婚育住宅與均衡區域發展

經濟壓力與高房價係低生育率主因之一,借鏡日本、韓國經驗,希望政府獎勵獎勵地方政府試辦適婚年齡者提供鼓勵結婚、育兒之住宅補貼政策(如優惠貸款、房租補貼、給予社會住宅資格等),運用租稅政策工具及健全租賃市場媒合機制,引導空閒住宅進入租賃市場,並優惠提供新婚育兒者。

少子化
少子化

南韓少子化,女性價值觀改變是關鍵

而少子化問題嚴重的南韓,全國6175間小學中,有高達157間學校沒有新生。2028年南韓幼稚園與托兒所的數量,預估也將是2022年的3分之1。

南韓少子化的問題為什麼如此嚴重?研究日韓少子化問題的茨城大學講師笹野美佐惠表示,南韓女性教育水準在短時間內爆發性提升,使女性價值觀急遽轉變,是少子化趨於嚴重的關鍵。

笹野指出,在父權支配下的南韓社會中,女性做為媳婦,在祭祀等家族聚會的場合,必須為全家人準備料理。許多女性希望女兒「不要變得像我一樣」,因此努力投資教育。

希望打造真正友善的婚育環境與落實性平觀念,讓每個還沒生的人不在視生孩子為畏途,享受生兒育女的快樂!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