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夏乾冬雨的美國西岸灣區,常駐「矽谷」的科技新貴們,一直是推動尖端科技發展的領頭族群,八股一點的說,光是在求職履歷添上「矽谷」二字,就彷彿社會地位被鍍了層金一般顯赫尊貴,那麼在穿衣打扮方面,想必也是理應如此?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我只能說 Yes and …… No。在凡事講究高產值、高效率的矽谷,服裝要求反而更在乎「人穿衣」,而不是「衣穿人」,而為甚麼矽谷人們那麼討厭穿西裝打領帶?流行全球的「商務休閒」又是為何起源於這處高大上的科技烏托邦?
矽谷科技人都該怎麼穿?第一個聯想到的,會是格子襯衫內搭公司Logo T 恤、卡其褲配副粗框眼鏡的不修邊幅打扮,邋遢一點還穿著運動拖鞋,在辦公室裡連夜敲打鍵盤。刻板印象雖尖銳(過份)了點,但所謂「工程師穿搭」在傳播媒體的妖魔化之下,常被貼上難登大雅之堂的標籤,又或者,慘遭定義為「異性絕緣體」的標配 skin。
我們印象中的美國上層階級,可能穿著剛燙好的訂製西裝,開著進口車出入高聳摩天樓,casual 一點頂多就做不系領帶的都市雅痞,在美國東岸的確能看到此情此景,但屬於西岸的矽谷 Bussiness casual 定義就寬鬆了不少,連帽衫、牛仔褲配上 converse all star,也許就能冠上「商務」範疇,這種強調實用、低調,符合 Geek(極客)形象的保守穿搭,近似於一種任性的「反時尚」思維在此地蔚為主流,卻顯得與矽谷「善於創新」的特質產生矛盾,但他們會這麼做,確實是有原因的。
矽谷服儀歷史:從西裝筆挺到隨你高興
1983 年出版的《 The Official Silicon Valley Guy Handbook 》(內容教你如何在『形象』和『舉手投足』間都成為驕傲的矽谷男兒)就已經幽默的紀載矽谷人在上世紀末吹起的「商務休閒」風潮,在概念與視覺上都是那麼的「前衛」。
在「商務休閒」風靡全球以前,美國辦公室穿搭,都還以低彩色系為主的大墊肩、寬領帶配西裝的正式形象示人,許多公司會發行員工手冊,明確規定都市白領的儀容整潔。直到 1966 年,夏威夷群島的服務業,首先提出了「Aloha Fridays」(阿囉哈星期五)的放寬概念,鼓勵員工在每個星期五,都能穿著花色爭艷的夏威夷襯衫上班,如此一來,下班後不用回家換衣服,就能馬上接續早就計畫好的周末行程,在海邊吃著鹹香燒烤,與陽光沙灘培養感情。
到了 80 年代,矽谷新興企業陸續崛起,高強度的產品研發需求,使這群科技新貴意識到某些適用在所處行業(科技業)的認知:
於是乎,針對員工辦公室穿搭的「戰術性擺爛」,成為在矽谷首創的企業文化。下圖封面的男子身穿蓬鬆燈芯絨外套、寬鬆的棉質白襯衫和經濟實惠的品牌運動鞋,彷彿大張旗鼓地說著:「當一個科技宅的好處就是不用在工作時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看似是種因應工作性質的妥協,實際上更像在和嚴謹的辦公室文化發出挑戰。
從矽谷開始和麻煩的西裝分道揚鑣之後,90 年代以後,大多數的辦公室都逐漸接受了商務休閒的穿搭形式,千禧年以後,某些講究創意的公司開始放寬更多限制,介於商務休閒和全然休閒之間的工作穿著,變得見怪不怪,矽谷也在這段期間,「突變」出各種形形色色的穿搭文化,它們不見得和主流時尚看齊,但卻仍值得被好好研究一番。
自由開放的矽谷辦公室文化
由 Joshua Ferris 創作的辦公室荒誕小說《 Then We Came to End 》中,曾以「辦公室就像一個每週住五天的家」來形容工作場所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生活,這個地方集體意識濃厚,任何習慣經過幾次來回的上行下效,企業文化就悄然萌芽,而辦公作風自由開放的矽谷,就是人人為之嚮往的「員工天堂」,尤其是在 Google、Meta 等公司,上班時間彷彿活在「線下社群網站」,各項需求一應具全。
為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人才進入矽谷科技業窄門,各家科技大廠紛紛將辦公室改造為「食衣住行育樂」合一的共享辦公空間,嫌外食太貴?公司會提供三餐免費及外帶服務,需要活動筋骨?中庭有籃球場、網球場、健身房等完善運動設施,至於工作到一半眼皮沉重的話,還有數不清的懶人椅、躺椅分布在樓層各角落。
工作與生活的界線的分野漸趨模糊,反映在矽谷數萬員工的穿著上,當然更傾向穿著「舒適」、「簡單」為主的衣著選品,而非礙手礙腳的西裝全套,像是帽 T、工裝短褲、運動外套、休閒板鞋、棒球帽等等,。
當然還是會有少部分的人,會時不時穿有鈕扣的襯衫塞進牛仔褲,或是西裝外套內搭休閒 T 恤進公司,但那也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在那天和投資人開會罷了。
至於前段提到的上行下效,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們,就多少扮演了帶動休閒潮流的角色, PwrdBy 執行長 Chris Brereton 就曾分享過他生活在西岸城市的工作穿搭:「基本上就只有開會的時候才會盛裝打扮,我的日常穿著會是 T 恤(通常帶有公司標誌)、短褲(天氣冷就會改穿牛仔褲)、人字拖和司機帽(通常會是矽谷新創公司的免費贈品),最後,不要忘了刮鬍子,再忙碌的新創公司創始人早上都會有時間刮鬍子。」
但這也並非適用於所有的科技業成功人士,該如何在穿著舒適之餘,以「身」作則的和品牌價值合為一體,那又是更深一層的學問了,某些企業 CEO 藉由行銷策略,把自己塑造為一款行走的廣告招牌。
科技巨擘的衣櫃,是最奢華的低調
一名流著矽谷血液的高階主管,會如何設計衣櫃?從巨型企業 CEO 的身上就能看個明白。以賈伯斯為例,在產品發表會上,那萬年不變的黑色高領毛衣、牛仔褲和 New Balance 元祖灰 992 的三件套組合,都與那充滿顛覆性的科技新品(願景)有明顯區隔,同樣的,還有祖克柏曾曝光那只有灰 t 與灰色連帽衫的驚人衣櫃也是相似的概念。低彩度的黑、灰、藍正是回歸「科技」與「功能性」的專屬配色,不僅僅是從簡,而是種「刻意為之的隨意」,幫助自己減少由小決策堆積成的煩擾,這套方法到現今被許多企業員工奉為圭臬。
試想我們每天起床後,在衣櫃前焦頭爛額個沒完,都耗去了多少空餘(賴床)時間,而這些科技巨擘每分鐘產值可不是開玩笑的。當然背後還有另一層深意,是希望能在公開示人的產品發表會中,不在產品面前搶奪觀眾的眼球,所做出的「美妙犧牲」。
於是乎,無論是去公司上班,抑或是在萬人矚目的發表會上大動唇舌,CEO 們都穿的像是要進教堂講道的清修僧,強調舒適、簡潔,不顯露大 Logo 博取目光,成了 21 世紀後矽谷高管們極力推崇的穿搭共識。
將時尚化為一種「退讓的藝術」,令人聯想到中性穿搭風格Normcore ,換言之,就是因高社經地位的支持,而不再注重衣著的繁複華麗,轉而選擇不受流行趨勢影響的簡約穿搭。
但矽谷人的隨意不等同隨便,質感還必須在線,乍看平凡無奇的素 T,還有可能是高奢工藝品牌的設計珍品。例如祖克柏標誌性的藍灰色連帽衫、素 T 便是出自義大利高級設計品牌 Brunello Cucinelli 之手,專門出產羊絨質料的高級訂製服飾。賈伯斯的黑色高領毛衣,則是日本傳奇設計師三宅一生為他量身設計,標榜一體成形,隨身型自然延展,最適合這些受萬人膜拜的矽谷鬼才們多買幾件塞進衣帽間。
天秤另一端,還有個有趣的例子,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Jeff Bezos )的霸氣穿著,他的「衣品養成記」緊隨著公司發展走勢一同起了變化(或者說是『進化』)。從線上零售平台起家的新創初期,貝總總以寬鬆卡其褲、藍色亞麻襯衫和恨天高髮線出現在報章雜誌,堪稱 90 年代矽谷電腦人才的完美複製貼上;如今搖身一變,以緊身襯衫,外搭飛行員夾克、訂製西裝的資本菁英形象顯得大開大合。
有人說這位領導市值破兆美元跨國企業的擁有者,外型像個走在科技園區內的好萊塢動作明星(只差沒在身後放實體爆炸特效),事實上,亞馬遜的事業範圍,也的確從電商巨頭擴及到了影視媒體,到現如今在串流平台的經營做得風生水起。究竟是公司業務範圍的巨掌,帶動了這位億萬富翁持續跟進時尚的腳步,還是這只是又一樁矽谷把企業偶像「神格化」的行銷案例?我想兩者皆通。
時尚與舒適間的拿捏尺度
受個人主義與精簡生活的思維薰陶,矽谷人穿衣,崇尚在彰顯個人特質之餘,還能夠融入該地區所屬的文化表徵,兩者疊加,就像是套用了一串串的邏輯公式,看似從衣櫥隨意抓取,可都有穿在身上的道理,而依據喜好需求衍生出的「品牌信仰」,為這一習慣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實踐捷徑。
機能戶外:功能與時尚的並存
《NPR》的一篇觀察報導發現,「無袖羊毛背心」在矽谷形同台灣的 UNIQLO 羽絨衣一樣氾濫(這是主觀的比喻),又以機能性戶外品牌 Patagonia 羊毛背心統治著灣區科技宅的上半身,其原因大略有二,其一是它的材質柔順保暖,且剪裁合身不顯厚重,穿上了它,在舊金山市區與灣區自然步道間踏青漫步,保暖效果良好,非常適合周末特愛進行戶外運動的白領族,其二還會顯得你游刃有餘、英姿挺拔,在上班時間穿上休閒感十足的羊毛衫,帶有種毋須為柴米油鹽煩惱的得意,至少當地為這一現象感到嗤之以鼻的居民是這麼認為的:「那些愛穿 Patagonia 的人(科技新貴)大概是讓這一帶房租高的嚇人的罪魁禍首。」
此外,我們還不能僅從外型洞悉一切,不然就太小看矽谷這套強調「精氣神面面俱到」的穿搭公式了。主營戶外衣裝的 Patagonia 自 1985 年以來,便承諾將 1% 銷售額捐贈給環保團體,在 2022 年創辦人 Yvon Chouinard 將整間公司的利潤贈與環保團體。致力於永續事業的 Patagonia,企業理念比起了在時裝週佔有鎂光燈的精品品牌而言,Patagonia 更能打動素來重視綠色價值的矽谷消費者,幫助這些忙於事業的辦公室菁英,抵禦灣區強勁的太平洋海風,還有西裝革履鐵定包不住的資本銅臭。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 IG 帳號@midtownuniform 蒐集了大量遍布在城市裡的「背心男」(Vest Boys)身影,還加上惡趣味的諷刺笑話;流行就是存在著一方推崇一方唾棄,只能先為這些忙於事業,疏於為外在皮囊多添點想像力的奮鬥青年默哀五秒。
低調精品 Quiet Luxury :對時尚的全然駕馭
如果說戶外機能品牌 Patagonia、Columbia、The North Face ……是游移在功能與價錢間的折衷考量,那麼科技業富豪,該如何在人群中不引人注目,同時又能展現出「低調富有」的超脫?近年在好萊塢、矽谷、華爾街崛起的「 Quiet Luxury 」風潮就是低調炫富的代名詞。
「 Quiet Luxury 」(低調精品)始於後疫情時代下的時尚反思,人們不再追求外顯 logo 和花枝招展,轉而尋求價位高,舒適性與精良度更甚浮華精品的設計品牌,當作低調內斂的外出服飾,這些衣物除了選用稀缺的 Kashmir 羊毛和極簡俐落的剪裁以外,更受穿戴者本身無庸置疑的社經地位襯托。
去年 3 月,義大利高端設計品牌 Loro Piana 在矽谷帕羅奧圖( Palo Alto )開設了新分店,連帶宣布只要購買「Gift of Kings」系列單品,並透過 Aura 區塊鏈推出的數位認證,就能保證奢侈品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簡單來說,就是發放專屬 NFT 當作「產品認證書」,象徵著精品時尚開始鎖定灣區科技業作為潛在客群。
你的確不會去注意到比爾蓋茲、庫克、祖克柏在發表會上身穿的不起眼毛衣,可當他們現身於企業社交餐會時, Loro Piana 圓領針織毛衣、亞麻短褲,腳踩麂皮樂福鞋,就有可能被某些人認出這些高端品牌的標誌性配色或面料特徵,然後開始和身旁友人擠眉弄眼,在心中默默發出聲聲驚嘆而不道破。
「我的工作競爭力高到破表,但同時也是個道貌岸然,對事事漫不經心的人,你難道看不出來嗎?」幫助矽谷科技菁英提供服裝顧問服務的 Victoria Hitchcock ,曾如此解釋這類穿搭背後的「真實」用意。
現在「羊絨」成了矽谷 VC 的堅定信仰,這些穿戴者就像是品牌的行走廣告,他們共生互利,而且行銷效果,會潛移默化的在同溫層間流竄。
秘而不宣,「懂得就懂」的行家穿搭,在矽谷與華爾街高管間頗為盛行,無論穿上這些不起眼的超高價衣物,是不是真的想讓路人行注目禮,鍾情於 Loro Piana 、Brunello Cucinelli 、The Row 等品牌的矽谷大人物,在有充足能力的情況下,期望能用理所當然的態度「駕馭」時尚,自成潮流,而非慌忙的緊跟在時尚之後。
不依附於流行的矽谷時尚
對於工程師怎麼穿的印象,在台灣大部分還是停留在死板、直男、毫無亮點的標籤上,能被稱作「理工宅發源地」的矽谷,則早已在資本與媒體的長年關注的狀態下,養成了一股有趣的時尚氣候。
比如不同的職位階層,依其生活習慣,發展出了相異的穿搭選品思維;還有那些從車庫創業,走向富比士富豪榜單前列的矽谷 CEO ,一舉一動還有穿著打扮,經過一番報章渲染,逐步成為眾人群起效仿的科技業形象典範;某些品牌則搭上了時代尖端的順風車,以「永續綠能」、「低調奢華」為賣點贏得灣區高端消費者的心;高價不僅是為了低調與品質的堅持,隱藏在無可挑剔的羊絨布料底下,更存在彰顯身分地位的意圖。
端看一名矽谷人「時尚與否」,跟戶頭有幾個零雖有間接關係,但並非主因,更多時候,上述交融並貌的穿搭風格,反映出的是同溫層效應帶來的風靡,尤其是在單一產業高度集中,且不是人人都進得去的矽谷社交圈,包括科技公司高管、風險投資客、創業家和創新思想的擁護者,時尚在這裡,不僅僅表現了個人的生活態度,還需兼顧那些符合「創新與未來價值」的思量(綠能永續、重視質感),而這些價值觀,通常由科技巨頭以敲鑼打鼓的方式大聲疾呼,就不難理解為何某些穿搭風格,在矽谷的能見度能如此之高,彷彿這都是些不用言說的默契。
在矽谷這一「特立獨行」的環境,帶有科技創新與社會地位的企業願景,極易影響在地人的生活百態,有時那份願景,甚至等同於領導者形象的延伸(想來也怪可怕的),聽來像是在形容科幻小說裡的反烏托邦世界觀。
可就如早已「退出流行」的手機大廠 Nokia ,曾經在形象廣告裡說出那流傳千古的名言金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時尚」作為表達人性、表達自我獨特面向的代名詞,代入矽谷,的確催生出了具有科技、生活進步思想的質變。
衣著的「功能性」與「象徵性」被顯著放大,看似簡約,背後的學問,卻包裹著求新求變的可控動能,就像穿戴在腕上的智慧錶,戴在頭上的 VR 裝置,和口袋裡的智慧型手機。要穿得像個來自矽谷的時髦男女,對待時尚,就得像對待科技的態度一樣,應當一手掌握,而不是任其擺佈啊!
(推薦閱讀:走過歲月的時尚風華 —— 從仕紳文化看「台灣西服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