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慈大校慶原民系列活動:探索太魯閣與魯凱族文化的雙重體驗

中廣新聞網

更新於 21小時前 • 發布於 23小時前
慈大校慶系列活動,魯凱族文化由吉布璐•阿笆琉吾述負責。(圖:慈濟大學提供)
慈大校慶系列活動,魯凱族文化由吉布璐•阿笆琉吾述負責。(圖:慈濟大學提供)

慈濟大學慶祝校慶舉辦系列活動,其中,由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規劃的了一系列原住民文化活動已經展開,以太魯閣族及魯凱族文化為主題,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參與者同時體驗雙重原民文化。

活動中,魯凱族系列率先登場,內容包括手紋分享、花環製作、飲食體驗、歌謠文化、紀錄片播放及原博館闖關遊戲。參加者還可穿上部落特色服裝,於拍貼機前留下美好回憶。魯凱族的手紋文化(Kia pacese)對於族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裝飾,更象徵著少女的貞潔與父母的疼愛,並代表女性在部落中的身分與價值。然而,因日據時期的禁令,這一文化正面臨斷層危機。

魯凱族的手紋文化(Kia pacese)代表女性在部落中的身分與價值。(慈濟大學提供)
魯凱族的手紋文化(Kia pacese)代表女性在部落中的身分與價值。(慈濟大學提供)

授課老師吉布璐•阿笆琉吾述表示,魯凱族的社會結構分為領袖、貴族、士族和平民,手紋的圖案能反映出社會階級的差異。手紋的製作過程中,運用橘子或柚子樹的刺來刺出幾何圖案,這不僅是文化的延續,也是一種對於女性美德的教導。

活動中,還學習製作花環bengelrai,這是魯凱族的傳統頭飾,具有表彰聖潔和勇氣的意義。老師詳細講解了花環的製作過程及其社會意義,讓學生更深入了解魯凱族的文化。參與的學生也分享了他們的體驗。護理科一年級的李忻芸表示,手紋在家庭中是習以為常的,卻不知其珍貴;而三年級的方姸涵則驚訝於花環製作的複雜性,並喜歡百合花的純潔象徵。

花環(bengelrai)是魯凱族的傳統頭飾,具有表彰聖潔和勇氣的意義。(圖:慈濟大學提供)
花環(bengelrai)是魯凱族的傳統頭飾,具有表彰聖潔和勇氣的意義。(圖:慈濟大學提供)

活動還介紹了魯凱族的傳統飲食「Cinavu」,這是一種在重要慶典中必備的點心,展現了原住民的生活智慧。特別的是,今年是太魯閣族正名20週年,象徵著文化與身份的重建,活動中也邀請了當地藝文團隊進行表演,展現太魯閣族的文化精神。

傳統飲食「Cinavu」吉納福,是魯凱族遇上重要喜慶或貴客臨門的代表性點心。(圖:慈濟大學提供)
傳統飲食「Cinavu」吉納福,是魯凱族遇上重要喜慶或貴客臨門的代表性點心。(圖:慈濟大學提供)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李佩穎指出,慈濟大學目前有831名原住民學生,雖然魯凱族學生人數較少,但透過這些活動,能促進師生之間的理解與交流,推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達成全民原教的目標。(梁國榮報導)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