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台灣媒體如何抵御中國的宣傳戰?

德國之聲

更新於 06月22日06:46 • 發布於 06月22日06:46 • Shamil Shams
北京的宣傳試圖在民眾中制造恐懼氣氛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1月的總統大選前,台灣民眾普遍擔心中國政府會試圖影響選舉。鑑於以往選舉中也發生過類似情況,人們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

北京采用了多種方法來加強對台灣親中團體的支持,勸阻台灣民眾投票支持 "台獨"政黨,並在民眾中制造恐懼氣氛。方法之一是經濟脅迫,中國的宣傳將這次投票形容為在經濟繁榮或蕭條之間做出的選擇。

2018年以來,在台灣的外國媒體機構的數量翻了一番。台灣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不僅與其關鍵的地理位置有關,同時中國對這塊彈丸之地施壓的努力也吸引了全球更多的關注。

本周德國之聲在波恩舉辦的全球媒體論壇(Global Media Forum)上,一場討論會的主題是"台灣媒體如何抵御中國的威脅"。與會的嘉賓有"真的假的"(Cofacts)查證協作社群的創辦人李比鄰、台灣著名新聞網站"報導者"的總編輯李雪莉,以及DW調查報道部的負責人馬蒂亞斯·比林格(Mathias Bölinger)。

專制與自由的對壘

與會者指出,在討論中國旨在破壞台灣民主的媒體戰略時,必須考慮中國進攻性的地緣戰略意圖這一重要背景。

在記者無國界組織發布的 "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台灣排名第27位,而中國大陸排名第172位。主持人指出,由此可見,兩岸對新聞自由的看法大相徑庭。"與此同時,根據瑞典民主與多樣性中心的數據,台灣受海外假新聞攻擊的嚴重程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

曾長年在中國作媒體通訊員的比林格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媒體戰略反映了中國國內媒體現狀的特點。"2016年到2021年這段時間裡,我注意到(中國)當局對記者報道的反應之緊張程度加劇了很多。"

討論現場:
討論現場:

這段時間裡,人們經歷了中國對香港民主抗爭運動的鎮壓、新冠病毒大流行爆發後的嚴厲封控,以及對報道初期疫情的記者的鎮壓。

可以看到,與中國的地區霸權野心相對應的,是其在國內和其聲稱擁有主權的領土上壓制言論自由的力度加大。

多面向的媒體戰

這段時間裡,北京采用不同策略壓制批評性新聞,並影響香港和台灣的公民。中共慣用的手法之一是利用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此外還利用親北京團體和在台的大陸籍人士向島內 "傾銷假新聞"。

"過去幾年,情況非常具有挑戰性",李雪莉說,香港反修例運動被鎮壓後,許多記者失蹤或入獄,"在台灣,中國不僅散布假新聞,還試圖阻止記者進行報道。"

討論會主持人、DW台北記者站的鄒宗翰提醒與會者,中國越來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來進行宣傳。他以深度造假的蔡英文推銷比特幣的Facebook視頻為例指出,當然這樣的內容十分"荒謬",但台灣受眾會一再被灌輸此類虛假信息。

"你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越來越多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開始可能是娛樂和軟性的新聞,漸漸地,你會習慣於這種AI圖像和視頻,感覺這也蠻自然的。然後他們就會向你傳播更加政治性的內容。"

"真的假的"創辦人李比鄰說,中國的媒體戰是多層面、混合型的。中國一方面試圖通過醜化台灣政治家來詆毀他們的聲譽,另一方面也對西方進行負面描繪。因此,必須進行事實核查,並向民眾講解,以反駁中國的這種宣傳。

專家認為,在未來幾年裡,北京的媒體戰很可能伴隨中國對台的軍事動作而升級。因此同時應對這兩方面的挑戰至關重要。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5

  • 莊蘭蕙
    其實真正最有能力抵禦的是中國人,看他們什麼都不信就知道了
    06月22日08:52
  • 陳欣宇
    台毒自捏爆懾護腺轟幹隨人笑死一堆無爻無恥的孬種
    06月22日08:07
  • 只要認知到外國人沒撤僑就是還不會開戰啦🤣
    06月22日07:31
  • MHTsai朙
    當然是用自己的認知作戰,來對抗中國的認知作戰啊! 效果拔群!
    06月22日07:21
  • 🎭zips DJo NlKE No 0
    照排名中國新聞 跟本就是連參考價值都沒有⋯
    06月22日07:4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