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這個小島,有望成為美國第 51 州?

換日線

更新於 2023年07月12日05:55 • 發布於 2023年06月30日09:24 • 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這個小島,有望成為美國第 51 州?
這個小島,有望成為美國第 51 州?

6 年前的洗腦神曲 Despacito 在推出後風靡全球,除了歌手 Luis Fonsi 本人是來自波多黎各這個加勒比海小島外,歌曲 MV 也同樣是在這座島上,一個被稱為 La Perla 的貧民窟的地方拍攝完成。

當然現在的 La Perla 已經不再是貧民窟了,文化與觀光的力量,有時可以快速改變一個地區的樣貌,靠著人潮與錢潮帶動觀光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只能說波多黎各是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度假勝地,而我先前因緣際會在這裡駐足了一週的時間,得以好好探索一下這座美國的境外屬地。

享有美國公民資格的波多黎各人

從法律上來看,波多黎各雖享有美國公民資格,卻不在聯邦體系之內,享有獨立的自治邦地位。這源自於 1898 年的美西戰爭,而戰敗的西班牙便將原本的海外省割讓給美國,這也是為什麼幾乎 98% 的島上居民,至今仍以西班牙文為主要語言,當地街道與門牌也多以西文為主,但多數商業區英文仍可通。

雖然曾有學者認為,波多黎各本身就是美國實行新殖民主義、自由化和新自由主義霸權的受壓迫者。只不過,該地區亦有相當比例的原生居民,願意成為美國的第 51 州,以及進一步深化與美的關係。

波多黎各出現在近代版圖上,可以回溯到 15 世紀大航海時代,在哥倫布第二次出航時發現了聖胡安(San Juan),逐漸成為世人眼中的波多黎各。隨者近代強權勢力的消長,美國取代西班牙成為實際的掌權者之初,也延續了前殖民者的軍事統治基礎,導致階級衝突激烈,暴力與剝奪人權的事件頻頻上演,也是當地分離運動最為興盛的時期。直到 1900 年美國國會通過《福勒克法案》(Foraker Act),規範了效法美國國內的文人政治體制,才結束了軍事專權,並開啟如「再殖民化」般的時代。

不獨立,成為自由邦

雖說美國在 1950 年通過《波多黎各與聯邦關係法》(Puerto Rico Federal Relations Act)並賦予波多黎各人民美國公民的地位,但處處以美國商業利益至上的作法,也讓島上原本的小農經濟體系遭到破壞。此外為因應出口需求,美國在波多黎各土地上倡導大量種植甘蔗,並允許大型糖業集團壟斷土地,並主掌加工業務。

這也使得在短短幾年間,美國企業就掌握了波多黎各超過 60% 的可耕地,而惡劣的工作環境與條件也演變成 1934年波島史上最嚴重的罷工事件,以糖廠工人為主的勞工團體自組公會與資方權貴激烈交涉,雖未釀成流血衝突,但也癱瘓了島上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隨者美國國內 1929 至 1933 年經濟大蕭條,羅斯福新政(The New Deal)也順勢進到波多黎各,經濟上採取較多元並蓄的方式來振興產業。緊接著在二戰後,通過公法法案(Public Law 81-600)允許波多黎各高度自治,也在 1951 年完成制憲會議,讓波多黎各有自己專屬的憲法,而美國憲法僅部分條文在此適用。在波多黎各的憲法中,第一條及闡明波多黎各的地位是美國的「自由邦」,並有獨立的財政與外交權利。

當然,尋求獨立的聲音從未停歇,即便享有高度自治,波多黎各社會黨陸陸續續進行他們所期待的獨立運動,包含進入議會成為反對黨,公民街頭示威甚至是零星的武裝抗爭,只不過大多數並不成氣候。

直至 1967 年波多黎各基於政治地位問題舉辦了首次公投,有超過 60% 左右的選民希望維持美國自由邦的地位,39% 則希望正式的成為美國一州,僅 0.6% 的人希望獨立。這大概與美國給予的大量經濟優惠政策有關,像是根據美國稅法 936 條,企業在波多黎各的盈餘可以免除課稅,讓不少製造業者紛紛前往該地設廠,波多黎各的人均所得也順勢超過 2 萬美元(約 62 萬元新臺幣),既能享有美國公民權,又能享受諸多福利,使得波多黎到獨不獨立的問題,似乎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朝成為美國第 51 州邁進?

如同大多數殖民者一樣,給糖吃只是暫緩分離主義與攏絡民心的手段之一,不可能永遠如此。美國對於波多黎各的優惠政策在 1996 年出現轉變,國會決定以 10 年為期逐步廢除對當地的營利所得稅減免優惠,亦即在 2006 年波多黎各便不再享有免稅的福利。這也導致近年來波導債台高築,險些如底特律(Detroit)一樣宣告破產。

不過有意思的是,波多黎各即便宣布破產,相較於底特律,美國聯邦政府也無法給予立即的援助,因為波多黎各並非憲法上嚴格意義的美國固有領土,而是屬於「自治邦」。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波多黎各在 2017 年遭受颶風「瑪莉亞」侵襲,重創多項基礎建設,也讓原已吃緊的財政更不堪負荷。時隔 5 年後,颶風「菲奥娜」再次摧殘波多黎各,根本尚未恢復的電網再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全島缺水缺電問題嚴重。

後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便立刻承諾提供援助,盡快恢復該島的經濟活動。直到 2023 年中,筆者親訪時,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仍有許多地方尚在重建中,由此可見,氣候災難對這塊加勒比海小島造成的衝擊不可小覷。

誠然,波多黎各與美國是不可能分割的。他不像西班牙自治區加泰隆尼亞(Catalunya)或蘇格蘭(Scotland),有相對健全的自主經濟體系,且足以支撐自身的基礎建設和產業基礎。反觀多數波多黎各人十分安逸於美國公民的身份,因此未來當地的政治發展,也將繼續以自由邦自居。不過在不久後的將來,波多黎各也有很高的機率,會成為美國的第 51 州。

到波多黎各走走

雖說波多黎各在政治與經濟上極度仰賴美國,但生活方式倒是有著滿滿的西班牙風情。在西班牙語裡波多黎各有「豐富的海港」之意,漫步在首都聖胡安老城區,總有那麼點在馬德里或巴賽隆納的錯覺。居民與商家的生活步調悠閒而隨意,可能因為稅率較低的關係,與美國大城如紐約舊金山等相比,大部分的飲食和消費都相當便宜。

不過,若要跟臺北和曼谷來比較的話,波多黎各還是屬於一個偏中高消費的地方,小旅館一晚房價平均在 120 美元(約 3,000 元以上新臺幣)以上,在餐廳吃一頓飯也大概要人均 20 至 30 美金(620 元至 930 元新臺幣)。

而波多黎各除了神曲 Despacito,以及全美唯一的熱帶雨林之外,也有個家喻戶曉的旅遊景點,那就是世界上最亮的螢光海(Bioluminescent Bay),從他的英文名稱可以知道是因為浮游生物發光的海灣,主要在波多黎各本島,以及鄰近的 V 島和 C 島。

通常是傍晚左右出發,夜幕低垂時整片海洋泛起淡藍色的螢光,隨著海波起伏忽明忽滅,那種感覺有點像是去北歐看極光,只不過是發生在海上。而這樣的景緻也被李安拿來取景,電影「少年 Pi」裡面有一幕螢光海的畫面,據說也是在波多黎各拍攝的。只不過電影應該還是加了不少特效,因為筆者自己在小船上,不管怎麼拍都拍不出電影裡的那種感覺。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對典型的海島假期覺得「比較還好」的朋友,波多黎各的歷史與建築也值得深入探索。經過 400 多年的西班牙加上一世紀的美國統治,文化融合隨處可見。許多公共廣場,教堂與學校,以及居民住宅等,被稱為「龐賽」(Ponce)的風格:從典型的歐陸沿海地區借鏡的建築方式,並融合了加勒比海的元素,風格更是橫跨古典復興到維多莉亞時期,可謂十分精彩。

若從臺灣想去波多黎各,最好的方式還是先進美國本土,從東南大城市如邁阿密,亞特蘭大飛過去,最為經濟實惠。若為剛好有機會在美旅遊或出差的朋友,不妨也找機會來體驗一下波多黎各當地的風土民情吧。

【延伸閱讀】

● 加泰隆尼亞宣布獨立之後,現在怎麼了?
●「你要民主、還是要人人有房住?」──新加坡印象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