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颱風假,停工成本怎麼算才合理?

換日線

更新於 16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 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颱風假,停工成本怎麼算才合理?
颱風假,停工成本怎麼算才合理?

在台灣,每當颱風季來臨,不論最後的災情狀況如何,新聞報導總會頻頻出現「恐造成OOO億的經濟損失」等標題,而如果風災並不嚴重、甚至只是與台灣擦身而過未釀成災情,媒體又經常會以「恐白白造成OOO億的經濟損失」等聳動標題吸睛。

不禁讓人好奇:這幾百億幾百億的「經濟損失」,到底都是怎麼估算出來的?

而在遠距、彈性辦公盛行的當下,這樣的數字是否仍然準確?更有趣的是,當颱風假「雷聲大、雨點小」,不少消費場所反而生意火爆,這又怎麼影響整體經濟損失的計算?

以下文章,就讓我們來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並討論一下颱風假是否應該放、或怎麼放才能更避免爭議:

天災經濟損失的傳統計算方式

當提到颱風等天災,造成全國或某地的經濟活動(接近)全面停止時,因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通常會有幾個主要的衡量標準:

  • 直接經濟活動損失:經濟學家通常會用一天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計算各產業停擺的影響。以台灣為例,GDP 中的製造業、零售業、服務業在停工一天後的經濟損失都會被計入。而對於製造業而言,由於一天停產可能會影響整個供應鏈,因此從原料採購到最終產品交付,往往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 災害損失與災後復甦成本:若天災造成嚴重的破壞,像是農作物被毀、基礎設施受損,這些都會進一步加重損失。例如,2015 年的蘇迪勒颱風對台灣農業造成了超過 40 億新台幣的損失,而基礎設施的修復成本也高達數十億。

這些損失通常會透過過去災害的數據來進行估算,或使用經濟模型來預測影響。然而,這樣的計算模式並不是萬無一失,也有其局限性。

我們先來看一個美國的例子,2017 年的哈維颶風(Hurricane Harvey)對美國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總損失估計約為 1,250 億美元,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經濟損失的颶風事件。颶風哈維的經濟損失估算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直接的經濟活動停擺,尤其是德州這樣的能源大州,煉油廠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停工,更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舉例來說,當時約有 30% 的美國煉油能力被迫關閉,導致能源價格飆升,進一步衝擊了消費者和企業的營運成本。其次,哈維颶風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極為顯著,數十萬棟住宅受損,這部分的損失達到了 300 億美元以上,再加上公共設施如道路、橋樑的修復,災後的復甦成本進一步推高,總計超過 650 億美元。然而,單純以這些直接損失來衡量經濟影響仍不夠精確,因為間接損失同樣不容忽視:如休士頓港作為美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樞紐,由於港口的短期關閉,貿易吞吐量下降了 20%,這對全球物流系統的中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哈維颶風期間,一些線上商業和遠距工作的彈性,使得部分經濟損失實際上被降低了。根據 Adobe 的數據,災害期間德州的線上購物量增加了 40%,表明消費者儘管無法出門,仍透過網路進行購物。這與過去單純依賴實體經濟的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也顯示現代經濟具有更高的韌性。同樣,許多白領工作者在颶風期間依然能通過遠距辦公保持工作效率,這樣的現代工作方式讓傳統的「停工損失」測算變得不再準確。

這樣的情況,與台灣近年來放颱風假「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有些相似,亦即當實際天氣影響不大時,部分地區的消費性場所反而生意興隆。這也說明,單純依賴 GDP 損失的計算方式可能不再適用於現代經濟體系,因為消費行為和工作模式的變遷,使得經濟損失的計算更加複雜和動態。

雷聲大雨點小:經濟損失真的這麼高嗎?

有趣的是,並不是每次颱風假都帶來預期中的損失。以最近幾年台灣的颱風假為例,許多地方雖然宣布放假,但颱風實際上對當地的影響非常有限。網友戲稱「白賺到假期」,更有甚者,商場、電影院、KTV 等場所生意火爆,反而促進了消費活動。

這種情況下,光採用傳統的「GDP 全面停擺」模型用以作為估算方式,顯然並不精準。事實上,消費行為的轉移:人們從工作場所轉移到消費場所,可能會讓某些產業受益。例如,2019年米塔颱風期間,乃至不久前路徑詭異的山坨兒,雖造成部分地區出現風雨,但北台灣卻一派太平盛世,導致許多台北市民湧入購物中心消費,該週末的營業額甚至比平常更高。這也意味著,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應該更動態地分析,而不是單純依賴固定模式的計算。

除了商業活動的變化,現今的遠距工作模式也讓颱風假對經濟的損害大打折扣。許多白領工作者即使颱風假也可以在家進行遠程辦公,繼續處理日常事務。因此,某些產業的「停工損失」其實遠沒有傳統模式下那麼嚴重。

以軟體科技業為例,由於許多公司已實施了遠較過往靈活的工作政策,在颱風期間,員工仍能透過雲端技術繼續保持工作效率。這樣的轉變,也讓過往以勞力密集型產業為主(及員工多半需要到現場上班)的計算模型,不再能反應實況。因此在估算經濟損失時也需考慮這些新變數,傳統的計算方式需要更新,才能更準確地反映現代經濟的運作方式。

過猶不及:災損數字的挑戰

新聞上所看到的災損數字,通常來自於政府或學者的統計推算,但這些數字並非一成不變。特別是在不同的產業中,經濟損失的影響也千差萬別。例如,零售業和娛樂業的損失通常可以在短期內恢復,甚至像上面提到的情況一樣,反而會有額外收益。但對於製造業、出口業來說,損失則可能較現行計算方式更為嚴重,因為訂單的延誤和供應鏈的中斷,往往會導致長期影響。

這些災損數字也可能未能充分反映因為取消公共交通、交通堵塞等次生影響。例如,對於某些行業的從業者來說,雖然他們可以進行遠距工作,但物流的中斷或交通的不便仍然會對整體生產效率產生影響。這些因素很難量化,但卻真實存在。

該不該放颱風假?

最後來探討一下這個常常引起爭論的問題,支持放颱風假的人會指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首要考量,特別是在面對強風豪雨的高風險情況下,強制放假是避免人員傷亡的一種有效措施。反對者則認為,決策者在是否放颱風假的考量上缺乏一致標準、並在高度仰賴天候預測的前提下,往往有過於謹慎的政治(選票)考量,特別是在天氣實際影響有限的情況下,放假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日常生活安排上的混亂。

在這個問題上,或許更好的做法是,根據不同區域的天氣狀況與產業特性,實施彈性政策。例如,對於可以遠距工作的產業,可以鼓勵員工在家工作、減少停工損失;而對於受災嚴重的區域,則應強制放假以確保安全。但如果要考量到政治與選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結來說,或許未來無論是政府相關單位或媒體,在颱風假帶來的經濟損失估算上,不應僅僅依賴傳統的 GDP 模型來衡量,還應考慮到現代經濟結構的變化、產業的彈性,以及消費行為的轉移。至於颱風假放與不放,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而不是一刀切地決定。這樣的思考角度不僅能使政策更具合理性,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延伸閱讀】

●「便利商店文化」:引以為傲的「方便」背後,可曾想過你我失去了什麼?
●颱風來了,我到底該信哪國預報?──台媒氣象預報,聳動而特異的「國際化」之路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