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服飾品牌 One Boy 於電商論壇中引發熱議。其起源來自於一篇 PTT 貼文指出,該品牌乍看之下缺乏像素串接、Line OA 等電商常見的數位工具,僅在捷運黃金地段等絕佳地理位置鋪排大量廣告、且找了大量明星,如郭雪芙、周湯豪等代言,也因此許多電商從業人員並未看好,認為無法達成再行銷。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即使用了非常直接粗暴的手法,成效卻異常好:根據業者指出,光是 2020 年 6 月至 11 月,找來郭雪芙、周湯豪代言冰鋒衣、衝鋒衣,就分別熱銷超過 50 萬件,光是此兩個檔期,加總就破 100 萬件。
頓時引發網友爭相分析,One Boy 花錢不手軟、豪撒行銷預算背後,到底是否確實存在著合理的行銷策略?又或者只是「台幣戰士」,資本的威力過於強大?
靠海量預算闖出一片天!背後的商業分析
根據電商從業人員分析,大致上可以區分為 3 大論點:
起跑點不對等:背後金主的資本差距造成一切,為其他電商所難以複製。
量變產生質變:在產品差異很小的市場,消費者擁有的決策資訊有限,搶佔上層漏斗者才能稱王,因此壓倒性的廣告預算是搶占市佔率的首要因素。
服飾只是手段:品牌是服務於金主事業版圖,服飾本身並非獲利主要來源。
不過,上述 3 個說法,都會帶來一個更大的問題——如果機能衣物產品差異極小,也因此廣告至上、預算愈高愈好,那為何營業額更大的品牌,如 Lativ、Uniqlo,或是營業額破億的本土電商,沒有採取類似的打法?
要探討 One Boy 的崛起,就要從他們家的選品策略開始談起:One Boy 早在 2008 年就從五分埔起家,歷經 Yahoo! 電商時期,儘管近 3 年來一直採取「一線明星」搭配「爆款商品」的策略,但產品線非常精簡,集中在少數幾款機能服飾,此種類型的服飾價格範圍落差很大、訴求接近、附加價值高,也因此能夠透過品牌附加價值賺取價差把毛利率維持住。
但同時,這樣的選品策略也會造成產品線拓展的侷限,因此 One Boy 並未像 Lativ、Uniqlo 一樣,強調個人化、一家大小通吃、新增產品款式,主打一站式的解決方案。相反地,透過這種「少即是多」的爆款打法——推出幾款重點產品,如衝鋒系列、冰鋒系列,搭配明星構成波段式操作,讓 One Boy 逐漸與與「機能服飾」畫上等號。
此外,成本結構也是這次論戰中備受熱議的一點,以冰鋒衣一件約新台幣 2, 000 元計算,根據業者自家數據,光是 2020 下半年的銷售量就已經突破 100 萬件。若是將此數字乘以 2 ,那麼粗估的年營收就會來到 20 億。無論行銷預算是 5,000 萬、1 億或是 2 億,可以見出行銷在成本結構當中的佔比其實不具壓倒性。
海量廣告背後,有什麼隱形限制?
One Boy 之所以能夠透過提升行銷預算占比衝高銷量,與「少即是多」的爆款選品策略脫不了關係。考量到上一段業者公布的數據計算,光是 2020 年冰鋒衣的銷量就已經達到 100 萬,相當於全台灣每 25 個人就有 1 人穿冰鋒衣。依照這樣的速度擴張下去,遲早要往三個方向發展:提升客單價、提升客戶終身價值,以及拓展海外市場。
也是因為選品策略造就的獨特性,即使其他服飾業者可能擁有類似的成本結構,但產品線、市場定位、淨利穩定度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並不適用於所有服飾電商。例如:Major made 也有採取類似的明星代言打法,但兩者在搜尋結果上的聲量並不一致。
One Boy 的成功,自然跟資本集中脫不了關係,然而這很可能也是為了追求短期快速成長的暫時方針,與其他更大型服飾廠商為了追求穩定淨利率,所採取的成長策略並不一致。
延伸閱讀
下單後一個月才到貨!這家「慢時尚」地毯公司用材料定義產品,顛覆消費思維
將消費者意見開發成產品!每月 4 萬筆回饋,成為 UNIQLO 在地行銷策略的最佳養分
給你一對翅膀!Red Bull 如何從「怪味糖水」賣成全球最知名能量飲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