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擔心孩子長不高,請掛這一科:兒童內泌科 兒童生長發育門診是什麼?

親子天下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 李佩璇
擔心孩子長不高,請掛這一科:兒童內泌科 兒童生長發育門診是什麼?
擔心孩子長不高,請掛這一科:兒童內泌科 兒童生長發育門診是什麼?

「我今年18歲了,希望可以再長5公分,請問有人成年後還有成功長高的經驗嗎?」在各種論壇中,常常有這種成年後還是希望增加身高的討論,甚至「高富帥」被認為是人生勝利組的必要條件。在2011年,美國也曾有研究指出「長得高的人,薪資也比較高」,身高焦慮這件事情成了現代社會的壓力來源之一,因此也有許多家長希望在七成遺傳基因的影響之外,幫助孩子用心那後天可以努力的三成,盡量提高孩子的成年最終身高。

身高很大部分取決於遺傳基因,也就是「人種」,根據統計,全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荷蘭,男女平均身高分別為183.8公分及170.4公分。至於亞洲的情況,在1990年代後因為營養充足的關係,日本、韓國的身高開始有大幅度的成長,目前已經趨於穩定,在台灣的狀況也相同,在教育部學齡兒童身高統計方面,近10年來孩子們的身高也沒有明顯的起伏。至於台灣人大概多高呢?根據國民健康營養調查,2020年台灣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2.1公分、女性為161.2公分。

兒童內泌科 解決「身高、體重、發育」的疑難雜症

「我兒子在班上比別人都矮一顆頭,覺得很擔心,是不是要去看醫生呢?」隨著大家對身高的重視,在孩子成長發育的期間,家長就會開始尋找良方,在台灣近十年來「兒童內分泌科」也逐漸成了顯學。

在台灣醫療的分類當中,除了兒科之外,下面可以再區分所謂的「次專科」,例如:兒童內分泌科、兒童感染科等。這些兒科醫師必須接受相對應的訓練並且通過考試,才能取得兒童內分泌科的次專科資格。「兒童內分泌科」究竟在看什麼?簡單來說,只要與孩子的身高、體重和發育相關,都是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可以協助的範疇。

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蔡立平觀察,現代家長的資訊來源很豐富,也知道可以找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協助,但是不太確定「什麼狀況」要去掛號,他認為,如果有以下幾點狀況,就會建議家長帶孩子掛號來看看,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1.身高或體重的成長曲線其中一項小於10%,或是半年內上下波動超過15%

2.一年內的身高成長速度不足4公分或超過8公分

3.懷疑第二性徵出現

4.BMI大於85%

蔡立平解釋,通常小兒科醫師都會提醒生長曲線小於3%就需要注意,不過這時通常都已經有狀況了,如果希望可以提早介入,蔡立平認為發現小於10%就可以積極介入。至於生長曲線段時間內大幅度的波動,通常是疾病的警示,家長要慎重看待。

至於一年內的身高長的太慢或太快也是孩子生長發育路上的紅燈,長高太慢可能與生長遲緩、生長激素不足等因素相關;長太快則是性早熟的前兆之一。而第二性徵的判斷,像是女孩胸部開始發育、男孩睪丸成熟的,說實話這對家長來說並不容易判斷,所以只要有觀察到有懷疑的跡象,例如:陰毛或腋毛的增長等,就可以請醫師確認。

最後一個BMI大於85%,代表孩子的體重過重,而肥胖是造成性早熟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孩子如果已經有過重的狀況,就需要密切的觀察是否出現性早熟跡象。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提醒,坊間有很多關於長高的資訊或意見,但只有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可以開立成長發育相關的藥物,例如生長激素、抑制性早熟的藥物等,因此孩子如果有生長發育的問題,包含骨齡的判讀、未來預期身高的推測,以及孩子發育治療計畫的擬定等,都是「兒童內分泌科」的專業訓練中重要的內容,建議看診時還是找「兒童內分泌科」專科醫師,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幫助。

幫孩子長高的新潮流 各大醫院開設「兒童生長發育整合門診」

從今年(2024年)開始,不管是各大醫院或診所,開始出現名為「兒童成長發育門診」、「兒童生長發育整合門診」或「兒童內分泌科暨兒童成長門診」這樣的名詞,這些門診和傳統的兒童內分泌科有什麼不同呢?

事實上,這通常是指專門評估兒童生長發育的門診屬於較新型態的醫療服務,專門解決孩子身高、體重等相關的困擾,現階段也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身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的蔡立平觀察,由於家長對於孩子生長發育的關注,因此兒童內分泌科門診常常一號難求,尤其是暑假期間更是必須等候許久才能看診,像是孩子甲狀腺、先天糖尿病等問題,也是兒童內泌科主要協助的患者,但有些家長只是對孩子的發育有疑慮,卻必須花很長的時間等候看診。因此才會出現「兒童生長發育整合門診」,針對身高、體重等問題,來替家長解惑。此外,這類型的門診幾乎都是「自費診」,因此家長掛號前必須要先了解。

目前各家醫院的做法不同,有些是中西醫整合門診、有些則以諮詢為主,或者是利用AI判斷骨齡等,各有不同的看診模式。以台北市和平醫院的「兒童生長發育整合門診」為例,採用西醫、中醫和營養師聯合看診的方式,可以讓孩子一次到診的時間,就同時接受三方的診療和建議,對家長來說是較為便利的方式,且也能同時理解除了藥物之外能幫助孩子的方式,衛教的效果較好。

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副院長暨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醫師則觀察,在「長高」這件事上,牽涉到的不只是疾病的治療,還有許多「期待」,一般的兒童內泌科門診都是以處理疾病的角度來幫助孩子,然而有些孩子的狀況不至於嚴重到被視為疾病,但是對長高卻有強烈的渴求,因此「兒童成長門診」才會順應需求而生。

至於到底該帶小孩去哪一種門診?黃世綱認為,首先不管掛哪一種,可以優先找「兒童內分泌」專科的醫師

接下來就是在醫師評估後判斷孩子是否屬於「疾病」,疾病就會建議在兒童內分泌科門診治療;但如果醫師認為「狀況還好,可以持續追蹤」,但是家長還是很焦慮,想要尋求更積極的協助,在經濟上也有餘裕,就可以選擇看「兒童成長門診」,讓醫師協助整評估孩子的生長狀況,給予更進一步的建議。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小孩長高,每年五公分是關鍵

長高必修課,一次收藏分齡長高資源!↘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