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中職

中職/各隊都不搶 前15人次FA全加薪恐怕要中斷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2022年01月21日16:37 • 發布於 2022年01月21日05:03

中職自由市場熱不起來,4位遞交自由球員(FA)申請的球員歸屬眼見只剩「回家」,也引起好奇是否會出現FA制度上路11年以來首樁FA降薪案例。

中職在2010年施行FA制度,年資從2003年起算,2011年底出現首批符合資格球員,前10年合計15人次提出申請,洽談結果不論留隊或轉隊,只有加薪的案例,不曾出現扣薪。

2011年2人提出申請,彭政閔拿到5年合約,月薪從50萬調整為55萬起跳,陽建福則從原本的月薪16.4萬,躍升為3年合約、月薪30萬起跳。

2013年周思齊提出申請,原本月薪28萬,收下一紙5年合約,月薪從45萬起跳;2014年張建銘是首位未透過FA制度拿到複數年合約的球員,但月薪也從前一年的35萬調整為38萬。

2015年3人提出申請,林智勝、鄭達鴻都轉戰中信兄弟隊,林智勝原本月薪43萬,轉隊後的首年月薪60萬,後兩年達到120萬,鄭達鴻則從原本月薪35萬躍進為2年合約,月薪依序為42萬、46萬;原本最被擔心可能遭到扣薪的陳金鋒,最終價碼不減反升,猿隊以加薪5萬、月薪30萬的條件,讓「鋒砲」的引退年續穿猿隊球衣。

2016年2人提出申請,彭政閔從55萬加薪到70萬,王勝偉獲得2年合約,月薪從30萬加到38萬、42萬。

2020年6人提出申請,張志豪從原本月薪56萬大漲為一紙平均月薪75萬的3年合約,周思齊從45萬進階為3年合約、平均月薪65萬。陳鏞基從60萬升級為3年合約,月薪70萬起跳,林宥穎從29萬漲為2年合約、月薪分別是32萬及36萬,賴鴻誠原本月薪26萬,轉戰猿隊獲得兩年合約,月薪分別是38萬、41萬,唯一維持1年約的傅于剛,也從月薪14萬調整為20萬。

林益全、陳鴻文、陳禹勳、官大元的新合約都還未定,在各隊紛紛表態不網羅他隊FA情況下,只剩與母隊談薪選項,少了競爭對手抬價,今年不無可能出現首樁FA降薪案例。

秒讀要聞笑料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中職自由市場熱不起來,4位遞交自由球員(FA)申請的球員歸屬眼見只剩「回家」。
中職自由市場熱不起來,4位遞交自由球員(FA)申請的球員歸屬眼見只剩「回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7

  • 辜宥臻(Yvonne)
    行使自由球員的人,就要有敢冒降低薪資的風險。 自由球員在原本球隊待一段時間,其他四隊如果要簽下自由球員,就會考慮到自由球員能轉隊過來的得失。 在經濟市場,本來就是很現實的問題。 疫情沒有結束,多少會影響各球隊的收入。越來越多的人進球場看球,各隊的收入就愈多;反之,就減少。
    2022年01月22日18:11
  • Juan胡安
    中職本來就不是正常一個的聯盟~ 美其名說是職業聯盟 事實上跟那些合庫台電沒什麼兩樣 因為球員進入球隊後 就是待到球團不想要你 然後薪水比較高而已 講真的球員要轉隊要流動很難
    2022年01月22日04:39
  • Paul 王
    轉隊費跟(可能)被搶一個年輕球員的制度,這才是自由球員無法轉隊成功的真正原因
    2022年01月22日04:30
  • 小葉
    老闆和領隊吃定聯盟,聯盟也不敢說什麼
    2022年01月22日03:01
  • Hung_En(🚕TAXI_Drive)
    還看不出來是各球團的默契嗎? 與其搶人惡性競爭, 不如都不搶還能砍你球員薪水 對球團來說都只有利沒有弊
    2022年01月21日21:0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