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大利工作近 3 年時間,我有幸完成一次內部調職,相較其他同事幸運許多,除了職涯往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向邁進外,也有更多機會與資深經理、合夥人,甚至資深合夥人一起工作。
升遷、轉團隊,甚或是轉職,往往伴隨著許多挑戰,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商業與行銷顧問產業中,這些考驗尤為巨大。而在與這些義大利主管共事的過程中,我觀察到這些人通常具備某些共同特質,使得他們總是成為同事們主動諮詢的對象。
透過本文,我將分享我在義大利職場看見的 3 種領導者特質,以及兩種佐以「義式風格」、與臺灣較為不同的職場文化。
一、導師風範(Mentorship)
基於公司的升遷制度設計,從基層往管理層提升,需至少約 4–5 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每個人都可能與不同層級的同事共同負責 2-3 種專案,因此不論是同級或上級同事,都會是自己的「導師」。而幾乎每一位我合作過的對象,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也從不吝於在工作品質、方法和職涯經驗方面,給予我真摯的建議。
例如,我曾遇過一位資深顧問,總是願意下放權力,將 90% 的營運(Operation)工作放手給當時還是實習生的我;他每次在全權交予我完成任務前,都會先以「示意圖教學」(Schematic Teaching)的方式,讓我盡可能地理解他所預期的成果。在我升遷為初階顧問之際,他還向我提點道:「我對妳只有一點建議──要成為專業的商業顧問,記得抬起頭看看整個專案的大局,而不是僅專注在眼前的任務。」於我而言是十分寶貴的建言。
另一位經理則會以「實際演練」的方式,教我操作 Excel 的公式、簡報的架構繪製等;也曾在一次回顧會議上,很直接地點出我在工作成果與品質上須改進之處,讓我明確知道可以改善的具體方向,以免與主管心中所想產生落差。
二、有效溝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不論在什麼產業,每一位主管能專注在下屬身上的時間總是有限。我發現,當我與義大利主管們溝通專案進度時,他們往往不太在乎專案的「細節」;「關鍵問題」是什麼,反而才是他們最想瞭解並解決的。
舉例來說,在與一位資深顧問合作專案時,我發覺他在每場會議中,總會簡明地以「三大要點」的模式與主管進行彙報,每個要點也以「金字塔」的結構,將關鍵訊息先行提出,再佐以數據為證,幫助主管快速分析問題,有效地達到溝通的目的。
三、卓越的問題解決能力、策略性思維(Strong Problem Solving & Strategic Thinking)
這一項特質,我認為多是透過工作經驗、合作對象累積而來的。
我曾與一位年紀相仿,但已晉升為經理層級的女性主管共事多次,她總是能在專案的各種環節上,預先提出可能遭到客戶質疑的商業邏輯,並加以修正;也會在有限的數據中,找出另一種切入問題點的角度,進而最佳化解決方案。
直到有一次,我們一同和一位年僅 40 出頭的公司資深合夥人開會,過程中,那位合夥人總會以「客戶的目標是什麼?」及「這頁簡報想傳達的關鍵資訊(Key Message)是什麼?」為開頭,一遍又一遍地翻轉我對解決商業問題的思考模式和維度。看到他以結果為導向回推方法,並將解決方案簡化、以更準確地回應客戶的需求,我這才發現原來前述主管令我佩服的思維,部分是向他學習而來,這個經驗使我更加珍惜與不同優秀主管共事的機會,希望能從他們身上汲取更多好的特質。
佐以「義式風格」的職場文化
由於我過去曾在臺灣的外商工作,因此對於在臺外商的職場環境、組織文化有些心得。除了本文上述的領導者特質外,對比下來,我發現在義大利,義籍主管們在「情緒管理」和「工作與生活兼顧」方面,與我在臺灣體驗到的很不同:
- 情緒管理(Emotional Management)
在臺灣的外商職場環境中,我遇到的主管們大多在「情緒管理」上相當穩定;但我的義籍主管們,在會議中只要一言不合,往往情緒說來即來,「激烈討論」隨即展開。這一點對於在臺灣土生土長、不習慣正面衝突的我而言,是很大的文化衝擊,即使在義大利工作已近 3 年,每每遇上如此場景仍然相當不適應。
- 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
多數歐洲公司均很推崇工作、生活之間的平衡,但來到義大利後,我發現這裡更是「很大程度」地體現這個精神。過去在臺灣的外商職場中,我理解的「平衡」是「做多少事即享受多少休閒時間」;在義大利,我的主管們在工作上會以 100% 的精力追求成就,對於家人與業餘興趣等,卻更是投入 120% 的心血──部分主管在下班後,甚至還有另一層身分,像是 DJ、駐唱歌手等。
先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雖然坊間已有各式各樣的「領導者特質」、「何謂成功的領導者」相關書籍,但實際在國際職涯中,如何往「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邁進,對我來說仍是一條須持續學習的路。我想,最重要的是先定義自己所認定的「成功」為何,並向周遭值得學習的主管、同事們請益,才能鑿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的領導模式。
【延伸閱讀】
●揭開義大利的實習薪資!臺灣留學生在米蘭顧問業,遇上什麼挑戰?
●義大利職場震撼教育:為何我自認積極盡責,卻仍收到「未達預期」的績效?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