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HBO 製作的《繼承之戰》(Succession)從 2018 年播出以來,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以及成功的影集之一,除了橫掃艾美獎、金球獎、演員工會大獎外,劇中隱喻美國真實社會、政治、商業的手法,也是引起美國觀眾巨大共鳴的原因;不過其實那些精彩的媒體帝國鬥爭以及家族事業內部的爾虞我詐,都可讓人聯想澳洲媒體大亨魯柏梅鐸(Rupert Murdoch)生涯後期的許多決策以及他對三位兒女的複雜「繼位關係」,儘管《繼承之戰》的編劇及主創傑西阿姆斯壯(Jesse Armstrong )始終表示故事裡的「羅伊家族」是虛構的,沒有任何一個家族可以解鎖彼此之間的關係,但顯然的,我們依舊可以從許多地方看到相似之處。
羅根羅伊 vs 魯柏梅鐸
片中由布萊恩考克斯(Brian Cox)飾演的羅根羅伊,是威斯特集團的創辦人以及執行長,旗下擁有電視台、主題樂園、電影公司、紙本雜誌媒體…等,原型就是同為新聞大亨的魯柏梅鐸,兩人都是從報紙起家,並將他們的業務發展成龐大的企業帝國;出生地上,兩人也都不是美國人,根據《繼承之戰》的設定,羅根來自蘇格蘭,而梅鐸則是來自澳洲,雙方都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將版圖移動到美國本土。
此外,從故事出發點觀察,兩位巨擘都沒有明確的接班繼位計畫,也讓他們的子女陷入了長時間的鬥爭與不確定性,而這一項懸而未決的戲碼,也與他們的健康有關。《繼承之戰》的開場就交代了羅根身體上的狀況,才引發了後續繼位的可能性,現實年齡更高梅鐸,同樣要面對骨頭、癲癇、肺炎、心臟…等病痛。
除了角色背景上的相似外,在劇中許多羅根羅伊的橋段也都是參考了梅鐸真實的事件,包括了第四集羅根站上了紙箱拼成的講台,對 ATN 員工喊話,如同梅鐸 2007 年以他擁有的新聞集團併購華爾街日報後,同樣站上紙箱展開談話一樣。2011 年新聞集團旗下的世界新聞報被爆出電影竊聽醜聞,梅鐸在聽證會上表示「這是他人生中最卑微的一天。」也對比了《繼承之戰》中威斯特面對郵輪性醜聞時,羅根說出「這是我人生最糟的一天。」
政治立場上,羅根與梅鐸都是標準的右翼保守派,威斯特集團的電視台 ATN 就是比喻了新聞集團的福斯電視台,過去幾屆總統大選上也都扮演了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的關鍵角色;《繼承之戰》第三季以及第四季的重要商戰主軸 — GoJo 科技公司與威斯特的併購案,其實也明顯參考了 2017 年梅鐸以 713 億美金的價格向迪士尼兜售了他多數的媒體資產,除了福斯電視台,這點也與羅根企圖保留 ATN 一樣。
四個孩子的角色設定也如出一轍
在《繼承之戰》康納羅伊一直都是個被邊緣化但實際上的羅根長子,在公司運作及父子關係中,康納始終不受重視,梅鐸與第一任妻子生的小孩普魯登斯梅鐸(Prudence Murdoch)也有著一樣的遭遇,梅鐸甚至在 1997 年的一場記者會中說出「我的三個孩子。」
這三個孩子分別為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h)、拉克蘭梅鐸(Lachlan Murdoch)以及伊莉莎白梅鐸(Elisabeth Murdoch),他們三個才是真實與魯柏梅鐸有長期接觸、彼此競爭、試著接下王位的公主王子。
不過對應劇中肯道羅伊的其實是年紀較小的詹姆斯梅鐸,多年來他一直被視為魯柏梅鐸的繼承者,最具有專業經理人氣勢與能力的小孩;但是最終結果兩人都沒有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位置。肯道在最終的董事會中被自己的妹妹出賣,沒能如願坐上執行長,詹姆斯也在 2017 年的迪士尼併購案中沒有獲得任何職位,當然,他在交易案中依舊獲得數十億美元。
父子關係上,詹姆斯與他父親也實質擁有不少矛盾,The New Yorker 2019 年曾報導「他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不會說話的。」影集上,相較小女兒希芙及羅曼,肯道與羅根之間的隔閡絕對也是最深。飾演肯道羅伊的演員傑瑞米史壯(Jeremy Strong)也曾透露他參考了 2010 年梅鐸的傳記《The Man Who Owns the News: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Rupert Murdoch》中對詹姆斯的描繪。
由基倫考克金(Kieran Culkin)演出的羅曼羅伊,絕對是第四季的最大驚奇,除了戲份一舉取代退場的布萊恩考克斯外,角色定位也成為推展上的核心,他的取樣角色拉克蘭梅鐸被紐約時報評論為「魯柏梅鐸較為喜愛的那個兒子」,基本上也與羅曼相似,雖然拉克蘭並不像羅曼一開始那樣帶著小丑般的元素,不過根據泰唔士報分析,他始終不喜歡他弟弟詹姆斯在經營公司上的風格,換句話說,詹姆斯與拉克蘭也像肯道與羅曼一樣,看似合作但精神上不同,首先是他們的政治立場,詹姆斯偏向自由派,拉克蘭則是趨於保守,公司發展上,詹姆斯希望走向全球化、多平台的新聞娛樂品牌,拉克蘭到是走向一個好似脫離過去但又逐漸流行的思維 — 一種毫不掩飾的民族主義、極端的右翼及成為有著豐厚紅利的政治宣傳機器。
女兒伊莉莎白梅鐸與希芙一樣,在一開始追求一個獨立於他父親企業體的事業,希芙從華府的政治關說幕僚出發,而伊莉莎白則是從自營電視台起家,2001 年,伊莉莎白成立的製作公司 Shine Limited,該公司參與了《廚神當道》(MasterChef)以及《核爆家園》(Chernobyl)等成功節目,2011 年,她以 6.74 億美元的價格將 Shine Limited 賣給了她父親的公司,然而隨即被其他新聞集團股東懷疑並提起訴訟,指責魯柏梅鐸進行一場「裙帶關係的買賣」。
現實與幻想的模糊邊界,成為美國人的另類摯愛
《繼承之戰》共四季已經在 5 月 28 日完結,相比台灣觀眾的冷感,全美收視市場以及媒體對於第四季大結局給予了高熱度的討論,政治、劇評、社會、演員、衣服、配樂…各個角度的切入、訪談、分析,在於它是一個如此真實又熟悉的虛構影集,而就美國整體而言,這種高於寓言性的寫實虛構悄悄地成為了他們的真愛,可能也是製作團隊們的拿手好戲,剖析了媒體大亨的家族內部戰爭,揭露了美國文化的醜陋卻又迷人的樣貌,威斯特集團(Waystar Royco)及新聞集團(News Corp)都呈現了右翼在利益爭奪上的本性,資本主義的美好及嗜血在四個季度中一覽無遺,就算是有著血緣關係的家人,也都會做出意想不到的背叛,只因為每個抉擇背後都有著龐大的私利。
另一方面,《繼承之戰》第四季的「大選之夜」也算是重現了美國過往兩屆總統大選的狀況。2016 年,川普以激烈偏激的歧視言論,意外擊敗對手獲得勝利,以及 2020 年,福斯新聞大膽的判定川普輸掉了共和黨票倉亞利桑那州,造成之後多個搖擺州的動盪,就此逆轉戰局。從「康納的婚禮」到「大選之夜」及最終大結局的「誰是接班人」,主創傑西阿姆斯壯都透過剪輯、攝影、劇本拉高了觀賞的懸疑與不確定,降低觀眾作為上帝視角的優越感,而形成了更多的焦慮,最後一集的董事會投票前,我們還是看到了三位兄妹最為人性的時刻,一起在廚房嬉鬧、一起在海邊玩耍,只是到了結局,故事依舊呈現了最現實的一面,公事公辦、在商言商,它以一個最具影響力的媒體集團家族訴說了美國社會角度的貪婪,然而也許,我們可以在最後的一幕看到一絲絲的曙光、一絲絲的希望,無論那代表著什麼。
🎬 鎖定「TODAY追影劇」每期給你影劇好點子
🎬 鎖定LINE TODAY話題熱燒TOP 10片單,週週追劇隨時留言大聲說
🎬影視作品資訊 TODAY追劇讓你一手掌握
留言 4
Amy
超好看的 尤其是三人在投票前在海邊與廚房那晚 真的很真實
2023年06月12日11:56
Tung🥳
白七不會承認自己是白七⋯
2023年06月12日09:11
AJ LEE
從第一季就愛上!看ㄧ堆硬底子演員飆戲超過癮!
另外也大推killing eve, Dr.Forster
2023年06月13日02:03
廷
滿爛尾的
2023年06月13日01: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