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日本的駐台大使板垣修,奉命來見外交部的沈代部長,沈代部長問日方,可不可以提供1896年的天皇敕令全文給我們?板垣修居然回答說,上次說的天皇敕令,其實是一個誤會!日本指的是一個內閣決議,這個決議在《馬關條約》簽訂以前達成,當時臺灣還沒有割讓給日本,所以這可以證明尖閣群島,在臺灣割讓以前就是琉球的一部分。
顯然日本發現中華民國政府,把釣魚臺跟「馬關條約」割讓臺澎綁在一起,以此來證明二戰以後,日本放棄臺澎的時候,連同釣魚臺一起放棄了,讓日本政府在法理上,占不了什麼便宜,所以立刻改正了,把「關鍵時刻」提前到1895年1月的內閣決議,以便把釣魚臺跟「臺澎的割讓」分開。
中華民國對釣魚臺列嶼主權的立場,直到1970年12月,從外交部的一份報告可以發現,依然是沒有決定的。因為這份報告提供了二個處置方案讓政府決策:如果政府決定爭取釣魚臺主權,應該立刻向美國正式提出交涉,把握時機、積極協商,讓美國能在1972年,把列嶼交給我國,而不是交給日本。但是如果政府基於其他考慮,決定在目前不積極爭取主權,只想保留在法律上的發言權,以等待將來時機的話,那就可以用處理琉球一樣的方式跟立場。但是接下來,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們,卻開始按捺不住,串連起來在美國的各大城市,發起了大規模的保釣運動。
留學生的保釣運動
1949年中共建政以後派遣的留學生,絕大部分前往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才有中國的學生到美國留學。因此在1950 到1978年之間,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幾乎都是來自中華民國。
在「忠黨愛國」的黨國教育體制下培養長大的知識青年,雖然不少還是外省籍、軍公教等身份,是黨國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一旦到了美國留學,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就好像重新回到了叛逆的青春期,開始拋棄國民黨政府的道統法統、復興基地、自由燈塔、解救苦難同胞之類的宣傳,呼籲國民黨要實行民主跟尊重人權了。更有人因為閱讀黨外的刊物,更進一步直接主張臺獨。留學生是美國保釣運動的主力軍。在這群人裡面有堅定的右派,但因為在保釣運動的中後期,組織被無孔不入的中共滲透,很多參與保釣的學生,大多數最終是走向了左傾。
1970年,中日之間的釣魚臺之爭,引起了很多在美的中國留學生注意。「柏克萊保釣行動委員會」,就是由在美國的留學生組成的團體。而《戰報》是由這個委員會發行的,一份連續出版的油印小冊子。《戰報》的內容,除了報導全美保釣大示威的示威情況,正好碰上了「紐約時報」刊登李敖等4人被抓的消息,《戰報》第二期予以轉載,並加上大字標題,「釋放李敖!釋放魏廷朝!釋放謝聰敏!釋放孟祥柯!釋放一切政治犯!」
而《戰報》第二期的社論說:釣魚臺事件的發生,不過是美日在東南亞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天然資源,壟斷控制進一步加緊以後爆發出來的結果;只不過是國民黨政權,為了維持它的統治,而不惜投靠國際勢力,加緊把外債、外資、外軍引入臺灣;只不過是「舊金山和約」、「中日臺北和約」,一個戰勝國而自動放棄、出讓了種種國家主權,以換取外國勢力保護的荒唐條約,所造成的綜合性的結果。社論似乎證明《戰報》,除了談保釣以外,矛頭已經對準了國民黨政府的體制了。因此很快的留學生,在美國的安娜堡國是大會,上演了「寧漢分裂」,保釣運動分裂成了左右兩派。
寧漢分裂的國是大會
1971年1月30日,紐約聯合國廣場大概有1500人聚集,他們走向五條街以外的日本總領事館抗議,大橫幅的標語是「釣魚臺是中國領士」。除了紐約,還有華府、芝加哥、西雅圖、洛杉磯同時發動遊行。
同年的4月10日,在紐約、華盛頓、西雅圖、舊金山跟洛杉磯等城市的遊行更為浩大,唯一不同的是抗議對象,已經從日本大使館轉成美國國務院,以及我們中華民國的大使館了。紐約的這一場遊行估計有2500人到4000人參加,遊行的民眾先到美國國務院,但卻遭到冷淡的待遇,接著來到第二站的中華民國大使館,結果「連大使本人,都沒有出來跟遊行隊伍講話」,參加遊行的民眾,在美國國務院所受到的挫折,轉化為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徹底失望。
1971年的兩次示威,遊行的規模之大,就美國華人社會而言,可謂是空前絕後。5月到10月,運動形式由請願、抗議、示威轉化為「國是大會」,尤其在暑假期間。「國是大會」討論的重點,開始集中在一個問題:「臺北跟北京的兩個政權,哪一個有能力代表全中國人的利益,保衛釣魚臺呢?」1971年9月,在美國密西根安娜堡舉行的國是大會,是這場保釣運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左、右兩派的留學生們,他們決裂的分水嶺。
安娜堡國是大會的第一天,就有近30名支持中華民國的留學生,集體退出大會,理由是「主持會議的釣運人士,關掉麥克風的電源,制止他們發言。」而大會各場的討論分會,從主席到主講人,除了一個人代表臺獨,一個人代表所謂「第三中國」以外,清一色都是左傾的學生,至於在會場支持中華民國的留學生,「因為發言不符合大會左傾立場,竟還遭受言詞之斥責,人身之羞辱」,所以憤而退出會場。
安娜堡國是大會,明白標誌了保釣運動的左傾,以及隨後的分裂。不久就有五位保釣人士的代表,都是臺灣出來的留學生,接受中共的邀請訪問共產中國,在當年還處於戒嚴中的中華民國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通匪罪行。五位訪問的學生回到美國了以後,就到各地保釣分會做報告、放幻燈片,這是許多留學生第一次接觸共產中國精心製作的視聽資訊,據說「效果震撼無比」。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留在美國的臺灣左傾釣運人士,在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接納中共入聯以後,大部分都在中共庇蔭之下,進入聯合國謀得了一份職務。
1972年7月,美國正式把琉球群島的主權跟釣魚臺的管理權,一併交給了日本,留學生又舉行了最後一次的保釣示威遊行,這次是左右兩派分開各自辦理。左邊的改名為「中國統一運動」,右邊的組成「反共愛國聯盟」,但是也有批判中華民國政府,主張關心臺灣社會,應該支持臺灣內部的社會運動、關懷臺灣的人權民主問題之類的,「第三種人」的存在,只不過人數不是很多。
1971年1月14日,駐美大使周書楷向外交部報告,美國幾個大城市都有保釣示威遊行的計劃,內容說到「無論始作俑者動機為何,此事勢將被各地奸匪所利用」,而在中華民國政府裡面,也是有這樣的擔憂:「匪方必想藉此一面打擊日本、一面破壞中日友好關係。我必須小心因應,先獲美日瞭解與合作,然後研究有效方法,協力勸阻。」
除了在美留學生的保釣運動,1971年4月12日,臺灣的大學生在臺大校園,貼出第一張海報,接著政大、成大、師大等學校的學生,或張貼海報,或發起抗議遊行,並且向日本、美國大使館遞交抗議書;由於6月17日是美日兩國,簽署琉球移交協議的日子,幾千名學生前往美國大使館,以及日本大使館示威,遞交抗議書,是國內保釣運動的最高潮,接下來各學校放暑假,保釣活動暫時結束。當時的臺灣還在戒嚴統治之下,國內的保釣運動,屬於政府控制下的「民眾愛國運動」。
事實上1971年,正是聯合國走向「排我納匪」案,中華民國政府焦頭爛額、困獸猶鬥的一年,而從「革新保臺」的觀點而言,「保臺」確實比「保釣」更重要。當美國的留學生準備第二次集結遊行的前夕,蔣中正在4月7日的日記裡面寫著:關於釣魚臺列島問題的政策,不可能以軍事解決,我們此時根本沒有能力駐防釣魚臺列島,如果我們兵力分散,就會被共匪所乘,那現有基地且將不保矣。我們現在的國策應以光復大陸,拯救同胞為第一。蔣中正的言論,為國民黨政府的釣魚臺政策定調。
最後實事求是地說,儘管美國的保釣運動,有中共操控的身影,有攻擊中華民國政府,以及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分化台、美、日友好關係的嫌疑,但是參與的人,並不都是被中共洗腦的左傾人士,其中就有參加保釣的團隊,聯合中華民國政府的力量,對美國國會進行了成功的遊說,最後促使外交委員會,在《歸還琉球條約》裡面,加上一個「委員會聲明」,關於美國對釣魚台列嶼只有管理權,交給日本並不影響任何一方對它的主權的主張。單單憑著這一點,就可以在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全文完)
作者》龔與劍 參與1989年湖南益陽六四民運,後遭勞改2年。2012年組讀書會遭關切後來台。
留言 6
順發
日本人怎麼可能拿出對其不利的證據
現在的釣魚台列嶼是在中共的海軍、海警實質控制中,討論這個沒多大的意義
5小時前
沈秀琪
鈎魚台最終歸屬權由強大者決定,沖繩才是地位未定者,是否回歸為琉球國未來亦由強大者之支持決定。
6小時前
Johnnie Skywalker
廢文!現在就是自願放棄的狀態!說一大堆屁話!李氏登輝老賊最高興了,為天皇做事!
6小時前
江嘉祐的平板
琉球國不是日本二戰戰敗國的,且也沒人承認有什麼沖繩縣,釣魚島是台灣大屯火山群的延伸出島嶼陸地當然是台灣本島的一部份。
3小時前
Charles Huang
保臺優先於保釣。
2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