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自古就是農民的惡夢,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描述沙漠蝗蟲為「世界最具破壞性的遷徙害蟲」。發表於《科學進展》新研究發現,氣候變暖後,蝗蟲爆發將越來越難預防控制。
沙漠蝗蟲分布於非洲北部和東部、中東和南亞的乾旱地區,是遷徙昆蟲,會成群結隊長途跋涉,損害農作物,造成飢荒和糧食不安全。 科學家估計,一平方公里蝗群由8,000 萬隻蝗蟲組成,一天就能吃掉35,000 人份糧食作物。
科學家很早就知道,昆蟲的生命與天氣、氣候和生態密切相關。一般來說,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說法。除了乾燥,也需要偶爾的傾盆大雨濕潤孵化卵的土壤,全球暖化剛好對這兩方面都有好處。
2019 年,當代最嚴重蝗災席捲東非到印度中部,起因就是2018 年颱風為阿拉伯半島南部沙漠降下大雨,2019 年春季,蝗群從這些地區蔓延,到 2019 年 6 月向北至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向南至東非,特別是非洲之角。
聖嬰現象與蝗蟲豐度和空間範圍密切相關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分析35 年蝗蟲目擊事件和氣候數據,發現氣候變遷導致更頻繁和嚴重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增加蝗蟲爆發的不可預測性,且會擴大蝗災的範圍。經歷過突然暴雨的乾旱地區最容易遭受蝗蟲爆發,但多半是孤立事件,隨著同時發生的風和洪水,導致多個孤立地區同步爆發蝗災,研究指出,聖嬰現象與蝗蟲豐度和空間範圍密切相關。
譬如印度和摩洛哥相距數千英里,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蝗災很可能在這兩個國家同時發生。巴基斯坦和阿爾及利亞也是如此。同時發生的蝗災有可能引發大面積農作物歉收,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聯合國蝗蟲中心列出的48 個蝗災最嚴重的國家,十國占蝗蟲疫情總量82.5%,包括摩洛哥、肯亞、尼日、葉門和巴基斯坦。由於暖化,可能出現的新蝗蟲熱點包括伊朗、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和印度西部。
氣候變遷使預防控制蝗蟲爆發越來越困難。越來越多地區經歷乾旱和暴雨的循環,導致蝗蟲群的出現,未來幾十年,氣溫上升可能會使全球受到蝗蟲威脅的面積擴大高達25%,取決於地球暖化的程度。
研究警告,鑑於容易爆發蝗災的高風險國家通常是全球糧倉,且在應付乾旱、洪水和熱浪等氣候驅動的極端事件,這些地區蝗蟲風險的潛在升級可能會加劇現有的挑戰。
Locust Swarms Could Expand Their Range in a Hotter, Stormier World
Locust outbreaks could get worse as global temperatures continue to climb, scientists say
(首圖來源:Flickr/Niv Singer CC BY 2.0)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