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即時成像的魔法,攝影巨擘們的拍立得日常習作:《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

FLiPER

更新於 04月30日17:44 • 發布於 05月02日06:00 • FLiPER

找畫面、按快門,短短一分鐘,一張相片瞬間到手 —— 無論你是否曾親炙過拍立得的「即時成像」魔法,或僅僅耳聞寶麗來公司(Polaroid)的傳奇故事,6 月 7 日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展出的《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都是一場不容輕易錯過的影像盛典。

各種拍立得的概念模型|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各種拍立得的概念模型|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師大美術館首檔國際展覽,攜手美國攝影展覽基金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物館聯合製作,120 位藝術家、300 多件拍立得,不僅雲集教科書等級的攝影大師之作,亦不乏片幅驚人、腦洞大開的實驗影像,規模之大,堪稱全台首見!

寶麗來創辦人艾德溫・蘭德(Edwin Land)曾言,「我認為自己首先是個藝術家」,又說「我對愛、感情、分享以及讓美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都很感興趣。」一語點破,寶麗來除了以精良、平價的消費型拍立得風靡全球外,更與攝影和藝術圈維繫著互惠、共好的夥伴關係,甚至發展出行之有年的「藝術家支持計畫」,以免費產品和展出機會,交換創作者的使用反饋及拍立得創作。

本展展出珍品,即源自此計劃數十年積累,精選安迪・沃荷(Andy Warhol)、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安德烈・柯提茲(André Kertész)、蓋伊・伯丁(Guy Bourdin)、查克・克洛斯 (Chuck Close)、艾倫・凱莉(Ellen Carey)、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彼得・比爾德(Peter Beard)、羅伯特・梅普爾索普 (Robert Mapplethorpe)、威廉・韋格曼(William Wegman)、柴田敏雄(Toshio Shibata)、森本洋充(Hiromitsu Morimoto)等歐美與日本知名創作者作品,陣容相當夢幻。

左:馬歇爾(Marshall),〈基諾灣棕櫚樹(Kino Palms)〉;右:薩爾瓦多・曼奇尼(Salvatore Mancini),〈馬匹遊行,猶他州布拉夫(Procession of Horses, Utah)|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左:馬歇爾(Marshall),〈基諾灣棕櫚樹(Kino Palms)〉;右:薩爾瓦多・曼奇尼(Salvatore Mancini),〈馬匹遊行,猶他州布拉夫(Procession of Horses, Utah)|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左:傑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無題(Untitled);右:威廉・韋格曼(William Wegman),〈盾(Shield)〉|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左:傑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無題(Untitled);右:威廉・韋格曼(William Wegman),〈盾(Shield)〉|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的三件〈相片轉換(Photo-Transformation)〉|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的三件〈相片轉換(Photo-Transformation)〉|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展覽擴及館內三個樓層,分為「觀察」、「築構」、「探問」、「印象」、「表現」、「劇場」、「陳設」、「沈思」、「速度/洞察力/即時成像/即逝/創新」,共 9 個主題。

一樓展廳現場實景|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一樓展廳現場實景|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二樓展廳現場實景|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二樓展廳現場實景|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二樓展廳現場實景|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二樓展廳現場實景|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必看亮點,包括數件 20 × 24 英吋(50.8 × 61 公分)規格的巨幅相片。這些尺寸驚人的作品,並非小張拍立得拼接,亦非將底片放大沖洗而成,卻是出自寶麗來最巨大的同尺寸相機。這款巨無霸機型,高度近 150 公分、重達上百公斤,當時受邀的藝術家,必須特地前往寶麗來在紐約、麻州等地建置的工作室才能使用。

現場展出寶麗來開發的各款相機和底片|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現場展出寶麗來開發的各款相機和底片|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中間為 1977 – 2000 年生產的「One Step」相機;最左側為 1972 年「SX-70 相機」;後方則為「Pronto! Plus」的外裝|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中間為 1977 – 2000 年生產的「One Step」相機;最左側為 1972 年「SX-70 相機」;後方則為「Pronto! Plus」的外裝|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寶麗來相機的各種概念模型|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寶麗來相機的各種概念模型|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拉(CMY)》即為成果之一。美國藝術家艾倫・凱莉(Ellen Carey)刻意在定影前拉出相紙,任由顯影劑漫流其上,製造出上半部青藍、桃紅、銘黃,下半全黑的四個色塊,上頭留下被暱稱為「鬱金香」的齒輪壓痕。作為她所謂「零度攝影(Photography Degree Zero)」的藝術實踐,其抽象、大膽的表現手法,並不指涉具體的地域、人物或物體,反而帶給人一種純粹、超然的藝術感知。

安娜與伯納.布魯默,〈無題〉|圖像由藝術家與紐約彼德.弗里曼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安娜與伯納.布魯默,〈無題〉|圖像由藝術家與紐約彼德.弗里曼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另一組由已故藝術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拍攝的巨大肖像照,同為原寸照片,一張為克洛斯自己,另一張則是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向以巨幅網點肖像畫聞名的他,生前常以此 20 x 24 英吋相機拍下人像,再於成像後的相紙畫上網格,當作後續繪畫的參考。

左:查克・克洛斯〈自拍像〉 ;右:查克・克洛斯〈希拉蕊・柯林頓 〉|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左:查克・克洛斯〈自拍像〉 ;右:查克・克洛斯〈希拉蕊・柯林頓 〉|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穿行展廳之間,好萊塢驚悚片大師希區考克(Hitchcock)、喜劇天王金凱瑞(Jim Carrey)的身影,將驚喜映入眼簾,而掌鏡人中,亦不乏名留攝影青史的大師級人物。當中最重要的一位,莫過於已故美西風景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了。

打從 1948 年寶麗來推出首款拍立得後不久,他便應蘭德之邀擔任顧問一職,直到 35 年後過世為止。期間他不僅協助品牌奠下典藏基礎、提供專業的產品測試意見,本人也持續使用拍立得創作。本展即難得展示了他最廣為人知的拍攝對象 —— 優勝美地的半圓丘和瀑布。

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優勝美地(Yosemite)〉|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優勝美地(Yosemite)〉|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觀者也可一睹,匈牙利裔攝影師安德烈・柯提茲(André Kertész)晚年罕見但經典的拍立得靜物照。他曾以俯瞰、斜角等獨樹一幟的構圖,深深啟發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布列松(Bresson)等新聞攝影大師。

而此次展出的一系列拍立得作品,則是他在結褵四十年妻子辭世後的數年間,以SX-70 相機在紐約華盛頓廣場旁公寓裡拍下的日常即景。心形玻璃、半身人像等物件隨性擱在窗台上,光和影交織、嬉遊於其間,構圖簡潔、韻味綿長,無一不在傾訴他對愛妻的惦念之情。

安德烈.柯特茲,〈1979 年 8 月 13 日〉|圖像由藝術家與 Stephen Bulger 藝廊提供
安德烈.柯特茲,〈1979 年 8 月 13 日〉|圖像由藝術家與 Stephen Bulger 藝廊提供

已屆八十歲高齡的美國知名攝影師威廉・韋格曼(William Wegman),亦在參展之列。《盾(Shield)》這幀奇趣的拍立得上頭,三隻家犬正襟端坐、頭戴部落面具,模樣令人莞爾,看似符合他享譽國際的威瑪犬擬人主題,但顯影區域,卻僅限於盾面大小的紅色區塊,如實記錄下那次藥劑擴散不全的偶發意外。

形形色色的創作,也展現出創作者們如何透過藝術之眼,將拍立得推向一種超越「照片」的存在。因為對鬼點子特多的參展藝術家們來說,拍立得不僅僅是紀錄實像的畫布,也是畫筆,是顏料,是創作的道具,更可以是創作的本身。

他們從成像後的著色、書寫、剪裁、拼貼、即時翻拍,到干預顯影時的加熱、撕扯、刮擦,甚或結合藍曬、鉑鈀等古老印相工藝(如森本洋充),拍立得在無邊無際的想像力催化下,已然超越了日常紀錄、廣告試拍的用途,幻化為創造力及實驗精神的載體,讓人眼界全開。

曾為《Vogue》等雜誌攝影的知名時尚攝影師彼得・比爾德(Peter Beard),便將拍立得視為私密日記本,在它標誌性的白色邊框上塗鴉,甚至不惜以血為墨,彷彿要將自我的生命力與珍貴的記憶,一併封存。

又如美籍希臘裔攝影師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的《相片轉換(Photo-Transformation)》系列,刻意塗抹、加熱顯影劑乾燥前的拍立得,使自拍照上顏彩混融,徒留特定的身體部位清晰可辨。

與創作並陳的上百件研發檔案、模型、試拍照,則揭開寶麗來七十年傳奇背後,鮮為人知的進化軌跡。1945 年的試拍照,主角為蘭德(Edwin Land)和啟發他踏上「即時成像攝影」研發之路的女兒珍妮佛(Jennifer Land),成為神話序章的最佳見證;SX-70 概念模型、試拍片、成品,呈現出史上首款折疊式即時單鏡反光相機、最貼近創辦人理想的巔峰之作,在 1972 年問世前廿年不懈的研發過程。

值得一提的,還有星光熠熠的平價定焦相機 Big Shot、I-Zone 相機相關物件。前款機型,因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垂青而紅透半邊天,而現場的 2000 年 I-Zone 平面廣告上,只見身著桃紅色勁裝的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正開懷地舉起 I-Zone 自拍,宛如再次預言了 IG 時代的 selfie 浪潮。

安迪・沃荷(Andy Warhol)〈自拍像(恐怖假髮) |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安迪・沃荷(Andy Warhol)〈自拍像(恐怖假髮) |作品出自寶麗來典藏,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流行教主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為 I-Zone 拍攝的平面廣告|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流行教主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為 I-Zone 拍攝的平面廣告|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寶麗來創辦人蘭德博士(Edwin Land)手持熱賣的 SX-70,登上老牌美國雜誌〈Life〉1972 年 10 月 27 日封面故事〈天才與他的神奇相機〉|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寶麗來創辦人蘭德博士(Edwin Land)手持熱賣的 SX-70,登上老牌美國雜誌〈Life〉1972 年 10 月 27 日封面故事〈天才與他的神奇相機〉|蕭富升攝影,師大美術館提供

館內光影走廊,將同場加映名為《機器之眼.選擇之框》的互動影像。作品由師大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師生跨校共創,話題性的 AI 生成圖像與拍立得同台對話,以相框中的光影流變,折射出當下人類社會,擺盪在衝突、和平間的矛盾處境。

為了響應 518 國際博物館日,師大美術館將在 5 月份推出「一拍即 IN」系列活動,配合年度大展,接續推出工作坊、專家導覽、創作分享會、走讀街拍、留言抽獎、寶麗來快閃店專屬優惠等多元形式的參與方式,將美術館內外打造為全齡學習場域,藝術無所不在,歡迎各位前往師大參展。

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
時間|即日起至 2024.6.7(五)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29 號)
網站|https://www.artmuse.ntnu.edu.tw/index.php/thepolaroidproject/
票價|250 元(全票),優待票請上網查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