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然敏銳的城市人可能會發現,生活在一起的小鳥樣態愈來愈單一,顏色也愈來愈暗沉。研究發現,因為污染及食物缺乏類胡蘿蔔素,小鳥也在進化,城市生活的鳥類漸漸失去繽紛色彩。
都市化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一系列威脅,包括自然棲息地喪失、人造光、噪音、污染、交通網路和糧食短缺,環境壓力不只降低物種豐富度,且對生物多樣性的演化和功能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景觀與規劃》期刊新研究,分析中國547 種鳥類發現,城市鳥類比農村鳥類平均顏色更深。城市鳥的羽毛亮度,遠不及鄉村地區鳥類,科學家認為,就是因為污染。
深色羽毛能結合重金屬
黑色素使羽毛變成黑色、棕色和灰色,黑色素可與鉛等重金屬結合,代表有毒化學物質更有可能儲存在顏色較深、顏色較暗的鳥類的羽毛。反過來是生存優勢,黑色素累積越多,就越能將有害化合物用羽毛隔離。
食物缺乏類胡蘿蔔素
城市污染也會以其他方式影響鳥類的顏色。研究發現,與鄉村植物相比,城市樹木儲存的稱為類胡蘿蔔素的天然色素較少,污染可能是原因。
類胡蘿蔔素由植物、藻類和真菌產生,它們使紅辣椒呈紅色,胡蘿蔔呈橙色,當葉子中這些色素含量較低時,影響會向上延伸到食物鏈,如吃葉子的毛毛蟲會缺乏類胡蘿蔔素,吃毛毛蟲的鳥類也會缺乏類胡蘿蔔素。
鳥類無法合成類胡蘿蔔素,他們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就像食用富含類胡蘿蔔素的胡蘿蔔會使人的皮膚著色,使其看起來稍微曬黑一樣,食用富含類胡蘿蔔素的毛毛蟲,也會使鳥類的羽毛變成黃色、橙色和紅色。
如果鳥類缺乏富含類胡蘿蔔素的飲食,就無法用這些色素給羽毛著色。另一項研究發現,74% 的城市雌性雀類沒有任何基於類胡蘿蔔素的顏色,而農村鳥類的比例僅為48%。
其他研究人員在瑞典馬爾默及週邊地區的城市和鄉村巢穴之間,交換兩天大的雛鳥,一年後發現,城裡養的鳥的黃色就沒那麼鮮豔了,或多或少反映了它們吃的東西。先前其他研究也發現,在整個歐洲,大山雀、胸部呈類胡蘿蔔素色的亮黃色的小鳥,在城市中的顏色比在森林中的顏色要淺。
環境品質不佳警訊
由於類胡蘿蔔素也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缺乏色素的鳥類可能會不太健康,因此城市鳥類羽毛褪色,不只是美學問題,也是警告標誌,反應棲息地的環境品質可能較低。
研究人學強調,城市化對生物體外貿有經年累月的影響,雖然鳥類的個體尺寸沒有重大變化,但導致鳥類羽毛顏色喪失,可視為一道環境警訊。
The Big City Is Vibrant. Birds There Might Be Getting Less So.
Urbanization alters the geographic patterns of passerine plumage color in China
(首圖來源:Flickr/Sergio Russo CC BY 2.0)
留言 7
ALICE 梁
台灣人很少會注意這些,自私的台灣人只顧自己,嫌夜鷹很吵 想拿槍打死它們
自私自利的人哪有想到是人類不知尊重生命 和平共處 只管照顧自己 已經文明化了也不在乎別的生命怎樣看待自私的人類
09月16日22:37
Inaka伊納加
台灣應該優先撲殺所有外來八哥
09月16日16:28
DODO
蠻有深度見解的報導,但是台灣較少人會設置鳥盒給鳥類採食,現在大家看到鳥糞便就懼怕,可能只會加劇這演變趨勢
09月16日16:27
楓紅
我怎麼覺得外八哥鳥
跟鴿子喜鵲約來約多
反而體型小的鳥
越來約少
09月16日23:31
莊蘭蕙
台灣的鳥很美
09月17日01:0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