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展場照片。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日前「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於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開展,本次展覽由邱誌勇所策劃,邀請了八組藝術家/團體參與,一共帶來了九件科技藝術作品,促生了地方館舍新穎、多重的視覺體驗,使科技藝術能夠滲入一般大眾的理解之中。此次展覽為貼合屯區藝文中心近年來以「科技藝術」作為發展核心,展覽核軸結合了「科技」、「親子」和「在地」三大概念,我們可以看到策展人與藝術家將展覽作品類型聚焦在那些透過擴增實境、互動裝置以及AI生成等前沿技術,來為整個場域塑造另類的體驗。
邱誌勇策展人帶領8組藝術家,帶來科技藝術的視覺體驗。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策展人邱誌勇表示,本次展覽策畫的要點分成兩個面向,其一為媒材的多元性,擺脫科技藝術慣有的暗室,亦或是複雜的結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由AI圖像到動力機械裝置,甚至是感應裝置、虛擬實境hellip等,透過呈現出多樣性來連結科技帶來的不同面貌。例如在展場入口不遠處,我們就可看見林俊遑與黃紀虹的作品《種子裡有棵虛擬的樹》,以在地原創劇本《茄苳樹下的一場戲》為基礎,並且運用擴增實境技術訴說每顆種子裡的微縮故事,而林俊遑與黃紀虹所創作的《浮海》同樣透過燈光科技的互動裝置來回應環境相關層面,同時也拓增了展覽中與民眾互動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林俊遑、黃紀虹《浮海》光影互動裝置。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林俊遑、黃紀虹《種子裡有棵虛擬的樹》。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盂施甫《青鳥》。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其二是策展人注意到目前正值暑期階段,而屯區藝文中心當前作為兒藝節檔期的一環,聚集了眾多周邊活動,親子兒童應當列為本次展覽活動的主要受眾,因此展覽中所呈現的,儘管是科技藝術範疇,但同時也推翻冰冷、生硬的刻板印象,以一個較為親切、易懂之姿來面對大眾。延續此點,我們也了解到策展人選件的考量,除了科技類型的作品與民眾的距離感之外,更是多方思考展覽作為一個需具備在地風情、文化的載體該如何表現。在地性的概念非但是以臺中為主要軸線,同時也聚焦在屯區(山區)的地域情懷以及地理位置所帶有的特色,因此加入了與自然生態有關的作品。將對山林的想像放大成單一元素,盂施甫的《青鳥》使我們在展覽中能夠看見鳥類形象的出現,亦或是江振維的《夏2.0》帶有蟬鳴作為意象的作品,藉此來回扣地方特點的討論。另外像是蔡承嶧的《AI寫生:關於清水的多重映像》則是直接地連結臺中地方印象,並結合AI的使用生產出不同的視覺成果。透過兩種不同的面相,來完整展覽給予的地方性元素。而我們也可以看到藝術家王新仁的作品《昨日的路徑》更是使用空拍和三維實景技術,以及程式自動演算方式,讓固有地形地貌景觀產生非制式的流動面貌,在科技帶來的視覺效果下,也試圖重新定義「地方」與「家」的概念。
蔡承嶧《AI寫生:關於清水的多重映像》。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王新仁《昨日的路徑》。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江振維《夏2.0》。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此外,策展人在展覽中試圖呈現給觀眾不同藝術跨界的可能性,邀請了屯區藝文中心112年~113年駐館藝術團隊「移動故事屋」,將其劇目《機器人流浪記》中的經典場景進行重塑再現於展場中,《垃圾島的飛行提案》以核心角色「機器人阿諾」為主軸,發展出一套大眾介入的途徑,其目的在於促使親子回應、互動,一同參與動畫場景,融入故事情節帶來的玩賞性質,讓觀眾在感受充滿童趣的同時,也能夠體驗科技藝術營造的場域氛圍之中。
移動故事屋《機器人流浪記》。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除了是臺中市政府提供在地民眾接觸科技藝術的機會,促使地方文化的共榮發展,策展人也在策辦展覽的專業思考下,控制了展覽中各個裝置的複雜度,將其部屬安排在不過度難以理解的尺度裡,在視覺與實際參與層面上,也注重是否讓觀眾能感受到「易得性」以及「易親近性」,這些皆是邱誌勇所首要著重的考量。另方面,策展人也表示對於科技藝術的定義與探討,隨著每一年度技術和技術物的替汰換新,程式撰寫的方式也隨時間不斷更迭,對於整體都有著不同的論調,在本次的展覽裡面,策展人則是認為科技的精進之下,科技藝術所體現的形式,是否能夠脫離一種過度複雜且高度距離感的方式來呈現,並且同樣的能透過技術與視覺效果,使觀眾汲取到作品要給出的概念與意義。
曾鈺涓《Jane書寫計畫》。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游覺輔與賴玟霓《家庭樣本》。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展覽資訊
「藝翔奇境mdash科技跨藝特展」
展期 ▌7/20-9/8,開館時間9:00-17:30(每週一休館)
地點 ▌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展覽室A
策展人 ▌邱誌勇
參展者 ▌王新仁、江振維、林俊遑、黃紀虹、盂施甫、移動故事屋、曾鈺涓、游覺輔、賴玟霓、蔡承嶧。(依姓氏筆畫排序)
相關連結▌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