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25歲女子慢性偏頭痛10年 中西醫合治頭痛頻率減少疼痛感緩解

中廣新聞網

更新於 11月19日08:45 • 發布於 11月19日08:45
25歲女子慢性偏頭痛10年,中榮中西醫合治,頭痛次數減少,疼痛感緩解。(圖:中榮提供)
25歲女子慢性偏頭痛10年,中榮中西醫合治,頭痛次數減少,疼痛感緩解。(圖:中榮提供)

25歲張小姐慢性偏頭痛10年,幾乎天天頭痛,痛到無法工作,夜不成眠,42歲劉小姐,大學時偶發頭痛,吃止痛藥抑制,卻逐漸變成嚴重偏頭痛,被迫提前退休,每次發作疼痛超過24小時且伴隨噁心症狀,中榮神經內科和傳統醫學部跨科診治,用藥搭配雷射針灸、中西醫合併,有效減少頭痛頻次和疼痛程度,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全台約200萬人飽受偏頭痛困擾,整體人口盛行率達9.1%,其中,女性患者盛行率是男性的3倍,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演變為每月發作超過15天的慢性偏頭痛,且治療更困難,易預後不佳,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成為青中壯年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台中榮總偏頭痛治療團隊針對頑固性偏頭痛患者,給予口服藥物及雷射針灸共同治療後發現,8成患者症狀獲得改善,且病患經過一個月8次的雷射針灸完整療程後,治療效果持續至第3個月達高峰,平均每月可降低7日發病天數,疼痛程度和緩,1/6患者在完成療程後10個月以來,未再復發。相關成果已刊登於《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期刊並於112年韓國國際頭痛大會、113年荷蘭歐洲頭痛大會及113年臺中榮總院慶研討會發表演說。

中榮神經內科醫師王其聖指出,慢性偏頭痛治療方式多元,主要以藥物為主,過去研究也發現注射肉毒桿菌或抑鈣基因相關胜肽(CGRP)新藥、傳統針灸等方式能幫助患者改善症狀。但是肉毒桿菌、抑鈣基因相關胜肽新藥健保給付有所限制,且尚有部分患者治療效果有限,傳統針灸則讓易暈針、害怕針扎的患者卻步,現在透過口服藥物搭配雷射針灸,提供患者中西醫共治的新選擇。

中榮傳統醫學部醫師吳奐昀說,雷射針灸和傳統針灸的中醫治療原理相同,都是透過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幫助身體達到「得氣」的感覺,進而促進身體自我調節,達到治療效果。只是傳統針灸採用針刺方式,雷射針灸則以低能量雷射照射穴位。在治療偏頭痛時,部分重要穴位如眉毛前的「攢竹穴」、眉間的「印堂穴」和太陽穴等都位於臉部,採用傳統針灸施針,患者可能會感到擔憂。相較之下,雷射針灸是非侵入性療法,副作用低很多,對於懼針或皮膚敏感的患者而言,是一項安全且有效的治療選擇。

25歲張小姐現身說法,慢性偏頭痛10年,幾乎天天頭痛,痛到無法工作,夜不成眠,輾轉到中榮,接受中西醫合治,除了用藥,雷射針灸一個月進行八次後,頭痛頻率變少,疼痛也緩解。

根據中醫理論,疼痛通常源於氣血運行不暢,透過刺激穴位能幫助恢復氣血的自然流動,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吳奐昀醫師解釋,偏頭痛常見的疼痛部位多與肝膽經等經絡有關。雷射針灸療法針對不同的頭痛部位以及證型,選用特定穴位進行治療,如「風池」、「率谷」、「太陽」、「攢竹」、「印堂」、「合谷」、「太衝」等穴位。這些穴位在臨床及研究上不僅有助於緩解偏頭痛,也能幫助預防頭痛發作。另外,頭部穴位與三叉神經和頸椎皮節的分布密切相關,透過雷射針灸的刺激,可以改善偏頭痛急性發作時的疼痛感,達到有效的緩解作用。由於臨床及研究成果顯著,未來預計將推廣至所有頭痛患者,可至中榮神經內科和傳統醫學部評估是否適合接受藥物搭配雷射針灸、中西醫合併治療。(寇世菁報導)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