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戈蘭高地著名的古遺址 Rujm el-Hiri(又稱「鬼魂之輪」)近日被重新檢視,其作為天文觀測所的傳統說法受到挑戰。特拉維夫大學與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地磁分析與地殼構造重建發現,該遺址所在的地層經過長達1.5億年的地質運動,以每年平均8至15公厘的速度發生位移與旋轉,導致原本的結構對齊方式產生重大變化。
這項研究由特拉維夫大學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物理系的 奧爾加·哈巴洛娃博士(Dr. Olga Khabarova)與 列夫·艾佩爾鮑姆教授(Prof. Lev Eppelbaum)領導,並與本-古里安大學考古學系的 米查爾·伯肯菲爾德博士(Dr. Michal Birkenfeld)合作完成,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期刊 《遙感》(Remote Sensing)。
研究表明,遺址目前的方向與其建造時的原始對齊方式已有顯著差異。過去認為該遺址的結構設計與天文觀測(如夏至、冬至和春秋分的日升方向)相關,但根據新研究,Rujm el-Hiri 的入口與牆壁的原始方位與天體運行並不吻合,從而挑戰了它作為天文觀測所的假設。
當時結構與現今已有明顯差異
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地球物理方法與遙感技術,首次對加利利海北部30公里範圍內的考古地貌進行了全面的測繪與分析,解釋了許多與古代人類活動相關的典型地形特徵與遺址結構。
遺址的結構:Rujm el-Hiri 中心是多圈圓形石牆,直徑40至90米,厚重的牆體與20米左右的小圓形圍欄可能曾用於農業或牧業活動。
周邊的墳丘:發現數十個墓葬墳丘(Tumuli),除了作為埋葬地外,部分可能用作儲藏設施、庇護所或居所。
考古地貌重建:透過分析西元前2500至3500年間的天文圖與遺址的對稱性與入口方位,研究證實當時的結構方向與現今已有明顯差異。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發現不僅重新審視了 Rujm el-Hiri 的用途,還加深了我們對戈蘭高地古代生活的理解,並聯繫了當地其他考古發現之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為理解該遺址的真正功能提供了新視角,並為探索古代人類如何利用自然環境留下了豐富的線索。相關發現刊登在《遙測 (Remote sensing)》。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Remote Sensing (CC BY 4.0)
參考論文:
Discussion Points of the Remote Sensing Study and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 Landscape of Rujm el-HiriRemote Sensing
延伸閱讀:
1、西班牙挖掘出古羅馬廣場遺址
留言 1
宗
別演戲了
世界很多遺跡的超過幾億年
宜蘭古城就兩億年前的了
埃及金字塔上面白色圓形海洋化石都有五千萬年了
整個金字塔都有
整個金字塔巨人的壁畫 跟一堆小人拿東西給他
巨人本來就是蓋埃及金字塔的
整個世界政府都在演戲
還有一個演中國五千年的 結果只有清朝叫中國
明朝稱大明 唐朝稱大唐 周朝 稱大周朝
沒有叫中國的還沒有找到夏朝
那頂多3500年商朝 商朝也不是稱為中國 是叫商朝
滿清稱中國 別再演戲了3500年的假中國
01月02日10:1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