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科技與人類共舞的美學哲思:「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特展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14小時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

本次「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由「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以下簡稱 ROSO)」所策劃、製作,於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middot 文化 middot 藝術中心展出,帶來了不同於我們既定認知中的美學概念以及作品。整個展覽不僅是對材料與技術的探討,更像是一場關於意識「流動」的哲思。在這裡,觀眾所見的不僅僅是冰冷生硬的科技成果,而是人類在當代裡面與科技技術交疊出的藝術。將人類的情感、思維和未來穿引,引導我們去重新思考技術與美學之間的關係,去探尋我們如何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與機器共存、共榮。

「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展場照片。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ROSO由任教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究所與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的王識源和盛郁庭共同創立,他們透過機器人的開發,改變了傳統上實踐營造設計的方式。透過更符合時代趨勢與需求的製作過程來進行創作,同時這樣的作品也更加地貼合人類和建築。整體來看,本次展覽命題「流動意識」不只是在描述人跟機器之間資訊、數據上的交流,更是想要表達、傳遞一種非常動態的思想關係,人與機器能夠產生的火花遠遠不止於此,希冀藉此激盪出人類對於科技與技術可帶來的未來風景所有的不同想像力。

ROSO創辦人王識源(左)和盛郁庭(右)。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當我們步入「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展覽的空間,眼前作品展現出材質的皺摺、曲線、紋理,訴說著一種不斷變化與重構的律動。展覽邀請觀眾去理解物質材料在透過不同技術的生成方式下是如何解構與重構,進而成為不同型態的材質表現,我們可以在展場中看見許多物件的造型採用了大面弧線的方式去呈現,其中不論是平滑或是皺褶,都令人難以一眼辨識出原始材料,如此一來便高度地開啟了我們對於材料塑形可能性的想像,ROSO更是透過這樣的材料表現來呼應要放置的整體環境與建築。

透過跨領域的製作流程,ROSO在每一次創作中都體現著自身的核心理念,不僅將機器人與人類的協作拉升至符合、甚至超越時代的情境,在科技的高度發展下,許多繁複的過程蛻變為更加效率的方式,同時也不斷地探詢:「究竟隨著時代推移,『機器人』對於人類來說的存在意義發生什麼改變。」展覽中我們也可見ROSO提出幾個不同的短問,經由這些提問與作品的呈現,觀眾得以更大程度地去思考、培養對於當代機器的相關意識。

「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呈現ROSO過往製作的作品。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這些問題在展覽中逐步引領觀眾深入「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所提供的概念。展覽整體大致分可為五大區塊,其中四個區域皆有對於人與機器人的簡略詰問與主題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對於人類與機器、材料的思考脈絡。在首個區域,可以先看到ROSO挑選其在2019至2024年間的代表作品呈現資料,之中包含著不同的技術層面、設計方法、材料,體現出ROSO在多方領域的涉略與融合。

1.人與機器人要如何共同創作呢?

觀眾在經由導引區建立對ROSO的基礎認知,隨後第二區塊便是進入到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成果上。此處呈現了三幅非典型的「繪畫」作品,王識源分享,這三件作品分別由不同材料進行3D列印製成,機器人則在之中扮演著重要的協作角色,透過機器的限制和特有能力來將複合材料構成畫作的表面,都藉由機械協作的工法下有著適切的表現形式。在這三件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表面質地的起伏之間,訴說著工藝與科技的微妙對話,而畫作的邊界也不再局限於傳統框架的束縛,使堆疊的肌理下凸顯了抽象的表現力道。

展覽對繪畫的創作方式與材料提出新穎的概念與呈現。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2.與機器人一起跳舞吧?

透過這一區塊的作品,可以注意到ROSO在製作上不僅涉略了多樣的材質處理,更是因應不同材料採取相異的工法,造型概念上也大量使用流動、液態的意象。除了實體作品外,ROSO在本展的第三區塊也製作「人機互動」的裝置作品,利用投影與感應器的辨識系統使機器人與投影畫面產生互動,流動的影像如水面般漣漪散開,光線與投影的波動起伏,令人感到時間與空間在此凝滯又轉瞬即逝。這種不確定的軌跡變化帶著不可捉摸的韻律。王識源說,這種藉由機器動態的即興正是虛擬畫作的重要概念,當機器作為人類身體多功能的延伸時,它所能牽涉的美學操作便更加廣闊了。

「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展場實景。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3.材料是活的嗎?

第四展區再次帶我們認識ROSO在實驗過程中不斷開創的設計路徑,此區陳列了ROSO在3D列印上除了使用環保的複合塑料外,金屬、陶土等材料都在實驗過程中被嘗試。正如前文提及,面對處理不同質地的建構與塑形,除了機器程式的開發,更是有賴於不同專業的人士來替材料的穩固性給予開發建議和協助。此處我們可以看見的不止是物質的活用,也可瞭解到在機器的運用下,物質得以透過一種新的構築方式堆疊起來,如此一來用料成本的減少不單反映在費用,更是契合ROSO向來強調的環保意識。然而,使用更少原料卻要達到更高耐受性的需求則是ROSO在開發製作上面臨的另一挑戰。因此在處理3D列印時,採用原料的最小單元去組構,使整個物質在過程下的造型操控自由度擴大,並同時提升性能。

展覽中提出「材料是活的嗎?」,以此來對材質特性進行探討。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4.STREAM

最後一區塊的大型裝置作品《STREAM》,可視為替整個展覽做了一個凝聚,透過多項與機器人技術協作完成的部分,不僅將機器人的功能完整呈現,同時也應證了對於使用者、創作者來說靈活的思維與開發才是技術革新的最佳途徑。仿佛將機器的冷靜精準與材料的流暢曲面融合了人類的意志和技術。流線的造型在光影下顯得交錯。大幅流動的曲線如河流般在空間中鋪展開來,彷彿每一個彎曲都是有機的狀態。

作品《STREAM》呈現人與機器人的精密合作與火花。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談及技術的開發與運用,王識源也提到目前團隊已經能夠將列印技術結合建築在建造程序中。例如透過3D列印取代以往使用模具的大量翻製,不僅結構性更強,同時取消了模具在消耗上的浪費。「智慧營建」向來也是團隊十分重視的發展目標,「建立設計端到製造端的新流程」改變了傳統製作方法的限制;同時也認為透過將數位化帶入建築概念,能夠重新定義建築師與機器人在設計過程中的角色。據了解,目前某些小型的機器人已被ROSO投入到工廠與工地現場中提供協作,利用讓施工機器人辨識環境並且進行設置後,協助人工的方式進行油漆塗料的施作,這樣一來對於工作人員的身體保障與風險控制便更加有效。或是針對較有危險性的高空作業,同樣可以透過機器人在現場協助工人。只要透過預先設置,人類便可以大幅度地使用更高效的工作模式來改善生產線的運作。

「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展場實景。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總體來說「流動意識DANCING WITH ROBOTST」除了體現機器人技術在美學應用上的靈活性,同時為我們帶來多種與其他領域結合、協作的方式,跨領域的共構途徑使ROSO不僅是在技術上的開創,也是打造了一個更完備的系統,裏頭包含著美感、材料、技術hellip等範疇,人類透過機器人不斷去探索這些領域範疇的操作邊界,以此形塑出所謂的未來性。

展覽資訊

《 流 動 意 識 DANCING WITH ROBOTS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特展

展覽日期|2024.09.14 - 2024.11.16

展覽地點|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bull 文化 bull 藝術中心

展覽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 - 17:30

主辦單位|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bull 文化 bull 藝術中心、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協辦單位|逢甲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