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流行「鬆弛感」一詞,形容淡定、從容和波瀾不驚的處事風格,近日有大陸交換學生就感嘆,在台上學2週深刻體會,「感覺永遠學不來台灣學生的鬆弛感啊」,笑說應該是一種文化差異,掀起討論。
一名中國大陸學生在「小紅書」發文分享,在台灣上學的兩週確實地感受到了「鬆弛感」這個詞。她形容,在被嚴苛教育長大的人眼裡,遲到一直是很嚴重的事,即使是大學。提早幾分鐘在教室坐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甚至有「準時即遲到」這樣的習慣。
「但這裡的學生似乎不把這當一回事,有些到了上課時間才往教室走,上課吃東西好像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原PO笑說,也許是一種文化差異吧。
文章曝光後,有台灣人現身坦言,「越前面的學校越不管啊,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為什麼要人逼著才願意呢」、「高中上課都能玩手機呢」、「頂尖的高中才是玩得最瘋的,反而成績比較後段的學校還會收手機」、「我們學風是比較輕鬆一點,但如果是名校學生基本上還是很自律也很克制的」。
但也有大陸網友直言,「上課吃東西上課遲到是對老師的不尊敬,不是鬆弛」、「缺乏基本的尊重與禮貌」、「台灣鬆弛感:遲到、上課吃東西;美國鬆弛感:肥胖、商場零元購。一時間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反諷」、「這叫鬆弛感?這不是沒禮貌嗎?」、「鬆弛到大多數人都沒在學」。
對此,原PO補充,只是想表達不會因為這些事過度緊張的意思,沒有任何陰陽諷刺,單純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感,「不同地方有文化差異,教育經歷不同的人也許很難理解對方,彼此尊重就好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