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內平均每8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腎臟病,且台灣有將近10萬的洗腎人口,數量高達全球第一!主要因為隨著人口老化,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增加,間接引發腎臟病人數也隨之增加。還有國人普遍有用藥不當的習慣,有些藥物具有腎毒性,會直接對腎臟造成傷害,或是慢性病患者服用了不當藥物,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反而加速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的腎病變。另外,還有多數患者腎臟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錯過了慢性腎臟病及時治療的機會,而演變成末期腎臟病,必須開始仰賴血液透析治療,導致洗腎人口逐年攀升。
腎臟病的初期症狀,尤其是這一點不容忽視!
腎臟病的病程主要分為五期:第一期只有尿液異常,可能會出現夜尿、多尿、血尿、蛋白尿(泡泡尿)等異常排尿症狀。而第二期已是輕度腎臟病,腎功能約剩下60%以上,需控制血糖、血壓,以及避免吞服傷害腎臟的藥物。第三期為中度腎臟病,腎功能約剩下30至59%,除了需控制血糖、血壓之外,還要避免吃太鹹、預防水腫,以及控制尿酸、血脂等,此時的症狀仍不明顯,患者時常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停止追蹤治療,當症狀又出現時,通常都是腎功能已經開始惡化。第四期為重度腎臟病,腎功能僅剩下15至30%,可能會出現眼皮或下肢水腫、高血壓、貧血、食慾不振、疲倦等症狀。到了第五期已是末期腎臟病,腎功能僅剩下15%以下,腎臟已無法代謝體內廢物,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心律不整、心肺積水等尿毒症狀,需開始仰賴血液透析治療(洗腎)。
腎臟病最明顯的症狀為異常排尿,民眾上廁所時可多加注意尿液顏色,若是發現粉色或茶紅色的血尿症狀,就有可能是排尿系統受損。有些民眾會出現泡泡尿的症狀,就誤以為是腎臟受損,但必須釐清是否是自己水喝太少、尿太快,或是運動後產生的泡泡尿。通常排尿異常,可合併高血壓、關節疼痛、發燒等症狀同步觀察,若是同時出現以上症狀,就很有可能是腎臟發炎。
護腎食物這樣吃!跟著江守山醫師,透過飲食幫助腎臟健康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長年以來對於腎臟病的研究甚廣,認為飲食的選擇對於腎臟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選擇適合的護腎食物,可以幫助預防腎臟病的發生。」護腎食物包含低鈉、低脂、低糖、低磷、低鉀等,例如:蔬菜類、全穀類、豆類、低脂乳品等,攝取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腎臟負擔,維持腎臟的正常功能。此外,洗腎會導致患者的胺基酸容易流失,所以適當、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也是護腎的關鍵之一,建議可多選擇瘦肉、魚類、植物性蛋白質等,作為蛋白質的補充來源。
益生菌也可防止腎臟受損?
多數的洗腎患者容易會有便祕、消化不良等問題,若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體內的毒素將無法透過腸道排出,進而導致腎功能惡化。所以在腸道中維持好益生菌的菌相,對於洗腎患者也是至關重要,「為了照顧腎臟健康,除了選擇適合的護腎食物之外,也要適時補充腸腎軸益生菌!腸腎軸益生菌是指在腸道中存在,且對腎臟健康有益的護腎益生菌。」這種腎性益生菌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叢平衡、促進腸道的免疫功能提升,增強腸道屏障功能、減少壞菌的生長同時,腸腎軸益生菌也可幫助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提高營養的利用率,維持腎臟健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