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石頭紙」也曾被視為環保材質的明日之星,它是用碳酸鈣做的,所以可以在回收後分解重製 ─ 但你現在幾乎看不到「石頭紙」,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石頭紙如果混入紙類、一起被回收時,肉眼和一般儀器並沒辦法把它挑出,結果摻了碳酸鈣的回收料,反而對於紙類回收的工業流程有妨害。
於是紙類的回收業者只好要求「別把石頭紙,當成紙類回收」;而生產石頭紙的業者也沒辦法獨立回收 ─ 於是「有回收機轉」的材料,因為「沒辦法走完回收流程」就變成了「無法回收」的垃圾。
◎「回收」需要「理化原理」上可行,還需要「有辦法在工業上完成 (成本考量)」;曾經號稱可取代塑膠、「可分解」的「聚乳酸」,就是因為「在實驗室裡有可能、但無法在工業上完成分解」而無法真的回收再利用。
◎上面介紹的「石頭紙」,則是理論可行、工業上的再製也可行,但「無法從消費者手上回收到工廠」 於是也失敗了。
前陣子,英國的研究,發現咖啡杯因為貼覆了一層塑膠,所以一般紙類回收工廠無法處理 ─ 還是有業者會處理這個,但其規模不夠大;結果是英國人把咖啡杯丟進回收筒,自認為完成了回收,卻有九成都被當成垃圾焚化了。
這裡要提一下「台灣之光」,台灣懂得回收覆膜紙類的業者規模夠大,咖啡杯、便當盒,只要有交到回收車上的幾乎是100%回收 ─ 紙的部份可回收、塑料的部份也可回收。
◎但回收的眉角,還不止如此;品質好的塑膠粒可以加入紡織製程,但未經清洗、髒污太多會導致重製的原料品質不佳而減少它的再利用可能 ─ 或是業者要另外花錢清洗它,增加成本就會減少回收業者的經營意願。
◎最後是這些原料的「去處」;回收業者把回收品重製成原料,比如說寶特瓶變回塑膠粒…… 但這樣並非「大功告成」。
你知道嗎?我國的法令規定,業者不可以用回收的塑粒去製造食品容器 ─ 大概還是擔心這些塑粒品質不一,可能會殘留什麼有害物質。
也就是說「我們買的保特瓶,每一支都還是要用石油去提取塑料、沒有一支是『回收重製』出來的」。
這麼說,我想大家就可以瞭解到,包括保特瓶在內,要真正「回收再利用」,就不能忽略了最後一個環節「要有人買走重製的原料、去生產新產品」。
ps. 回收塑膠料的去處很多,現在還是以紡織為大宗。塑料回收的問題,一個是清潔度影響品質、另一個是再製過程的污染控制 (包括再製過程的耗能)。
現在環保當道,「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很環保」是一個很好的行銷手法。消費者要知道,自己不能只是「花錢買心安、買高尚」,要增加對環保知識的攝取、提高對環境議題的瞭解,才不會讓一腔環保熱血,只變成商人眼中的獲利泉源。
(本文授權自 黃柏翰「有熊老師陪你教數學」臉書頁面;圖片取自flickr)
留言 1
釗 逸
根本不用回收好嗎?地球只有一個,要死也是全世界一起死,大家一起來減少地球的壽命吧~
2017年06月08日09:0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