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2024 Met 大都會博物館時尚展覽:由絕美黛妃伊莉莎白戴比基,喚醒「沉睡的睡美人」

VOGUE

更新於 05月04日15:50 • 發布於 05月03日08:13 • Nathan Heller

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的大道上,一個寒冷的早晨,只見行人們匆忙走過,他們拉起圍巾和羊毛外套裹住下巴--但等五月初到來時,階梯上會鋪起紅地毯,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晚宴(Met Gala)盛裝出席的賓客們,入場時會引起鎂光燈此起彼落。按照傳統,這將是高級時尚最璀璨的時刻。這些出席者進入博物館後,會是第一批參觀歷史服裝展覽的人,曾經穿上這些服裝的人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但這些華服卻已凝結在時光某處,永不消逝。

「這是我們總是努力解決的問題之一--一旦一件服裝進入博物館,許多關於這件服裝帶來的固有感官體驗就會消失。」博物館服裝學院的負責人Andrew Bolton在一個昏暗的會議室裡,就著早茶向我們解釋。牆上釘著50多件服裝的照片。「其中之一的好處是,我們是服裝的守護者,負責永久保管它,」他繼續說:「但這樣的『永久保存』,必須建立在許多特定前提:你不能觸摸它、不能聞它、不能穿著它,也聽不到它的聲音。」

Debicki 本次拍攝的所有服裝(包括該圖片為 2020 春季的Iris van Herpen 高級訂製洋裝,搭配 Femme LA 鞋子)均由大都會服裝學院購買,用於本次時裝展覽。部分有特別說明的單品除外。
Debicki 本次拍攝的所有服裝(包括該圖片為 2020 春季的Iris van Herpen 高級訂製洋裝,搭配 Femme LA 鞋子)均由大都會服裝學院購買,用於本次時裝展覽。部分有特別說明的單品除外。

幾個世紀以來,關於這些衣服帶來的五感體驗絕非偶然。過去,一件衣服的賣點,有時候在它們發出的聲響--這裡指的是當人行經某個房間,身上穿的衣服因布料彼此摩擦而發出沙沙聲。過去的布釦,是用布料包住棉花與羊毛縫成,用來吸收和散發香水的味道。「如果我們現在可以捕捉這類的資訊,」Bolton說:「就可以幫助未來的世代認識衣服過去的穿著方式,穿在身上的樣子,以及它擺動的方式。」

Christian Dior 1953 春夏,綴滿花朵與三葉草細節,名為「May」的烏干紗材質洋裝。
Christian Dior 1953 春夏,綴滿花朵與三葉草細節,名為「May」的烏干紗材質洋裝。

今年的展覽《睡美人:時尚甦醒Sleeping Beauties: Reawakening Fashion》展出期間5月10日到9月2日,是Bolton和時尚學院試圖打破界限的全新嘗試,把長期處於「休眠」狀態的服裝重新喚醒重現世人面前,也重塑歷史博物館展覽可能的樣貌。館方透過研究團隊和各種技術,獲得了過往服裝如何刺激感官的新資訊,然後設計出展示這些數據的方式。「我們捕捉了一些服裝的聲音、氣味,以及觸感,」Bolton說:「這些訊息將永遠存在--不僅以展覽形式存在,也會永遠存在我們的網站上。」

這次展覽對於博物館來說是個里程碑,因為展品完全來自大都會博物館自己的33,000件收藏,沒向其他機構借入以為補充,雖然還是有75件收購品,包括精美的Christian Dior花瓣裙、灰色如蟬翼般細緻的Iris van Herpen綁帶式洋裝,還有Philip Treacy製作的玫瑰形頭飾。「讓我印象深刻的是,」Bolton指著這些衣服的圖樣說:「收藏中有許多作品受到自然界的啟發。」像是花朵、鳥兒、蝴蝶,和土、空氣、水。他決定,所有這些元素將塑造出展覽的輪廓。

IN BLOOM
重現Christian Dior Haute Couture 1949秋季系列的「Junon」洋裝。高跟鞋 DIOR (courtesy of Dior).
IN BLOOM 重現Christian Dior Haute Couture 1949秋季系列的「Junon」洋裝。高跟鞋 DIOR (courtesy of Dior).

展覽名稱,指的是用來保存那些極其脆弱服裝的術語,Bolton把它設定為展覽重點。這些「睡美人」如此脆弱,幾乎不能觸摸,更不能穿戴在人形模特兒身上,而是必須平放在展示櫃中,不受干擾。這些衣服被認定具備「固有瑕疵」,指的是衣服的布料與接縫非常脆弱,日後勢必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在未來某天化成碎片。

「這個展覽更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來維護一個物件的完整性。」大都會博物館館長Max Hollein說:「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放大體驗,也可以活化物件的真實性。」

Gucci 2017 秋冬系列,由 Alessandro Michele 創作童話般的夢幻斗篷和洋裝。
Gucci 2017 秋冬系列,由 Alessandro Michele 創作童話般的夢幻斗篷和洋裝。
1889 年 House of Worth的神秘造型披風。
1889 年 House of Worth的神秘造型披風。

攝影師Nick Knight說:「一件服裝不只是讓我們買來掛在衣架上,或放在模特身上的東西。我們會把夢想投入其中,並且透過衣服來體驗生活。」Knight的數位時尚公司ShowStudio正在與Bolton合作,以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這種以鏡像反射原理把平面圖像投影成3D幻象的錯視技術,讓幾件具有關鍵性的裙子重新「復活」。服裝學院也對服裝最初問世時的姿態、香氣和穿著習慣進行廣泛而仔細的研究。「其中有許多件是禮服。」Knight解釋說:「穿著的人當下可能處在一個特別的環境,你舉著扇子和香檳的樣子,你如何鞠躬致意、彎腰和跳舞,都是非常重要的細節。」他說:「它背後隱含的概念是,如果你在150年前的舞會上遇到某人,心情會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這是一件大事?」

在服裝學院的辦公室,保存專家Elizabeth Shaeffer打開一捲透明PET聚酯薄膜,按照著一件衣服的版型把它剪開。她的辦公室看上去像極了實驗室,裡頭明亮、安靜,充滿各種技術設備。金屬桌面覆蓋著白布,才能保護文物。而門口的踩腳墊具有黏著功能,讓進來的人在這裡清除鞋底的雜質。

左:看到Olivier Theyskens 2000 秋冬系列中的這件外套、禮服和裙襯,人們在展覽中還可以聽到其絲綢在擺動時所發出的聲響——這種聽覺體驗被時尚保存專家們稱為 “scroop”,將成為本次Met展覽的亮點。右:1615-20 年間的英國背心。
左:看到Olivier Theyskens 2000 秋冬系列中的這件外套、禮服和裙襯,人們在展覽中還可以聽到其絲綢在擺動時所發出的聲響——這種聽覺體驗被時尚保存專家們稱為 “scroop”,將成為本次Met展覽的亮點。右:1615-20 年間的英國背心。

「這個全尺寸模型可以用來製作裙子。」Shaeffer說,透過這個非侵入性過程,每一件都是直接從「睡美人」禮服的裁片上繪製出來的,每塊PET聚酯薄膜可以直接追蹤自衣服的面料,再把這些數據轉移到圖紙上,並以數位化形式呈現:理論上,這個形式可以永久存在。Bolton說:「所有的訊息,都是讓衣服重新活過來,不只是以三維空間的形式,也可以穿在身體上,呈現它的律動感。」

今天桌上擺著的樣本,是約莫在1887年由Charles Frederick Worth創作的作品。這位設計師的品牌House of Worth為二十世紀的時裝圈奠定了基礎,而這件作品也啟發整個展覽。衣服原本為Astor家族成員所有,也是這次展覽中最脆弱的展品之一。因為纖維流失的關係,這件衣服光滑的緞面長絲已經磨損不堪,只剩鬚狀殘留。跟多數的古物一樣,即使再小心翼翼處理也會加速衣服的衰敗。Bolton做了一個決定,即使此舉可能對衣服造成必然的損壞,還是值得下這步險棋,以搜集這件衣服在全盛時期的詳細訊息。

Philip Treacy 2000 高訂系列的頭飾,和這次展覽其他古董物件一樣,傳遞了大自然的元素。
Philip Treacy 2000 高訂系列的頭飾,和這次展覽其他古董物件一樣,傳遞了大自然的元素。

「對我來說就像,當然囉,如果你把它藏在抽屜裡,讓它永不見天日,那麼衣服當然會退化。」他說,但那有什麼價值呢?另一個決定,是把這件如今已經褪成美麗淡色的裙子,以數位化方式記錄它原來的顏色。Shaeffer針對接縫處的雪紡紗進行研究,這裡因未受日曬而得以保持原色,再搭配Pantone色卡一起對照,再加上整個團隊使用光譜分析與染料分析來進行完善配對。「這裡有點問題。」Shaeffer在螢幕上研究顏色時指出:「這是一件晚禮服,而那個年代使用的煤氣燈與電燈泡色調很溫暖。」她播放了Knight團隊發來的一段動畫,研究裙子的動態。螢幕上的虛擬人像開始旋轉、跳躍,往空中踢腿。

上起順時鐘:1957 Balenciaga帽飾、Deirdre Hawken的2013花椰造型頭飾與1940年代的多層次絲質帽、1942 Germaine Vittu帽。
上起順時鐘:1957 Balenciaga帽飾、Deirdre Hawken的2013花椰造型頭飾與1940年代的多層次絲質帽、1942 Germaine Vittu帽。

Shaeffer放大螢幕查看後說道:「我覺得雪紡紗太豐盈彈跳了,沒考慮到下面的多層結構。」

如果「動態研究」算是某種非正統的保護任務,那麼「聲音研究」也算其中一項。保存工作室裡還有另一件由Francesco Risso為Marni 24春夏設計的裙子,也是大都會博物館的收藏之一。它看上去華麗繽紛,上頭鑲嵌著許多鋁製花朵,最近剛被送去紐約Binghamton大學的消音室,被錄下花朵互相碰撞的聲音。他們也用同樣方式錄下了其他古服布料摩擦的沙沙聲,並把這兩種聲音樣本放進這次的展覽中。

但展出這件Marni裙子的原因,Bolton說,是因為它與香氣的連結。Risso在原本時裝秀的邀請函中,提到他14歲那年在巴黎一場派對中被一股迷人的香水所吸引,並在成年後花時間在城市中漫遊尋找香水的來源或主人。

這展覽另一個主要合作夥伴是柏林的嗅覺藝術家和研究員Sissel Tolaas,她是創造和記錄氣味的先驅。Tolaas是化學家和語言學家,她從挪威小島的家鄉出發,花了7年環遊世界,目標是聞遍全球各地所有氣味。「我想從鼻子的角度重新理解世界,」她解釋說:「我喜歡變成一隻狗:我建立了大量的氣味數據庫;訓練自己理解氣味之於記憶、語言和耐受度的重要性。」

Loewe 2023 春夏系列的火鶴花造型上衣。
Loewe 2023 春夏系列的火鶴花造型上衣。

Tolaas花了一年時間分析與展覽中的服裝及其穿著者相關的氣味,她的研究結果會成為展示的一部分,而某些香水也會被重製用於展覽大廳的香氛。

其中一個房間將展示各種花卉圖案的帽子,而另一個房間則專門展示二十世紀初社交名媛與慈善家Millicent Rogers的藏品,全由她慷慨捐贈給館方。「我把焦點放在這位女士使用的各種物品所發出的分子:她的身體氣味、習慣、文化、儀式、她所吃的食物,」Tolaas說:「我不是空間香氛師,我只是設法把這些隱藏的訊息加以凸顯或放大。」

在Rogers的收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1930年Schiaparelli那件著名的「種子裙」。設計師小時候曾試著把花朵種子放嘴巴裡,希望藉此在身體中種出花園讓自己變得更美麗,這件裙子就是她童年夢想的體現,也證明了時尚很有個性與特異性:原來人的品味可以這麼極致。這個展覽帶我們跳脫出Rogers本來的形象,也讓人能近距離一窺其不為人知的古怪前衛面。還有件Dior的Vilmorin禮服,靈感來自設計師在童年時喜歡閱讀母親的Vilmorin-Andrieux種子目錄。另外,還有一頂華麗的帽子,看上去像顆包心菜。而Sarah Burton那件領口有對火焰般翅膀的蝴蝶禮服,和Charles James那件蝴蝶主題的禮服,都是這場展覽的精彩亮點。

Rick Owens 2022 春夏 Fogachine 系列的造型 (courtesy of Rick Owens)
Rick Owens 2022 春夏 Fogachine 系列的造型 (courtesy of Rick Owens)

最不可思議的「睡美人」之一,是Loewe的Jonathan Anderson設計的禮服,他以近似「農耕」的角度出發在衣服上縫滿種子。隨著時間過去,這些種子會長成一片綠色草皮。起初,Bolton想要展示一款「會生長」的外套,但這需要精心安排的灌溉與照燈設備。所以,這件已經死去的外套,會以青草發芽的縮時影片來呈現它長成的樣子。Anderson在這次展覽的另一貢獻,是一套以大型火鶴花為造型的衣服,這件衣服將成為花園展廳的一部分--它因此更像個展出物件,而非只是伸展台上的衣服。「我喜歡看到衣服變成雕塑品。你可以用3D的視角看看它的型態,看它如何和身體產生互動。」Loewe是這次展覽的贊助商,而Anderson指出,用這種方式展示服裝的物理特性,對他來說是展覽最有趣的部分。「當你從資料檔案中把東西拿出來重新檢視,企圖在老物中找到新意或故事時,你該怎麼吸引新的觀眾,卻又不犯下過度解釋的錯誤?」

這次展覽另個亮點,就是融合偉大科技與前衛概念,由OpenAI所設計的「Natalie Potter互動介面」了。這位紐約爵士時代名媛與女星,將自己在1930年一件精美婚紗捐贈給展覽。「大都會團隊與Natalie的家人向我們提供很多有關她生活和衣服的素材。」OpenAI技術員Isa Fulford說:「我們給模型提供了自定義指令,指示它如何以Natalie的語調與參觀者互動。」訪客只要發送「Natalie」簡訊,就可以得到仿照她那個年代說話風格的具體答案。「我們希望訪客離開時,覺得自己又多認識了她一點。」Fulford說:「我希望展覽中有一個服裝可以積極回應你和它的互動。因為過去的展覽最令我感到挫折的部分,就是這些物件非常被動。」

Constantin Brancusi《沉睡繆斯 Sleeping Muse》, 1910
Constantin Brancusi《沉睡繆斯 Sleeping Muse》, 1910

Bolton特別找來紐約中國城的建築事務所Leong Leong,打造完美的物理空間。Leong Leong並非從傳統畫廊概念出發,而是設計了一條蜿蜒的長廊,最後逐漸擴張為一系列圓頂房間,就像串在項鍊上的珍珠。許多房間以鐘罩形狀的玻璃櫃為中心,裡頭擺滿這些睡美人古董衣,周圍被磨砂玻璃圍繞,散發出幽靈般的氛圍。

當然還有其他精彩部分,像是參觀者一進入展間,就會看見一尊與Worth睡美人對話的Brancusi青銅作品、一個房間專門展示繪製絲綢上的花草圖樣,另一個展示2013年的Miss Dior禮服,還附有可觸摸的同比例模型。接著是以梵谷為主題的房間,展示Saint Laurent外套靈感來自藝術家的鳶尾花,還有Rodarte的洋裝靈感來自他的向日葵。然後是Isaac Mizrahi的流血罌粟花禮服,靈感來自Irving Penn的作品。罌粟花把我們導向雛菊,以刺繡形式出現在一套18世紀法國宮廷禮服上,從雛菊我們又走向Spitalfields絲綢,也就是Bolton口中的「花園房間」。

Bolton在房間急忙走動,向我們詳細解釋著他正在建立的前衛科技沈浸式世界,藉以恢復那些失去的五感體驗。他似乎並不在意這展覽的宏偉規模,而是著眼於它未來可能開啟的更多可能。「這是一個令人心懷謙卑的展覽,它讓你意識到自己有多渺小。」他說。

In this story: hair, Guido; hair colorist, @lenaott; makeup, Dame Pat McGrath; manicurist, Jin Soon Choi; tailor, Carol Ai.

原文出自:VOGUE US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