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工研院合作中國附醫導入醫院機器人,再攜瑞鈦科技、達明機器人打造MIT智慧醫療生態系

今周刊

更新於 2023年01月13日09:31 • 發布於 2023年01月13日09:31

作者 : 張如嫻

圖片 : 工研院提供

機器人進駐醫院!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1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醫院機器人,從手術、服務端兩路並進,醫療技術方面,能提升手術精準度,院內服務上則可以取代人力,從事感染管制清潔工作,降低風險。

工研院導入中國附醫的智能化設備有兩種,一種是自主移動機器人,具有高智能、高自動、高防疫的特性,能夠運算出最佳行動路線,不需設置軌道就可自主避開障礙,同時取代過去必須由人力進行的勞務工作,包括清潔消毒、搬運醫療器具等。

另一種則是應用在手術端的「手術機械手臂導引系統」,這項技術由工研院及醫材製造商鐿鈦科技子公司瑞鈦醫材、廣達孫公司達明機器人共同研發,手術前能夠先將病患的骨骼肌肉組織以3D列印方式呈現,透過機械手臂上的導引系統來提升手術精準度,並能減少醫護人員40%的術前準備時間,預計2024年在骨科手術落地應用。

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指出,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醫療型態發生巨大變化,智慧醫療的導入勢在必行,過去醫院的清消、搬運醫材器具等勞務工作大多佔40%,大多由護理人員兼任,光是手術所需的包盤、包布和沖洗傷口藥水,每日就要搬運250至270次,疫情期間要請清潔人員清理病房,「也要用拜託的」。

▲「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搭配光學與視覺感測,具有高智能、高自動、高防疫的三大特色,將分階段提供中國附醫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服務。

他表示,現在可以用機器人取代人力,不僅降低因清消接觸造成的染疫風險,也能讓護理人員把專業發揮在照護病人,招募人才上也會相對容易。目前機器人已經應用在中國附醫新竹分院的大廳清消,預計2025年前會優先投入手術或負壓隔離病房的清消,及物流應用。

周德陽說,醫療科技更迭快速,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最了解病患需求,此次與工研院合作醫院提供專業建議,也能加快智慧科技導入醫院的進程。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則從病患的角度出發,他表示:「當我年紀大需要去醫院,但小孩卻都要上班,就會希望醫院的自動化程度,可以做到讓病患自己去、自己回來,這是我們未來的目標。」

張培仁說,外科手術非常複雜,由於技術門檻高,過去國內醫院使用的手術輔助機器人都是國外品牌,這次有瑞鈦研發導引系統,達明機器人更是國內第一家做醫療機械手臂廠商,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也算是在打造MIT智慧醫療生態系。

更多今周刊文章
醫院獲利它第1、年終最慷慨!長庚發5個月+2萬大紅包、新光上看3.75…台大比照公務員這數字
「限你30分鐘打包走人」高盛殘酷裁員3200人內幕曝光:很多人根本不知情,遣散費差異大到傻眼

加入今周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