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盧比歐(Marco Rubio)20日在參議院以99比0的贊成票數獲任國務卿,同時外界也發現中國似乎修改了盧比歐的譯名,從原本的「盧比奧」變成「魯比奧」,竟似乎坐實了早前網友對「盧比奧」既然遭到制裁,成為國務卿後如何與中國交流的調侃。
據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中國外交部本月16日記者會的紀錄顯示,中國已將美國新任國務卿的名字譯為「魯比奧」;因為根據中國政府網站顯示,2020年8月外交部宣布制裁11名美方人員時,當時外交部用的譯名是「盧比奧」。
盧比歐以對中國態度強硬聞名,5年前中國宣布制裁時,就指責他跟其他人員「對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
去年11月中國網壇即已傳出的調侃對話。(取自微博)
中文果然博大精深 pic.twitter.com/v3HinQBn0l
— iPaul🇨🇦 (@iPaulCanada) November 12, 2024
然而去年11月上旬,川普準備提名盧比歐為國務卿的消息傳出,當時就有中國網友發現,官媒的譯名已改為「魯比奧」,當時網友就調侃說,這是否在為未來的國務卿無法到訪中國的尷尬局面解套。
前中國駐雪梨總領事館秘書陳用林表示,中國的譯名都由外交部編譯室或新華社譯名室發布,使用上是非常確定而統一的,這樣的改變一定是透過官方討論決定,而非任意為之;陳用林相信,中國想藉這樣的「切割」軟化身段,擺出示弱姿態,但他相信盧比歐「不應該會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