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一鏡到底】人生不是愛情小說 陳慧翎

鏡週刊

發布於 2018年10月29日10:28 • 鏡週刊

**今年夏天,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最火熱的話題,許多不看台劇的觀眾,都被劇裡追求分數的升學主義與失衡的家庭關係深深撼動,那曾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跳脫戲外,導演陳慧翎糾結的從來不是分數,國一就開始談戀愛,渴求的是家的溫暖。

她從小看愛情小說、沉迷電視電影,作品也多談愛情。真實人生裡,愛情小說算是幻影也是救贖,她早逝的父親外遇背叛家庭,母親眼光又總落在弟弟身上,她只好武裝外在的盔甲,掩蓋內心渴愛的女孩。直到癌症找上門來,她才恍然大悟,與其往外渴求,不如往內先放過自己。

**

座談談會上,滿室擔任導師的大學教師,還有零零星星幾個大學生。導演陳慧翎講起故事,「我的兒子小學四年級,前陣子他說:『馬麻,我長大想去超商當店員。』那時我腦袋突然斷線,有個聲音冒出來,『老娘花那麼多錢給你念私立學校,你竟然說以後要當超商員工,那你現在就不要念書好了!』」台下老師們都哈哈笑出聲音,個個像了然於心。

陳慧翎小檔案

  • 出生:1975年生於台北縣三重市
  • 現職:導演
  • 學歷:北一女、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
  • 得獎概要:2008年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黃金線》、2008年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剪輯獎:《與男友的前女友密談》、2010年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那年,雨不停國》

教養迷思 竟打臉自己

陳慧翎也笑了,停頓2秒又繼續:「然後我就嚇到了。天啊,我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我都已經做完這部片子,分享這麼多關於教養的看法,我竟然還有這樣的迷思,對職業存有階級之分,不是打自己臉嗎?」這部片子指的是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該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同名作品,探討主流價值觀造就的教育體制問題,7月播出後引發熱議,還在日本Netflix衝上人氣第1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共有5個故事,圖為其中一部〈貓的孩子〉。(公視提供)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共有5個故事,圖為其中一部〈貓的孩子〉。(公視提供)

後來呢?陳慧翎拋開腦海裡閃過的無數小劇場,她對兒子說:「當超商店員也很困難耶!現在超商店員要十八般武藝都會,有時會碰到奧客,你要EQ很高。你同時還要有8隻手,要泡咖啡、找包裹、要結帳、又要微波加熱,我覺得超商店員超厲害的。」兒子接著自言自語:「嗯…那可能我也沒辦法做。」現場再一陣哈哈大笑,笑聲中像是鬆了一口氣。

43歲的陳慧翎個頭嬌小、模樣甜美,站上講台前,她捏著一條小手帕,反覆擦拭著手汗,看起來怯生生的。但2個小時演講裡,她沒有準備任何投影片,輕輕移步到台前,接收所有聚光燈,接著一個人劈里啪啦講完全場,QA時也自己擔任主持人。會後學生找她合照,她看著鏡頭位置,指示起走位,「來,妳站這裡,我站這裡…」

採訪經驗 成拍戲養分

陳慧翎當過電視台記者、節目製作,走遍台灣尋訪小人物故事,後改拍電視劇,如今最為人知的身分是導演。人物採訪經驗成為拍戲養分,2008年,33歲的她是金鐘獎的新鮮面孔,卻也是奪三金的贏家,以《黃金線》獲戲劇節目導演獎,《與男友的前女友密談》獲剪輯獎與迷你劇集編劇獎,2010年再以《那年,雨不停國》獲戲劇節目導演獎。3年獲4獎,叫好的同時,為商業台拍攝的《下一站,幸福》和《拜金女王》也獲高收視。

北一女時期是陳慧翎(左)很快樂的日子,不同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情,父母幾乎沒有給她升學壓力。(陳慧翎提供)
北一女時期是陳慧翎(左)很快樂的日子,不同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情,父母幾乎沒有給她升學壓力。(陳慧翎提供)

陳慧翎的人生可能比她拍過的片更戲劇化。她成長於台北三重,父母國小畢業,父親經營鐵工廠,只有2名員工,兒時她常到工廠幫忙鐵窗上漆。她是家中長女,下有弟弟妹妹,母親的眼神總落在輕度智能障礙的弟弟身上,「我媽都在忙我弟,以前我覺得她不愛我。可是我現在覺得,我媽是沒有力氣。」

「我原本很想念私校,因為制服漂亮…但我媽說,我們家沒有錢,只有一個人能念私校,要讓我弟去念。我天翻地覆地跟她吵,覺得她不愛我,為什麼同樣妳生的小孩,會有差別待遇?」童年的她不懂母親,只知道大人各有煩惱,無暇顧及自己。小學三年級開始,她便學會不再述說心事,反正也沒人聽。

陳慧翎(前左)童年時最快樂的回憶多與爸爸(後)有關,前右為弟弟。(陳慧翎提供)
陳慧翎(前左)童年時最快樂的回憶多與爸爸(後)有關,前右為弟弟。(陳慧翎提供)

同樣的故事換成陳慧翎母親來說,就成了另一個版本。「慧翎真的很乖,家裡都靠她照顧。小時候她說要讓弟弟讀私校,她不讀沒關係。」媽媽述說時,陳慧翎在旁邊啃著媽媽切好的芭樂,一臉笑,沒有說話。陳慧翎後來考上北一女,父母不在意課業,日子挺快活的,在學校看雜書交朋友,姐妹淘假日還會到她家練唱流行歌。

唯一痛苦的是父母親不睦,父親屢屢外遇,每每深夜回家,夫妻倆就大吵。有一回,陳慧翎衝出去擋在母親面前,「我不是要保護我媽,我只希望他們不要吵了,真的很煩。」向來疼愛她的父親盛怒下甩了她兩巴掌,那天起,父女倆開始冷戰,2年沒有談話。但童年快樂的回憶都跟父親有關,「我爸爸是那種會帶我們放煙火,如果有星星有雲海,就會衝去看的人。」她記得父親常帶她去看電影,下課後溜去吃牛排。

病父臥床 遺言書白板

人生第一次風暴是大學三年級,父親罹患扁桃腺癌,臥床1年後過世。病榻前,父女倆終於和解。那年陳慧翎20歲,父親也才47歲,臉頰的肉都被癌細胞吃掉,清晰可見骨,2人只能透過白板筆談。陳慧翎當時在報社擔任實習記者,名字第一次見刊時,她帶報紙給父親看,父親很開心,寫白板問她:「爸送妳一支派克鋼筆吧?」

彼時,她以輕鬆姿態回嘴:「爸,現在大家都用電腦打,沒有人用鋼筆寫啦…」但往事歷歷在目,她的眼神陰暗下來,「我後來很後悔,我應該要得到那支鋼筆的。」遺言,父親也是寫在白板上的。陳慧翎記得父親看著她,一字字寫下:「爸爸對不起妳,妳要好好照顧媽媽弟弟和妹妹。」陳慧翎哭著點頭,也只能點頭,讓這句話成為緊箍咒,攫住自己的人生。

陳慧翎曾在電視台當記者,跑過921地震災後新聞。(陳慧翎提供)
陳慧翎曾在電視台當記者,跑過921地震災後新聞。(陳慧翎提供)

直到年過40,經歷大半人生後,陳慧翎開始理解父親。「爸爸從小是公子哥,他是獨子,雖然家裡不富裕,但是很受媽媽與姊姊照顧。」一個從小不用擔責任的孩子,需要擔家庭這個責任時,第一個想法或許就是逃避。「我設想自己是那時候的爸爸,經濟狀況都在他一個人身上,很想逃吧。所以做了很多讓我覺得不可原諒的事。」

破產落難 夜逃遭敲詐

父親走了,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家崩壞了。工廠負債、家裡破產,父母買給她讀大學住的小套房就要被查封。當時陳慧翎還在讀淡江大學大傳系,連夜在同學幫忙下,把值錢的電器先搬走。一家人夜逃到台中,又遇上搬家公司恐嚇敲詐,中途停下不走,潦倒的母親身上一毛錢都沒有,陳慧翎把2萬元獎學金都給了司機,「後來回台北上課時,身上只剩下27元。」

陳慧翎收藏許多老東西,考大學的成績單、舊時的情書,還有高中時的筆記本,裡頭貼滿偶像郭富城的照片。
陳慧翎收藏許多老東西,考大學的成績單、舊時的情書,還有高中時的筆記本,裡頭貼滿偶像郭富城的照片。

要什麼有什麼的公主落難了,以前被保護可依賴的已然消失,雖然畢業就到電視台工作,但薪水幫忙負擔家中開銷,自己所剩無幾。每個月必買書買唱片的她有次終於為錢落淚,「我超想買《春光乍洩》電影書,但要2千多元,我每週都去看書賣掉沒,或是請店員拆封讓我看一下摸一下,但又沒辦法買,最後坐在誠品門口哭,怎麼連想買的書都沒辦法買…」

陳慧翎從小看愛情小說,國小就讀完全套瓊瑤,最喜歡的漫畫都是愛情故事,《尼羅河女兒》《橫濱故事》《凡爾賽玫瑰》…她國一開始談戀愛,我們側訪她不同階段的友人,不約而同得到類似答案:「在愛情裡,她是個小女人。」「她活在瓊瑤小說裡,不是女配角,是女主角。」高中同學陳世慧也說:「如果沒有談戀愛,她大概就空掉了。」

個性浪漫 亦暴烈自我

淡江學長、導演楊雅喆也觀察,「看她過去的作品,她一定超享受愛情的。不少女性導演會有浪漫的甜味,陳慧翎也是,但她比別人都ㄍㄧㄥ,一場戲要換十幾個鏡位,做起來困難費力又耗成本,但她就是要做。」楊雅喆也舉例:「她個子小小,但個性很硬,你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的美術,她追求極致。要我才懶得管,那是美術的事,但她會是想控制全場的人。」

或許是雙魚座個性使然,陳慧翎性格中有天真浪漫的部分,也有暴烈又自我的部分。我們側訪劇組工作夥伴,有人說,陳慧翎非常溫暖,她很能安撫演員,讓演員卸下心防,片場氣氛充滿愛。即使經費吃緊,她也堅持要發秋節獎金慰勞夥伴。也有人說,陳慧翎工作時很霸氣,主觀意識較強,曾有同事一想到要跟她溝通,就忍不住胃痛。

陳慧翎記得,有回拍一場戲,演員有一段長台詞,怎麼拍都不順利,「你知道拍了幾次才完成?整整一百多次。後來是要他一句一句說,我一句一句分開拍。」一場戲拍了一百多次,數十名現場人員看得目瞪口呆,卻沒人敢阻止她。陳慧翎坦言當下她非常火大,認為演員不夠專業。如今再想,她也忍不住說:「我看起來應該像瘋婆子。」

陳慧翎(左)與男友張曦帆(右)交往5年,拍照時,10歲的樂哥(中)調皮地翻起白眼。
陳慧翎(左)與男友張曦帆(右)交往5年,拍照時,10歲的樂哥(中)調皮地翻起白眼。

在片場呼風喚雨,愛情裡卻成小女人。2013年,劇組製片張曦帆在殺青宴上吻了她,霸氣宣告:「我吻的不是金鐘導演陳慧翎,而是身為女人的妳。」是這樣轟轟烈烈,她墜入愛河。也是那一年,她罹患子宮頸癌,還沒動手術前,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她從來不想生小孩,母職於她曾經遙遠,「我很恐懼,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喜歡負責任,我連植物都照顧不好。」

但她聽到身體裡那小小生命的心跳聲,「突然覺得,啊,原來是那種感覺啊。」母性在內心湧起翻騰,主治醫師建議她引產,雖然癌症僅一期,但仍須避免孕期間惡化。陳慧翎不相信,四處找文獻資料想說服醫生,最後是醫生說:「妳希望孩子到5歲之後沒有媽媽嗎?」陳慧翎怔住,她知道母愛多麼難得,一直沒有掉眼淚的她終於投降,哭著簽下手術同意書。

癌症復發 終崩潰大哭

奇妙的是,陳慧翎還是成為媽媽。男友張曦帆與前妻育有一子,陳慧翎記得,認識沒多久,當時5歲的樂哥就從「慧翎阿姨」改口「慧翎媽媽」,到後來叫「媽媽」,她又被抓住了。「孩子離開母親2年了,我感覺他非常需要母親,孩子渴求母愛是天性,我又是那種被抓住了,就無法擺脫的人。」他們把孩子從南部爺爺奶奶家接到台北生活。

過去沒想過當母親,但男友的孩子樂哥來到身邊,卻讓陳慧翎甘願投入母職,母子2人還曾獨自到日本旅行13天。
過去沒想過當母親,但男友的孩子樂哥來到身邊,卻讓陳慧翎甘願投入母職,母子2人還曾獨自到日本旅行13天。

剛開始,陳慧翎幫樂哥洗澡,樂哥仰頭看著她:「馬麻,妳可以當我真的馬麻嗎?」她回答:「你本來就有2個媽媽啊。一個是生你的馬麻,一個是慧翎馬麻。」樂哥又說:「那妳再把我生出來一次就好了啊!」孩子把腦袋塞進她的衣服裡又跑出來,「妳看,這樣就是生出來啦!」憶起當時,陳慧翎又笑彎了眼,「你能不被打動嗎?其實沒有什麼好掙扎的啊…」

在自己的房子裡,陪伴愛著的男人和孩子,以及3隻貓。有一時半刻,陳慧翎也像活成一部愛情小說了。但在2016年,她子宮頸癌復發,這次是二期下,距離開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僅剩不到1個月,「劇組已前置,演員也都敲定了,我又開始不正常出血,我心想,完了。」所有工作停擺,她開始化療與放射線治療,裝置人工血管那天,她盯著鏡子裡赤裸的自己,看著皮膚上手術畫線標記,終於崩潰大哭。

陳慧翎天真浪漫,但個性也追求完美,罹癌後才重新檢視人生,學著放手。
陳慧翎天真浪漫,但個性也追求完美,罹癌後才重新檢視人生,學著放手。

又生病了,但是盔甲還在,極少數好友才得見她的軟弱。整整2個月,陳慧翎每週都要入院化療,朋友來探望她,她就急急把人趕走。母親也不知道女兒罹癌,直到今年看報導才知女兒曾大病一場。「我知道是我的問題,已經踏進棺材一次,但性格、習慣還是沒有改變,或許老天要再給我一次機會。以前我對任何事情都很糾結,事事要求完美,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我得放過自己。」

學習平靜 與母親和解

她戒飲料、做運動,幾乎每天練瑜伽,有時她會靜坐冥想,試著讓內心平靜。更需要練習的是跟母親關係和解,她講起電影《唐山大地震》,劇中母親只能救一個孩子,她痛苦選擇犧牲姊姊先救弟弟。電影最後,母親跟重逢的女兒道歉,陳慧翎才略略理解母親,也像是被救贖了,「怎麼可能不愛孩子?但非得選擇時,的確會照顧那個弱的孩子。或許媽媽也很難受,她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對她生氣,為什麼我什麼話都不跟她講…」

兒時總覺得母親不夠愛自己,如今陳慧翎(右)與媽媽開始能聊天,母女倆都有張可愛的笑臉。
兒時總覺得母親不夠愛自己,如今陳慧翎(右)與媽媽開始能聊天,母女倆都有張可愛的笑臉。

我想起那個午後,陳慧翎送貓咪回母親家,那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集裡〈貓的孩子〉的洋子,洋子有白血病,需要單獨照顧。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不再說心事的人,這次像是讓貓咪代言:「我一輩子沒求過我媽,第一次就這件事,她同意養牠了耶,我媽以前都拒絕養寵物的。」母親也是,隔天即傳了洋子在屋裡好奇巡視的照片,而女兒則開心地貼在臉書上。從10歲起,陳慧翎長久困在愛與不愛的問號裡面,這一刻,或許開始放下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8

  • JJJ
    這文筆 肯定不是妓者自寫的
    2018年10月29日13:27
  • Howard(Colember)
    偶爾就該有這種正能量的新聞平和醜聞。
    2018年10月29日13:32
  • 葉宇卿
    好 勵志 的新聞!
    2018年10月29日13:07
  • 榮華
    寫得不錯,也懂得反省,但骨子裏還是看不起超商的店員,還是分職業貴賤
    2018年10月29日14:44
  • Irene
    不是很完全贊同這小說作者 角度窄化有時太過偏頗醜化
    2018年10月29日13: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