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烏俄的戰火,會延燒到東亞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7月18日09:20 • 發布於 07月05日11:45 • 高紹沖/A-jeo-ssi之家
烏俄的戰火,會延燒到東亞嗎?
烏俄的戰火,會延燒到東亞嗎?

2024 年 6 月 19 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北韓。Photo Credit:截自 Al Jazeera English 官方網站

當我還在關注南韓正式廢除《九一九軍事協議》,兩韓「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 DMZ)的北韓士兵近來頻頻越過「軍事分界線」(Military Demarcation Line, MDL),蠢蠢欲動時。2024 年 6 月 19 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睽違 24 年再度訪問北韓,受到最高規格接待,即便普丁姍姍來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依然於平壤順安國際機場親自守候。

隨後,兩國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普丁和金正恩還留下一同試駕俄籍豪車的融洽合影,向全世界宣告兩個遭西方民主陣營各國孤立與經濟制裁的專制國家,正式結為同盟。

再根據《朝鮮中央通訊社》披露的條文第 4 條規定:「兩國其中一方因個別或數個國家的武裝侵略而處於戰爭局勢,另一方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 51 條,並按照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法律,立即動用其擁有的一切手段提供軍事與其他援助。」

簡言之,「朝俄軍事同盟」已赫然成形。

有跡可循的北韓外交政策

「朝俄軍事同盟」的消息,瞬間佔據各大國際新聞版面。北韓明目張膽與西方社會試圖全面抵制的俄羅斯結為軍事同盟,不啻為赤裸裸的挑釁,亦有論者擔心此舉無疑為早已不平靜的韓半島及東亞局勢「火上加油」,甚至有可能讓烏俄戰爭的烽火,延燒到朝鮮半島。

筆者認為,朝俄同盟確實增加了東亞的緊張局勢,但若結合北韓的外交史來看,比起真正發動戰爭,藉由挑釁意味濃厚的舉措換取更多談判籌碼,恐怕才是金正恩心中真正的如意算盤。

事實上,北韓的外交策略始終有其脈絡可循:金正恩於 2012 年成為北韓最高領導人後,歷經肅清異己的清洗集權階段、掌控北韓內外後,2018 年 4 月便與時任南韓總統的文在寅於板門店舉行「第三次」南北韓世紀高峰會,2019 年 6 月又與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於板門店舉行第三次「朝美高峰會」,轟轟烈烈的外交大戲乍看風光,卻未能取得實質突破,並隨著疫情侵襲、各國自顧不暇,再至 2022 年 2 月俄烏戰爭爆發,國際焦點早已遠離東北亞。

但北韓深知其處於地緣政治的獨特地理優勢,依舊有利可圖,順勢就讓北韓擅長的「戰爭邊緣政策」(Brinkmanship)得以改弦更張,進行「2.0 升級版」。

2023 年起,北韓持續試射導彈、試驗核無人潛艇、舉行戰術核子潛艦「金君玉英雄號潛艦」下水典禮、進行軍事演習,再至 2024 年拆除統一門的種種舉措,可說是有計劃地逐步升溫朝鮮半島緊張態勢。再搭配上俄烏戰爭後對俄羅斯的支持與兩國高層的頻繁會晤,最終建立軍事同盟,如今已將朝鮮半島局勢抬升至全球格局。

北韓身為一個面積不大、資源不多,又長期遭國際孤立與經濟制裁的國家,所求無非安全保障與解除制裁;金正恩原先寄望美國讓步,奈何事與願違,便轉向俄烏戰爭後面臨同樣困境的俄羅斯,悉心交好。就此觀之,金正恩顯然試圖藉由提升緊張局勢、試圖讓自己回到更有利的國際談判位置,但已身現烏俄戰爭泥淖的普丁,又為何也願意隨之起舞呢?

北韓「戰爭邊緣政策 2.0」,金正恩與普丁的如意算盤

先從經濟發展看,俄羅斯已開放因疫情暫停的北韓旅遊,兩國間的客運列車自 2024 年 6 月起恢復通車。但除了「客運」之外,真正的重點更在「能源貿易」和「軍武貿易」:作為能源大國,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因歐美各國的禁運措施苦無出海口,隨韓半島的局勢升溫、北韓需求日增,自有利於俄羅斯的能源經濟。

俄羅斯亦可藉「軍事同盟」,大量吸納系出同門的北韓中低階武器,用於西方戰線;同時具備尖端軍武實力的俄羅斯並能對北韓導彈及核武進行「技術轉移」,突破研發瓶頸,提升北韓軍工產業與核武威脅力度。

更重要的是,朝俄軍事同盟不只讓北韓勞工甚至士兵出現在俄羅斯從事後勤補給作業成為可能,也讓俄羅斯成為北韓的軍事後盾,東北亞的局勢益發複雜詭譎,籠罩戰爭陰霾。

從外交布局看,金正恩顯然琢磨過俄羅斯心態:考量俄羅斯因俄烏戰爭弄巧成拙造成的「北約新東擴」,芬蘭、瑞典加入北約,西方勢力反倒更近眼前,急需拉攏盟邦,北韓頓時「奇貨可居」:一是北韓早與中國往來密切,如今與俄羅斯建立軍事同盟,便成為中俄間的橋梁,創造北韓、俄羅斯、中國的「隱形同盟」。

二是若反西方勢力日見擴大,俄羅斯同樣可以挾北韓、白俄羅斯,甚至伊朗等國建立仿「華沙公約組織」的新軍事組織(或可稱為「平壤公約組織」),北韓逐步成為對抗西方軍事聯盟的要角,更擴大自身影響力並突破經濟封鎖。

而對南韓、日本、美國等西方陣營來說,原本已對北韓數十年來不斷搬出的「導彈威脅」日趨麻木,但面對如今因朝俄軍事同盟而起的新局勢,卻似乎有些措手不及:美國正在進行選情激烈的大選,外交決策短期內不易做出重大調整,而南韓僅以「俄羅斯若援助北韓高科技軍武,南韓將隨即援助烏克蘭」回應,除反應出南韓外交的被動侷促外,面對近來在「北方限界線」(Northern Limit Line, NLL)或「非軍事區」(DMZ)來自北韓的諸多炮擊、越界等挑釁活動時,也愈發投鼠忌器。

「新冷戰」時代來臨,中國態度成關鍵

綜上所述,當兩大獨裁政權不惜以更大規模的戰爭為代價,也要突破西方陣營的圍堵和封鎖時,確實加劇了東亞局勢的緊張情勢,更讓「擦槍走火」的風險快速躍升。不過北韓「戰爭邊緣政策」的目標並非發動戰爭,依然志在形成新的恐怖平衡來藉此牟利──而此事關鍵,更在中國的態度。

中國記取中蘇交惡時期的經驗,於俄烏戰爭後與俄羅斯一直處於十分謹慎微妙的關係中,儘管與美國貿易戰打得火熱,北京當局仍始終未在檯面上,真正展現出以軍事「聯俄抗美」的態度。而中俄實質的軍事同盟,短期內亦不會見到。因為中國其實也深知自己所謂的「大國崛起」,並非扮演如美國般的「世界警察」,而是要讓綜合國力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超越美國。

而復盤歷史,大英帝國成為全球性強權後,美國透過兩次大戰中漁翁得利,才取代英國成為首強,因此中國絕不會在自身經濟失調、政經情勢難料的當下,加入任何一個新軍事同盟,將「冷戰」化為「熱戰」。朝俄軍事同盟只是提供中國一個潛在選項,讓北韓、俄羅斯背靠中國,彼此「交相賊」,以對抗美日韓三國,從而形塑出「新冷戰」格局──而這也正是最適合北韓左右逢源的局面。

總之,從金正恩和普丁的角度來看,「朝俄軍事同盟」是兩國外交上的重大成果,北韓與俄羅斯都仰賴這場各取所需的軍事同盟,突破國際孤立,也藉由這場軍事同盟,讓「新冷戰」來襲。更再次吸引到大選中美國政要們的目光,替未來的談判爭取全新的籌碼。

「朝俄軍事同盟」已赫然成形。圖/截自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YouTube

而就泛西方民主陣營來說,這場讓人有高度既視感的同盟大戲,則無疑是東亞區域的燙手山芋,無論大選後的美國政府由誰執政,都將成為美、日、韓甚至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東亞國家,難以忽視的安全隱憂。

【延伸閱讀】

●台灣人與北韓人的第一次接觸──誰心中的理想國?
●金正恩也有一個「棒球夢」?鮮為人知的北韓「棒球發展史」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Sun
    炎黃世胄,東亞稱雄。
    07月06日00:14
  • 吳大
    迎接WW3
    07月06日09:2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