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結緍戒指要鑲鑽石──但,為什麼啊?這代表永恆?真要代表永恆的話塑膠珠子也很夠了啊!什麼?價差很大?問題是鑽石不做為飾品的話沒太大的實用價值,所以那個價格完全是憑空喊出來的耶。再想想,結婚時男女雙方要交換戒指──但,為什麼啊?這代表誓言?在對方手指上套個環和「誓言」有什麼關係呢?
拜拜要燒紙錢──但,為什麼啊?要燒給神燒給鬼,但神啊鬼啊的為啥還需要用錢啊?紙錢還沒發明之前神啊鬼啊的就不用錢嗎?現在因為環保之故不大建議再燒紙錢了,那神啊鬼啊的怎麼辦?改用數位貨幣嗎?
如果家裡有人過世,找相關禮儀業者諮詢,會知道要「拜飯」,但有的會說拜到出殯為止,有的會說得拜滿一年;會知道要「做七」要「做旬」,但有的業者會說得從頭七一路做到尾七,有的會說可以挑著做,有的會說可以和「做旬」合併,有的會說「旬」絕不等於「七」──但,做這些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啊?
用鑽石當戒指的「習俗」一點都不「久遠」,這和台灣在四十年前沒有什麼「中秋節要烤肉」的「傳統」一樣,都是廣告業者想出來的點子,利用儀式當中應該有的意義,把商品變成規矩的一部分。
是的。大多數的「儀式」有規矩、有意義,那個意義是設計那套規矩的人加上去的,他說這環節該有什麼規矩、會有什麼意義,就該有什麼規矩、會有什麼意義,至於有沒有前後矛盾能不能自圓其說,其實不用太在意──所以老實說,很多儀式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更妙的是,很多人認為應該進行某個儀式,但很可能根本就不確定或不知道它到底有沒有意義。而就算他們不知道,他們還是會遵守儀式的規矩,整套執行完畢。
但是,為什麼儀式的設計者這麼搞,大家都要買單照做啊?因為他們比較會唬人嗎?
答案沒這麼簡單。
「相信」是個複雜的機制,也是構成人類社會的重要關鍵──我們必須一起相信某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包括過去的歷史名人、能夠保障我們權益的制度、只存在於文件上頭的證明、以及未來可以達到的目標等等,才能組成現在這個社會,而這種相信的力量,和儀式能否形成也有關係。
理解這事,可以透視儀式背後的真正目的──儀式形成的年代,或許需要這套儀式才能完成那個目的,但現在或許不需要了,那儀式就能與時俱進地做出修改,我們繼續執行儀式,也才會有意義;也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相信的原因,讓自己不要盲信──在真假資訊快速流通的現代,這點相當重要。
這是《儀式的科學》。
▶▶看看【看似無意義的行為如何創造出意義?儀式的科學】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留言 1
🐋🌲⚪️豐♎️INFJ
時間差不多囉!!
05月20日06:2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