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遠距工作,真的試過就回不去了!

換日線

更新於 06月25日05:27 • 發布於 06月11日06:41 • 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
遠距工作,真的試過就回不去了!
遠距工作,真的試過就回不去了!

疫情後「遠距工作」蔚然成風,越來越多年輕世代開始追求彈性、自由的工作型態,然而各地調查都顯示,遠距職缺仍供不應求,且包括歐美先進國家在內,許多企業都試圖把員工叫回辦公室。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集節目邀請長年旅英工作的讀者太太,和我們分享英國政府如何透過新法案,助勞工擁抱「彈性工作」新常態;以及作為員工,可以用哪些方法,打造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平衡」。

問:遠距工作雖然行之有年,但職缺一直供不應求,疫情後企業對於彈性工作的接受度也明顯下降。從這點看來,你認為未來會有更多遠距工作的職缺釋出,抑或終究只是少數人的權利?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一點矛盾,我們一直在講遠距工作,可是後疫情時代,反而有很多企業都叫大家回去上班。所以我覺得在看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層級再拉高一點,不只看在企業上班的人,而是應該看整個勞動人口的趨勢。

在疫情以前就有很多自由工作者,老早就在遠距工作了。另外西方有很多職涯專家已經發現,Z 世代跟其他世代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他們非常在乎「工作跟生活的平衡」。原因是他們從小接觸網路,跟我們相比,他們看到更多職涯可能,不像我們以前比較「認份」,反正就是要進一個企業受僱於人,然後一輩子做到退休。他們對職涯的想像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我覺得整個就業市場,想要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比例會越來越高。

從這個角度來看,遠距工作的比例自然就會越來越高,所以他未來到底會不會還是少數人的權利呢?我覺得不一定哦。目前看起來是沒錯,如果你是上班族的話,已經從疫情那段時間的完全遠距,慢慢地,很大比例地移到混合遠距了。我自己在英國的觀察是,如果僱主希望回到疫情前,週一到週五都在辦公室,這種比例在英國來講是很低的。大部分都是混合遠距,就是兩到三天要進辦公室。

這也是跟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有關,就是很多僱主希望大家可以進去辦公室,可是員工就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這行不通。

問:你在遠距趨勢剛萌芽時,就已經在遠距工作了。能否和我們分享這段經驗?

2020 年疫情在英國發生的時候,我其實並沒有準備好要遠距工作。我相信所有西方國家的勞工都是有點被趕鴨子上架,因為我們的疫情很氾濫,所以政府就在一夕之間下達命令,全部的人都要遠距工作。所以其實一開始我是沒有準備好的,我也沒有覺得自己特別適合,因為我的職涯大半部都是進公司上班。

我後來的公司是做 Marketing(行銷)的,疫情期間因為有很多 Hybrid Event──就是線上跟線下整合的活動──所以業務成長很多。也因為業務量暴增,我們員工翻倍,在這個情況下,公司辦公室位置不夠坐,然後就變成完全遠距。

在這個情況下,公司透過獵頭找到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那時候我剛好生第二胎,就覺得這個還蠻適合我的,因為小朋友還小的時候,如果每天都要進辦公室,又要再回來接送還蠻麻煩的。所以那時候我就答應了,後來漸漸發現,遠距工作真的非常人性化。大部分的公司同事其實背景都跟我比較像,就是有家庭;就算沒有家庭的年輕人,也覺得這樣子的形式很彈性,可以掌握自己的一些其他安排。

疫情期間,所有獵頭在跟大家溝通的時候都是說「目前暫時遠距」,未來他們觀察到的趨勢,也不會有太大的轉折,後來的確也是如此。我是 2021 年入職的,我們公司一直到去(2023)年 11 月才改變我們的 Remote Policy(遠距政策),所以其實有兩年時間,我們都是維持在完全遠距,所以獵頭說得沒錯,短期內不會改。

我之前寫過一本講遠距工作的書有提到,試過遠距工作的人其實就回不去了。雇主如果真的要把大家召喚回去的話,其實是要花費一番工夫。

我們公司辦公室離我家大概一個小時車程,就我以前找工作的條件來講,我不會選超過半小時以上車程的工作,因為這樣來回就要兩小時,太久了。但是因為遠距,我想說那就先試試看。

問:疫情趨緩之後,公司是馬上改回實體辦公,還是先循序漸進地變為混合?

其實就有點像是我們父母在管教小孩的時候要有一套方法,你不可以突然說「好,從明天開始你要回來辦公室」,你可以想像反彈會很高,員工一定不會配合。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重點:我們公司的遠距工作政策,如何從完全遠距改回混合遠距。

他們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他們先做了一個民意調查,詢問員工「你怎麼看公司的遠距政策?好還是不好?原因是什麼?」調查結果顯示,大概 80% 以上的員工都覺得遠距很好,然後公司也表示要擁抱遠距趨勢,給員工彈性。他們感謝大家分享看法,並會繼續執行遠距。我覺得那就是第一次的「測試水溫」。

那個時候大概是 2021 年的年底,我是 2021 年 9 月加入的。那時候我們員工都覺得,聽起來應該就是不會改變。然後又過了大概半年,2022 年,公司的政策就稍微改了一下,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決定,因為疫情減緩了,所以公司『鼓勵』大家進公司。」只是鼓勵,沒有任何強制,同時公司開始會辦一些團康活動。

想當然結果很差,因為公司在疫情期間招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像我才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是還好,但他們有招那種在湖區的員工,湖區到 Northampton(北安普頓)要 3 個小時,然後還有人是住在 Cornwall(康沃爾郡),去那邊可能要五六個小時吧,怎麼可能真的天天進去?員工怎麼可能放下他的家人、他的作息,就為了要進去參加你的團康活動?

軟性訴求了一陣子之後,好像發現行不通,所以開始第三個階段是「半軟性」──他們開始規定所謂的 team day,就是團隊日。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團隊日,我們這個部門是以 training 為訴求,每個月一次。但其實你仔細去看 training 會覺得蠻牽強的,它不是真的 training,而是例如某個同事來分享他使用公司某一個財務軟體的心得。其實很勉強,不是那種我們想像中請一個外部講者來做一些很 inspiring 的演講。

那段期間也有人開始抱怨,因為我們的 team day 原則上是每個月的第二個禮拜四,可是有很多人那個時候剛好有活動,你也知道做 marketing 就是常常要有活動要跑來跑去,或是要跟客戶開會,所以其實不是很方便,出席率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踴躍。

Team day 的階段大概實行了一年之後,到了第四個階段。在我們公司一年兩次的 Business Briefing 結尾的時候,突然間冒出一個新政策,大家都非常錯愕。那是 2023 年 11 月,這個新政策就是從 2024 年開始,我們就要改成「強制」每個人每個月至少要進公司 4 次。他是說一個月 4 次,沒有說一個禮拜一次,但意思就是反正一個月間,你就想辦法進來 4 次就對了。

他們會重新更新我們的合約,從以前的完全遠距更新到上班時間的 location 還是在辦公室這樣,然後在年底前要把這個合約簽回來。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你再跟自己的主管反映。消息一發出來之後,我們就有 5 個同事離職了。我的部門有 3 個,設計部門有兩個。設計部門的人離職,我知道原因,因為他們住在我家附近,所以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覺得受不了,所以他們轉職去離家比較近的公司。

一下子走了 5 個人,你可以想像衝擊是很大的。就算沒有離職的人,其實我自己聽到的 Feedback 也不是很好。很多人就會說,第一個很突然嘛!你都沒有任何的預告,你就突然說反正我叫你們大家都要回來,還要改合約,然後一定要在年底前簽回來;所以其實我覺得他們從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有一點瑕疵,中間其實可以再做得更細緻一點。

後來我記得那陣子就常常聽到,就連一些住在公司附近、可能開車 10-15 分鐘的同事,他們都很不想進去。通勤不是唯一問題,最重要的還是你的作息會被打亂。如果你有小孩,你就要開始安排保姆,其實不是雇主想得那麼簡單,只是通勤問題而已。

無論如何,這個事情後來就上路了。我簽了合約之後想說,好吧就給他們一點機會好了,雖然我也覺得通勤很麻煩,可是一個月 4 次,那就一個禮拜一次,我覺得也可以接受。從今年的一月開始,我想辦法配合,結果發現真的太痛苦了。痛苦是因為我要到公司的那條路就只有一條路,就是國道一號,國道一號非常容易塞車跟發生車禍。

我在去公司的幾次經驗裡感受到,第一個就是塞車,第二個是我到了公司之後,根本沒有看到同事,公司沒有強制規定你要哪一天進去的結果,就是大家挑適合自己的時間,所以就算你進去了,可是感覺還是好像在家裡,還是用視訊會議在跟同事開會。我跟主管反映,我覺得效果不是很好,你說大家要進去合作,結果我都沒有看到同事。然後主管跟我說不用擔心,那只是暫時的、過渡期,相信大家會越來越喜歡進去。

我 1-2 月總共進去了 8 次,真的還是覺得效果不好。然後我記得有一次,有一個人從高速公路跳下來,第一次沒有跳成功,第二次更早又去跳,這次他跳成功了,導致連續兩天國道一號都被封路。所以我 8 點出發,到辦公室已經快 11 點了,進去之後又沒有看到同事,就不知道自己進來到底要幹嘛。我覺得那是一個臨界點。我浪費在車陣裡的時間,可以做多少的事情。還有我的客戶都在美國跟加拿大,所以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我要在辦公室跟他們開會,一樣的時差,一樣用線上軟體。

【延伸閱讀】

●美國遠距工作招募經理在台灣:善用 4 個求職秘訣,有效提升你的錄取率!
●歐美職場回不去了,不給遠距就辭職!辭不了的還有這招:咖啡刷卡(Coffee Badging)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