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長達22年的研究,環境部公布全台河川水質改善成果,嚴重汙染河段減少近八成,汙染河川總長大幅減少到74.6公里。嚴重汙染測站數,降到七個站,創歷史新低。這個數字值得豎起大拇指。而接下來,更要邁向總量管制2.0。尤其鎖定畜牧業排放的汙水,另外您可能沒想到,近年興起的露營風,也暗藏著隱憂。
台灣的河川水質,在中央及地方20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下,持續改善,從2002年到2024年,嚴重汙染河段減少將近八成,就連嚴重汙染測站數,也從過去的66站降到僅有7站,創下歷史新低。近年來環境部整治河川水質,成果相當亮眼,不過即便如此,也沒有放慢腳步,推行新政策總量管制2.0,將針對中南部地區的畜牧業,嚴格把控家畜的汙水排放。
環境部水質保護司司長王嶽斌:「我們也希望說 對於那些違規的業者,接下來展延的時候,他的養豬頭數也好 或者排放量也好,也許在總量管制底下 會有所限縮。」
環境部表示,台灣有80%的畜牧業來自彰化以南,排放的汙水量不容小覷,因此將是新政策下的重點關注對象,另外隨著近年來露營風潮興起,確保露營區汙水不會直接排入河川,也相當重要。
環境部水質保護司司長王嶽斌:「在去年的時候 我們已經公告了,如果你經營露營場一個事業的話,你的廢汙水應該要收集處理之後,才可以排放,包含的就是所謂的 廁所的汙水,跟浴廁汙水 等生活排水,收集之後 做妥善的處理。」
環境部也呼籲民眾,上山露營可以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洗滌劑,垃圾最好也能自行帶下山,畢竟保護台灣水環境,人人有責,如何擁有更良好的用水環境,中央、地方以及人民三方通力合作,落實環保,才能有效強化,水環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