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持續追蹤我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在今(2024)年 2 月和現在的公司申請,從全職工作轉為一週只要上班 3 天的兼職(part-time)模式,主要動機有二:一是希望能以減少正職工作時間的方式,讓自己能更從容地發展我的斜槓事業,包括職涯教練(career coaching)服務,和以接案形式為主的公關(PR freelancing)工作;二是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和他們享受更多有品質的時光。有興趣了解詳情的讀者,歡迎收聽「換日線關鍵字」Podcast 節目:
當時的我不知道,其實我的決定剛好呼應了歐美職場的新趨勢──慢生產力(Slow Productivity)。這個名詞來自今年 3 月美國暢銷作家 Cal Newport 出版的新書《Slow Productivity:The Lost Art of Accomplishment Without Burnout》,這本書一上市馬上在歐美職場引發話題,許多職場專家認為這和後疫情時代,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急遽增加有關。為了避免高壓工作或超長工時造成的身心枯竭(burnout),強調越慢越好的「慢生產力(Slow Producticity)」逐漸滲透歐美職場,顛覆傳統觀念下對效率與生產力的詮釋。
到底「慢生產力」指的是什麼概念?我認為它和「慢活」的概念有點像,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後者從生活延伸到職場,以一種講究品質勝過追求效率的態度來工作。
別再相信「越忙的人越有效率」
至於它要怎麼執行呢?Cal Newport 在書中提到以下 3 點:
一、做更少事情(Do Fewer Things):以自己是否能有充分的時間完成任務為標準,減少每天待辦事項的數量。這個概念追求以從容不迫的方式,完整且仔細地做最重要的任務,而不是以急就章的態度去執行一大堆的任務。當你習慣從長長的待辦事項清單中辨識出最重要的任務,並且花最多的時間在最少的任務時,你才能建立永續(sustainable)的工作方式,而不是靠加班或把自己逼到極限的極端方式工作。
二、用自然的步調工作(Work at a Natural Pace):核心概念是避免匆忙地完成重要的工作,因為那會降低工作的品質。過去人們一直有一種迷思,就是「越忙的人越有效率」,卻忽略了工作品質也是生產力中很重要的一環,所以作者鼓勵大家用適合自己的步調工作,以穩健的速度執行任務,確保成品達到最高水準。
三、執著於對品質的追求(Obsess Over Quality):作者認為品質是讓我們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的唯一關鍵,所以每個人都該儘早培養執著於高品質的習慣。即使高品質意味著必須要花更多時間,我們也不能放棄這個原則,因為只有它能為我們帶來成功,而「慢生產力」主張慢工出細活,是確保高品質的不二法則。
如果你是自詡為擁有超高效生產力的工作狂,看到這裡心中可能會很難接受這種不追求效率、只重視品質的工作哲學,尤其在講究「快、狠、準」的亞洲職場,我們早已習慣繁忙的工作步調和每天排滿的行程。但仔細拆解「慢生產力」的宗旨,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要求我們捨棄效率,只是主張用足夠的時間確保我們能生產出最高品質的工作成果;而為了要有足夠的時間,我們必須學會專注在重要的任務上,否則每天被大大小小的雜事綁架,長期下來絕對會在工作過程中像蠟燭一樣被燃燒殆盡(burnout)。
從每天超時工作,到享受慢生產力
我雖然是決定轉成兼職後才看到這本書,但我個人的親身經驗和書中說的理論不謀而合。我在去年經歷了職涯中最忙碌的一段時間,大概有 3 個月的時間,每天工作超過 12 小時──除了每天上滿 8 小時的班,下班後和週末時還要忙我自己接的公關案,或是輔導來找我做 career coach 的學生。那段日子我除了天天睡眠不足,也幾乎沒有時間和我的家人交流,兩個孩子都交給先生照顧,我們雖然住在一起,但一天也說不到幾句話。
公關案告一段落後剛好是聖誕假期,在那 10 天的連假中,我認真思考下一年度要調整我的工作內容。雖然很多人從外表看來覺得我超有效率,一個人能做 3 份工作,同時還寫專欄、經營個人品牌,但我很清楚那只是靠短暫的爆發力在支撐,並不是長久之計。我告訴自己 2024 年,我要專注在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上,包括好好經營職涯教練事業、多開發公關自由接案的客戶,以及花時間在和家人相處上。
於是我在 2 月時和公司提出要轉成兼職,並在 5 月正式開始新的工作模式。兩個多月下來,我已經感受到「慢生產力」帶給我的正面影響,我終於能用我覺得舒服的步調,盡百分百的努力做好每件事,而不是每天被滿滿的工作行程追著跑。
無獨有偶的是,上個月公司也有兩位年紀和我差不多的高階主管,決定離開工作 20 多年的公司。雖然他們離職的官方說法是想在家修身養性,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但我直覺認為他們離職的原因應該也和「慢生產力」有關。他們可能和我一樣,想把時間花在自己覺得更重要的事物上,才能保證這些任務的品質達到最高水準。
3 個步驟,你也可以跟著做
這場歐美職場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慢生產力革命」是否會延燒到以效率自豪的台灣社會?讓我們拭目以待。如果你也想試試看這個新興的職場哲學,可以遵照以下 3 個步驟:
一、辨識並專注在最重要的幾個任務。
二、設定適合自己的工作速度,避免趕鴨子上架式的趕進度。
三、讓工作成果的品質凌駕於工作數量。
希望讀者們能和我一樣,從慢生產力中得到新的靈感與力量。
【延伸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國家加入「週休三日」實驗?成效如何?
●想出頭,千萬別一直跟「比自己差」的人為伍──選擇工作的「三項鐵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5
Ruben
很好,享受人生,少做多買,不要再抱怨什麼大陸生差過剩了,哈哈哈哈哈!
08月03日23:27
榕
歐美不是一直都是慢生產力,高薪資、高享受,白話簡稱好吃懶做!所以工作機會才會外移,如今川普才又有藉口說台積電搶了他們的工作!明明就是他們好逸惡勞想坐享其成,最好天天都不工作,搶別人的稅收供奉他們生活就好!
08月03日09:01
張思源
這才人的人生
08月03日05:57
Hedy雯惠
我也希望一週工作三天就好
好希望有更多時間能培養興趣
跳舞、瑜珈、看書、踏青、學習…
08月03日04:30
怡如
繼續慢沒關係 接下來是我們亞洲的天下了
08月03日00:0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