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支付工具QR Code規格複雜多元,民眾前往店家消費時需要注意手邊習慣使用的工具是否對應,商家也要在結帳台上擺滿很多不同的QR Code立牌,導致整個消費便利性大減。
為了解決市面上各種支付QR Code無法互通的痛點,財金公司24日宣布「TWQR啟動記者會」,串連銀行及電支機構等兩大支付體系,以「TWQR」作為共同支付的標示,攜手合作推展QR Code支付服務。
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民眾不管習慣使用哪一款支付App,只要店家有共用的TWQR,就可以直接掃碼付款,不用再另外申辦、或切換其他電支業者的App,整個行動支付體驗將有感升級。
據了解,第一波參加TWQR購物功能的機構,目前確定上線的有全盈支付(全盈+PAY)、一卡通MONEY、橘子支付、歐付寶等4家電支機構,以及可支援「台灣Pay」的37家金融機構,其中,一卡通MONEY可於乘車碼使用,電支業者等於可以「共享通路」,不需耗費資源串接系統,也不用逐一與各店家、攤商簽約。
至於其他5家電支機構,包括街口支付、全支付、悠遊付、愛金卡icash Pay、簡單支付,雖然已經加入「電支跨機構共同平台」中,目前仍需要時間進行系統開發及準備,上線TWQR需要等到明年。
民眾用銀行、電支機構App,掃一組QR就能付款
財金公司2021年10月建置「電子支付平台跨機構共用平台」,陸續提供跨銀行及電支機構的「轉帳、繳稅、繳費」等服務外,如今也正式開辦「購物」服務:用TWQR,整合國內QR Code支付的應用。
比起以往,商店導入行動支付除了有成本上的考量,還需要在結帳櫃檯上布滿眼花撩亂的QR立牌,也會造成消費者的混淆。如今,只需要與財金公司合作機構簽約,就可以透過一張TWQR受理各支付業者的App;民眾結帳時,看到TWQR就能隨掃即付。
整個支付來到了新的里程碑,創造出消費者、商店、銀行、電支機構互利多贏的「行動支付生態圈」,目標明年第一季店家數達15萬家。財金公司董事長林國良也進一步透露,TWQR未來場景中,將不局限在國內掃碼支付,包括明年正計畫將有日本、韓國跨境支付,以及運用在交通場景上。
除了拓展國內TWQR的同時,銀行公會與財金公司也正與國際合作,第一步是先將TWQR推展至日本及韓國等地。換句話說,未來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喜愛的銀行、電支品牌的App,到海外商店看到TWQR時,進行掃碼支付。
此外,林國良說,TWQR已和國際發卡組織的QR Code整合,因此像是VISA、MasterCard、JCB、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中國銀聯等,國外觀光客也可以用手機支付刷遍台灣,預計明年陸續開始落地展開。
至於民眾時常使用的LINE Pay,林國良則說明,LINE Pay並非電支機構,而是第三方支付,因此沒有參加此平台。不過,未來支付場景的推動方向,將是逐步整合成共通生態圈。
用戶數站上600萬戶,街口、一卡通、全支付積極打造TWQR生態系
原先,大型支付業者採取觀望的態度,不過這次也見到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等業者積極加入共用平台,正準備明年上線TWQR支付生態系。
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就向《數位時代》表示,事實上,街口要經營的是「消費者體驗」及「商家發展」,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能方便無現金支付,商家也會因為電支而得到更好的業績,達到與電支業者的三贏局面。
展望未來,擁有零售通路、採取線上結合線下特色的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也表示,全支付加入共用平台後,將持續「深耕」現有的會員經營,也就是作出更多的客製化需求、差異化服務,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來提升用戶的使用率及黏著度。
用戶數與街口支付站上600萬戶大關的一卡通MONEY,也非常看好TWQR後的發展,尤其明年下半年開始,將於南部公車上共同導入TWQR,接著再擴及捷運、鐵路等交通系統。
一卡通公司總經理鄭鎧尹認為,用戶數仍會持續往上成長,加上交通場景的發展後,等於未來民眾可用一支手機掃遍台灣,整體消費將會更加成熟。
責任編輯:錢玉紘
延伸閱讀:【圖解】台灣電支用戶破2千萬大關,3大龍頭換人了?群雄割據版圖一次看
延伸閱讀
【圖解】台灣電支用戶破2千萬大關,3大龍頭換人了?群雄割據版圖一次看
要用街口或一卡通,10月起掃一組QR就能付款!9大電支加入共同平台,厲害在哪?
一卡通、全盈+PAY「電支變身混血式零售」!力拚消費者需要什麼,行銷策略怎麼做?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