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灣暗蟬(北埔蟬)為台灣特有種,其最大棲地為位於台江國家公園的木麻黃防風林,由於木麻黃為外來植物,在這之前,台灣暗蟬的寄主植物是什麼,一直是生態之謎,台灣暗蟬研究專家陳建宏在日前在永康第一公墓發現為數不少的暗蟬,由於當地為一處「生態孤島」,四周都是房子,這處棲地的發現,也可望解開暗蟬生態之謎。
陳建宏、台南大學生態系主任張原謀表示,當地幾乎被周圍密集的房舍所隔絕,為一處獨立棲地,但當地並沒有木麻黃,主要為構樹、血桐、榕樹、苦楝等植物。其中構樹,可能就是暗蟬的食草。
目前正在執行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的張原謀表示,永康第一公墓在入夜時分,暗蟬叫聲此起彼落,而且放眼望去沒有木麻黃。這塊「孤島」過去一直未被發現,目前暫時也沒有棲地消失的危機,這是很有價值的棲地,可望解開暗蟬生態之謎,未來也可提供進行暗蟬棲地營造及棲地復育的重要參考。
張原謀解釋說,台灣暗蟬是台灣特有種, 在還沒有以木麻黃林為主要棲地及主要食草之前,其原生棲地是什麼樣子,寄主植物又是什麼?因此只要找到一個棲地,附近沒有木麻黃,而且又有一個龐大的族群,這個棲地就是適合暗蟬的棲地,而且一定有讓暗蟬可以完成生活史及延續族群的食草植物,而永康第一公墓就具有這樣的條件。
根據文獻記載,台灣暗蟬喜歡出現在雜木林中,最早是由日治時期新竹州北埔支廳長渡邊龜作於轄區內採獲,由日本學者松村松年於1907年所發表的新種,因而命名為「北埔蟬」,由於牠的形態特殊,松村博士還為牠設立了一個新的屬名「Taiwanosemia」,意指「台灣的蟬」。
張原謀表示,由於北埔蟬棲地主要為平原及海岸地區,若仍以「北埔蟬」做為俗名,易使人產生棲地為低地丘陵的聯想。因此,宜正名為「台灣暗蟬」。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