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日據改日治 避談殖民對台壓迫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9年10月02日22:00 • 發布於 2019年10月02日20:10 • 簡立欣/台北報導
日據改日治 避談殖民對台壓迫
高中台灣史把日據時期勾勒成「路燈亮、水溝清」的悠閒、文明、美好年代。(簡立欣攝)

過去中小學教科書都把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稱為「日據時期」,這也是40歲以上的人的習慣用語;1997年9年一貫國中課綱改用「日治」,此後幾乎難恢復正朔。翻開108課綱高一歷史課本,各版本更清一色統稱「日治」時期,避談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人的壓迫、剝削與差別待遇,把日據時期勾勒成「路燈亮、水溝清」的悠閒、文明、美好年代。誰記得馬政府時期103課綱吵得曠日廢時的「日據」「日治」大辯論?

2013年,教育部擬將10多年來歷史課綱裡台灣史的「日治時期」改成「日據時期」,當時引發獨派不滿;2014年微調課綱,引發長達數年抗議,其中一項就是將「日本統治時期」改成「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已故歷史學者王仲孚當時表示,陳述歷史事件使用怎樣的詞彙,涉及主體性和立場,尤其是由政府控管的中學歷史課本最明顯。在他看來,課綱不能沒有國家立場,「日治」較接近「皇民史觀」或「日本軍國史觀」,如果是日本教科書採用,就符合其立場;換言之,台灣採用「日據」較恰當。

歷經長達一年半獨派示威、連署等大動作抗議,歷史課綱微調一直吵到2015年年底,17項微調用語大都解決,只剩「日據」、「日治」仍無定論。但當時要舉行總統大選,社會氛圍不再關注此事;一個月後綠營勝出,2016年5月民進黨政府上台隔天,教育部長潘文忠立刻開記者會,宣布廢除課綱。

如今108新課綱開始使用,僅在第一冊台灣史裡,已被媒體報導並遭外界強烈質疑的「台灣主權未定論」、「南島語系源自台灣」、「刪去台灣二戰史」等內容,完全摧毀過去歷史教育;相較之下,當年103課綱確實是「微調」,說它「黑箱」是抬舉它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