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快,還記得去年筆者前往美國參加「Hood to Coast」接力賽,歸國之後帶來完整的Zoom系列頂級跑鞋實測分享,本次帶來全新升級的Nike Zoom Fly 3的實穿分享,希望能提供跑者在面對「日常訓練」和「實際比賽」時不一樣的跑鞋選擇。
Nike設計研發團隊整理冠軍跑者們的意見將跑鞋進化,「Nike疾速系列」從鞋面、中底、外底全面優化,使用壓縮氣墊和彈性纖維組成的「Nike Zoom Air緩震系統」,還有輕盈、柔軟和回彈兼具的「Nike ZoomX泡棉」,有效提升跑者的速度和靈活性,幫助實戰時控制與避震平均發揮。
「Nike疾速系列」共推出四款產品,分別是Nike Air Zoom Pegasus 36、Nike Zoom Pegasus Turbo 2、Nike ZoomX Vaporfly NEXT%及本次實測的「Nike Zoom Fly 3」,全系列採用辨識度非常高的螢光綠配色,希望讓不同階段的跑者有不同層級的選擇,本篇則是「Nike Zoom Fly 3」細節開箱與實跑分享。
Nike Zoom Fly 3細節開箱
先前開箱過Nike Zoom Pegasus Turbo,小飛馬Pegasus 35之外,也有旗艦跑鞋Nike Zoom Fly Flyknit及頂尖跑者熱愛的Nike Zoom Vaporfly 4% Flyknit。事隔近一年,本次開箱討論度非常高的「Nike Zoom Fly 3」,鞋身使用螢光綠配色,半透明的鞋面材質在陽光下頗帥氣,流線的鞋型十分有「速度感」。
還記得先前測試過的「前輩」Nike Zoom Fly Flyknit(後面那一雙),結合「React泡棉」、「Flyknit鞋面」與「全掌型碳纖維推進板」備受跑友們喜愛,這次「Nike Zoom Fly 3」將規格升級,而且入手價格較親民(定價4,900元),是許多跑者心中的「模範跑鞋」。
鞋舌上有「Nike Zoom Fly 3」名稱,有非常多透氣孔還相當有彈性,這次沒有使用Flyknit編織材質構成主要鞋面,反而採用網眼布料加上半透明的「Vaporweave」打造,鞋身重量相當輕盈,而且新增中足內側的穩定帶,優化以往「編織材質」比較沒有支撐性的弱點。
個人認為這次開箱的配色頗有七龍珠「神龍」的感覺,後跟內側寫著鞋款使用科技與規格細節,半透明的「Vaporweave」相當強韌,鞋面拼接處也有強化結構與支撐的技術,鞋身重量沒有明顯增加,應該適合喜歡「輕盈腳感」的中長距離跑者。
黑色的勾勾標誌相當有設計感,一路從前側往後劃到後側,仔細看中底還有漸層的雙色設計,加上「Vaporweave」鞋面不只可以抵禦汗水和雨水的吸收
,「抗撕裂」的韌性個人認為比編織材質更實用,「實際操跑」與「側向移動」的支撐性相對更穩定。
正面視覺如下圖,「Nike Zoom Fly 3」中底相當厚實,襪套式足領包覆高度在腳踝以下,搭配運動襪或慢跑襪貼合舒適,平順的邊緣可以減少咬腳的情況發生,寬楦的足內置放空間相當舒適。
個人認為「Nike Zoom Fly 3」重心較高,並不是屬於「貼地」類型的跑鞋,中底搭載大家熟悉的React泡棉,裏頭維持該系列愛用的「全掌型碳纖維推進板」,希望提供穩定向前的強大推進力,筆者對於上一代實測的腳感確實非常喜歡,期待這次可以更成長。
雖然無法直接看到,但是「全掌型碳纖維推進板」也在Vaporfly 4% Flyknit與Nike Zoom Fly Flyknit被使用,可以增加起腳後的反饋彈性,釋放跑者實跑過程的壓迫,轉換成向前的推進動力。除此之外,Nike近期讓React發泡材質廣泛在中高規跑鞋家族使用,成為常見的複合式中底技術。…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