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第2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 總獎金高達8萬8千美元

青年日報

更新於 02月13日05:27 • 發布於 02月13日05:27
第一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比賽實況。(灣聲樂團提供)
第一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比賽實況。(灣聲樂團提供)
灣聲國際音樂大賽獎盃「夢嶼蝶」。(灣聲樂團提供)
灣聲國際音樂大賽獎盃「夢嶼蝶」。(灣聲樂團提供)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第2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本週正式登場,該競賽由「灣聲樂團」與臺北中山堂攜手舉辦,以臺灣音樂文化為核心,今年聚焦小提琴與作曲兩大項,以高額的獎金網羅世界各地的小提琴家與作曲家,比賽樂曲都以臺灣為創作元素,總獎金合計8萬8000美元。

其中,「作曲論壇」將於2月16日在中山堂光復廳登場,探討以臺灣為素材的音樂創作;小提琴複賽以及小提琴與作曲決賽音樂會將於2月15日至22日在中山堂中正廳舉行;比賽賽事將在中華電信MOD專屬直播頻道免費收看。

灣聲樂團今(13)日表示,臺北市中山堂為國定古蹟,自落成至今皆為臺灣重要的演藝場館,在古蹟音樂廳演繹臺灣音樂,對臺上臺下而言都將是「沈浸式」的饗宴。

這次大賽評審團小提琴組,包括臺灣小提琴家蘇顯達、吳庭毓、李宜錦、薛志璋,還有來自加拿大的史涵茵(Patricia Shih)、日本的藤原浜雄(Hamao Fujiwara)與伊藤亮太郎(Ryotaro Ito)以及香港的梁建楓。

至於作曲組評審,則有林京美、顏名秀,還有旅居美國的陳可嘉、來自新加坡的王辰威、香港的伍卓賢以及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等,曾在新年音樂會中為灣聲樂團譜曲的瑞士作曲家法比安.穆勒(Fabian Müller)也將參與評審工作。

目前進入作曲組決賽以及小提琴組複賽的參賽者,分別來自台灣、法國、日本、加拿大、韓國、俄羅斯及美國等國。

小提琴組首獎3萬美元、作曲組首獎1萬美元,另由大賽協力單位「廣藝基金會」提供廣藝特別獎各1千美元,總獎金高達8萬8千美元,灣聲國際音樂大賽獎盃「夢嶼蝶」,更委由曾獲得Icon Honors貢獻大獎(Contribution Honors)的「法藍瓷」設計製作,臺灣造型的寶石代表臺灣音樂的珍貴、蝴蝶的翅膀則代表著讓臺灣音樂翱翔國際,象徵透過灣聲國際音樂大賽讓世界看見臺灣。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