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腐敗正在威脅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總部位於柏林的反腐監督機構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在周二(2月10日)發布的2024年清廉指數(CPI,又稱腐敗感知指數)報告中對此發出警告。
“腐敗阻礙了有效的氣候行動,妨礙了雄心勃勃的政策落地。”該機構在聲明中表示。
最報告顯示,許多在國際氣候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國家——包括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以及曾主辦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的國家——其清廉指數得分較低,或呈下降趨勢。
例如,今年將主辦第30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的巴西,其得分僅為34,創下歷史最低紀錄。這表明該國的腐敗程度更加嚴重。
“腐敗勢力不僅影響政策,甚至常常主導政策,並破壞制衡機制。”透明國際首席執行官瑪伊拉·馬蒂尼(Maira Martini)表示。
去年主辦聯合國氣候會議的阿塞拜疆,其得分僅為22。
許多曾在氣候談判中發揮領導作用的富裕國家,如加拿大、美國和新西蘭,其清廉表現也有所下滑。“這些國家負有最大的責任,應在氣候目標上發揮領導作用,大規模減少排放,並增強全球適應能力。”透明國際指出。
丹麥連續七連蟬聯榜首
清廉指數報告對180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共部門腐敗情況進行排名,評分範圍從0(高度腐敗)到100(極為清廉)。
2024年的報告顯示,全球約68億人生活在清廉指數低於50分的國家,佔世界總人口的85%。
排名最低的國家大多深陷戰爭沖突,例如蘇丹、委內瑞拉、索馬裡、敘利亞、厄立特裡亞和也門。
受氣候危機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往往也是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例如,在索馬裡,氣候變化已對農業經濟造成巨大破壞,並加劇了長達30年的國內沖突。
在得到調查的180各國家中,南蘇丹名列末位,僅得8分;其他墊底的國家是索馬裡(9分)、委內瑞拉(10分)、敘利亞(12分)、也門(13分)。
丹麥以90分連續七年蟬聯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芬蘭(88分)、新加坡(84分)、新西蘭(83分)、盧森堡(81分)。
德國退步較大,本次排名第15位(75分),而一年前排名第9位(78分),日本第20位(71分),台灣第25位(67分)。美國排在第28位(65分),退步很大:上次排在24為,得69分。中國同前一年比增加一分,排在第76位(43分),上一次也是排第76位,但得分為42分。
過去五年中,一些國家的清廉指數得分明顯改善,其中包括科索沃、馬爾代夫和科威特。
(綜合報告)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