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第一位立陶宛台灣媳婦的日常 | 波羅的海三國

致旅程

發布於 06月17日13:58 • 游堯茹 

立陶宛第一位台灣媳婦

23歲那年,我結束了在澳洲半年打工度假的旅程回來,順利地進入職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遇見了我現在的先生—一個當時已在在台灣讀書、工作,居住超過五年的立陶宛人。

第一次聊天,他自我介紹說:「I’m from Lithuania.」(我來自立陶宛),當下儘管我心想:那是哪裡啊?還是不懂裝懂地回了「哦!」。沒想到在短短三年內,我們結了婚,還隨著他搬到歐洲,成為遠嫁立陶宛的第一位台灣媳婦,開始解鎖這個只在高中地理課本聽過的國家⋯

去超市不能穿夾腳拖?

剛來到立陶宛時我們先住在公婆家,是在離首都維爾紐斯約半個小時車程的小鎮。婆婆是非常典型的立陶宛女性,把房子跟院子都打理的乾淨整齊,後來我才發現立陶宛人們都很重視「面子」,院子作為鄰居經過都會看到的門面,定期除草、修繕以及植栽美化是基本要求。我拜訪過的立陶宛人家裡也都相當整齊,好像隨時歡迎著客人的來訪。

維爾紐斯大教堂 圖/游堯茹
維爾紐斯大教堂 圖/游堯茹

有一次先生要帶我去超市,我穿著一件寬鬆的T恤、短褲和夾腳拖準備上車,結果被婆婆請了回來讓我換衣服。我一頭霧水,後來先生才跟我說,原來是婆婆覺得我穿得太邋遢了,當下算是體驗到了我到立陶宛的第一個文化衝擊。婆婆其實是非常親切和藹的女士,絕對不是什麼對媳婦的找碴,也是從那次的經驗,我學到了立陶宛人對外表和禮儀的要求,現在的我可以說是「入境隨俗」,皺的T恤不穿出門,夾腳拖也是只有留到去海邊才會穿了呢!

延伸閱讀 | 波蘭、波羅的海、斯洛伐克-秘境古堡、塔特拉山、斯拉夫風華

馬鈴薯everywhere

儘管住在立陶宛已經超過十年,我還是無法適應這裡的飲食文化。這個國家過去生活不富裕,馬鈴薯就是他們的主食,但天天都要吃也會膩,因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馬鈴薯料理,馬鈴薯泥、煎餅、肉圓,還有一道料理就像我們的糯米腸,只是他們的米腸塞的不是米,而是馬鈴薯…

各式馬鈴薯料理 圖/游堯茹
各式馬鈴薯料理 圖/游堯茹

初期住在公婆家的時候,我也注意到立陶宛人飲食習慣很簡單,和我們亞洲人重視晚餐不同,立陶宛人比較重視午餐。婆婆午餐準備的分量會多一點,吃剩的冰冰箱,晚點就是肚子餓的人自己去冰箱找東西吃,冰冰冷冷的肉都不加熱就直接下肚了,生番茄、小黃瓜切一切就是一道菜,對我們這些連夏天都會吃熱騰騰火鍋的台灣人來說,真是一大挑戰。還好後來我們一家搬到首都住,還有陪我遠走他鄉的大同電鍋,讓我這個亞洲胃至少在飲食方面可以不用入境隨俗。

育兒政策好Chill

我們是在大兒子八個月大的時候搬來立陶宛的,語言不通的我開始了在異鄉的育兒生活。在觀察其他媽媽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後,我發現立陶宛家長的育兒方式就是「放牛吃草」。有一次看見小孩在沙坑玩沙,塞了一把沙到嘴裡,我趕緊跟他的媽媽示意,那位媽媽卻老神在在地叫小孩「呸呸」自己吐掉,如果是我這個亞洲媽媽,早就大手拍掉小孩握的沙了,哪還有讓小孩把沙子放到嘴裡的機會呀!不過也許是因為立陶宛人的居住環境與大自然非常親近,從小到大就是與森林、湖和綠地為伍,所以他們很習慣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探索,自在成長,也讓我經常反省是不是對小孩過度保護或要求。

立陶宛人從小到大都很親近大自然,湖邊戲水是夏日最常做的休閒 圖/游堯茹
立陶宛人從小到大都很親近大自然,湖邊戲水是夏日最常做的休閒 圖/游堯茹

而立陶宛的育兒政策與工作環境對家長非常友善,一般人都會請滿兩年的育嬰假,自己照顧孩子,因此褓姆這個職業相對少見。即使在育嬰假結束後重返職場,家長們還是可以在小朋友生病時請家庭照顧假,由政府補助薪資,擁有兩個12歲以下小孩的家長們甚至還有每個月多一天的有薪假。除了沒有坐月子的文化以外,立陶宛的育兒環境應該會讓很多人羨慕吧!

延伸閱讀 | 巴爾幹半島6國-古堡傳說、上帝玫瑰谷、璀璨多瑙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Stan
    感覺沒有什麼競爭優勢的國家,不會內卷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優勢都不知道如何,所以滿chill的。 這也只是人生的一種選擇。 我在台灣也不會太大的差異,台灣鄉下地方也都能過這樣的生活。 所以不太會覺得外國的月亮就特別圓。 你說:「除了沒有坐月子的文化以外,立陶宛的育兒環境應該會讓很多人羨慕吧!」 羨慕,老實說,帶孩子比上班辛苦⋯ 文章內容分享國外就好,不要趁機暗喻、貶低養自己的國家。說真的,台灣各方生活、工作條件都比國外非常好了。
    06月17日23: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