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 全球探索 〉政爭加劇 美國民主迅速弱化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3年10月08日14:14 • 發布於 2023年10月08日14:14
共和黨內同室操戈,上任九個月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到罷免。(路透)
共和黨內同室操戈,上任九個月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到罷免。(路透)

■周志杰

美國政治近日歷經了前所未有的難堪挫傷,上任九個月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到罷免。罷免案係由同為共和黨的極右派眾議員蓋茲提出,共有八位同黨眾議員與民主黨連手,最後以二一六票對二一0票,讓麥卡錫成了美國建國以來首位遭罷免的議長。

此事件緣自於十月一日美國國會在財政年度開始之前,無法通過包括十二筆獨立撥款法案在內的預算法案,眼見聯邦政府將停擺,經兩黨協商後,緊急通過一份效期僅四十五天的撥款法案,暫時解除美國聯邦政府「停擺」的命運。

舉債上限攀升 信用評等下降

但共和黨內保守勢力卻不滿麥卡錫與民主黨合作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既沒讓聯邦政府停擺,也未納入大幅刪減支出條件,加上反對進一步援助烏克蘭,進而演出共和黨內同室操戈。民主黨順勢配合共和黨激進派罷免麥卡錫,外界觀察理由有二:其一是藉罷免案讓共和黨內鬥加劇,其二是拜登不滿被國會提案展開彈劾調查,前眾院議長裴洛西下台也對麥卡錫不爽,才上演這齣老人政治宮鬥戲碼。

然而,民主黨在罷免案上的臨門一腳,卻可能帶來更大風險。因為,新議長立場可能更激進(例如呼聲高的共和黨籍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喬登),並且極可能扮演為川普助選的角色,國會與白宮將更加對立。

再者,美國政府不斷提高舉債上限,信用評等卻在下降,經濟發展短多長空;另一方面,黨同伐異深化,不同利益族群的矛盾也在加劇。未來,照顧多數人的法案只會愈來愈少;相對的,破碎化、小眾化藉以綁樁支持者的肉桶立法只會愈來愈多。

其實,美國政治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去杯葛的是某個機構或法案,後來連聯邦政府能否正常運作都成了黨爭工具。

自一九八0年以來,聯邦政府已發生過十四次停擺,最近十年內,二0一三年、二0一八年及二0一九年的三次的停擺甚至持續超過一週。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一年,拜登必然是先安外,主力則放在攘內。(路透)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一年,拜登必然是先安外,主力則放在攘內。(路透)

行政立法兩部門 離人民更遠

美國政治黨同伐異影響的層面已愈來愈廣,背後反映出包括國會議員、州長、白宮,為了鞏固個人、派系、政黨利益,整個國家領導階層持續的家族化、世襲化、菁英化,民主政治選賢與能的初心愈形弱化,立法與行政部門與人民的距離則是愈來愈遠。

綜觀美國霸權的發展,軍事力量、經濟金融、民主治理是主要的三根支柱。如今,美國軍事力量仍穩坐全球超強地位;經濟金融可運用的工具仍多,尚難撼動美元霸權;但是,民主治理的表現則是弱化速度最快。

近十年來,有關全球民主制度理論與實踐的討論中,正從政權合法性(是否具備民選機制)逐步移轉到對治理能力的重視。

美國政治亂象,讓許多開發中及低度開發國家思索,是徒有民選政府重要?還是要先重視治理有效性?與其追逐美國夢,屈從於美國指導政經改革的「華盛頓共識」,不如仿效北京,先鞏固強化治理的有效性,先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再延伸到其他,似乎是務實推動國族締造與國家發展比較可行的路徑。

民主與治理 孰重孰輕引反思

中國大陸由共產黨長期執政,西方國家從選舉式民選政體角度,質疑其執政缺乏民選的合法性;但在治理有效性上,包括硬體建設的成果、具體提升十四億人民的生活照顧等,卻也是客觀事實。

對照美國雖具有民選合法性,但民主政治施行品質的赤字與差距則是愈來愈大。這不禁讓人反思,徒有民選的合法化,是否就是民主政治的全部?

很明顯的,今日美國正陷入民選合法性與治理有效性的嚴重失衡,包括政治人物、社會菁英、企業在內的廣義統治階層,對內無力振衰起敝,還不斷操作媒體,渲染民粹風潮來麻痺、脅迫選民,完全看不到理性討論政策的公民社會。

美國民主的醜態也削弱了自己的號召力。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全球競逐,本來引以自豪的制度、價值、生活、治理等軟實力優越性,已然失去光彩。對美國百姓而言,民選政府本是應該,但未來會更重視治理的有效性。

其次,政治自由內縮本來是中國大陸的短板,但是美國政治亂象頻生,相對凸顯了中國大陸的治理績效,間接鞏固了中共執政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對於自由主義者支持大陸走向民選政府、並將其視為解放社會唯一通道,也是一大挫傷。

十一月拜習會 成局機會很高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一年,拜登必然是先安外,主力則放在攘內。在對外關係方面,會試圖緩和美中、美俄關係,至少不再進一步讓衝突惡化;目前看來,美國與中國大陸雙方都想緩解劍拔弩張的關係,十一月在美國APEC的「拜習會」成局的可能性很高。

美國遏止中國大陸崛起的戰略結構並沒有改變,但必須重新盤整政策,進行更精準的「去風險化」。除了事涉國安的關鍵項目仍會築起小院高牆,預料其他領域基於合則兩利,應該會逐步放寬、恢復交流。

在俄烏戰事方面,烏克蘭反攻無力,在可見的未來也看不出會有結構性轉變,援烏的效應已在遞減。此次美國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將援烏的二百四十億美金排除在外,似乎已嗅出美國的援烏行動已處於一個停、看、聽的階段。

援烏是美國大選的另一戰線,關鍵取決於兩黨內部攻防。共和黨虎視眈眈,歐洲盟邦對於戰事長期化、錢坑化亦已表達不安,白宮執政團隊正在評估,如果後續援烏行動難以支撐到明年大選之前,各方可能都在設想一個體面的下台階,則戰事或有可能因此出現停火談判的契機。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美國的援烏行動已處於一個停、看、聽的階段。圖為拜登與澤倫斯基去年十二月會面。(路透)
美國的援烏行動已處於一個停、看、聽的階段。圖為拜登與澤倫斯基去年十二月會面。(路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