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右翼政黨近年快速崛起,在法國最知名的就屬勒朋(Le Pen)家族帶領的國民聯盟(RN),但政黨領袖馬琳勒朋(Marine Le Pen)的父親,96歲的創黨人尚馬力勒朋(Jean-Marie Le Pen),1月7日久病後辭世。這位二戰老兵以爭議言論、分化法國社會、不遮掩的種族主義打開知名度,許多法國左翼人士甚至上街慶祝他辭世。但言論自由在法國到底該有怎樣的限度?1月7日也是法國「查理周刊」血案10周年紀念日,這個把言論自由極大化的嘲諷漫畫周刊,2015年引爆了一連串極端伊斯蘭組織在法國的恐怖攻擊。
查理周刊插畫師 蔻蔻:「我仍用卡布(去世同事)教我的方法畫畫,所以總覺得他還跟我們在一起。有時候想起1月7日這事,當然會很痛苦,因為會讓那種感覺回來:壟罩著我們永遠不會離開的感覺。」
事發已過十年,2015年1月7日,槍手闖入蔻蔻工作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辦公室,她在槍管抵頭之下被迫按密碼開了門,隨後目擊了10人在她眼前,遭射殺身亡。
查理周刊血案凶嫌(2015.1.7):「我們為先知穆罕默德復仇了。」
陽台上窺視民眾:「這人有病吧?」
總共8名查理周刊編輯、2名員警與2名民眾罹難,30出頭的兩名槍手庫利巴希兄弟(Kouachi)是移民第二代,阿爾及利亞裔穆斯林,很小就成了孤兒,被蓋達組織吸收犯案。1月8日和9日,另一名槍手在巴黎兩處地點開槍,最後闖入郊區一間猶太超市挾持15名人質,凶嫌是查理周刊槍手兄弟的朋友,聲稱要協助受壓迫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報復猶太人。三名槍手後來都被警方擊斃。
法國總統馬克洪與夫人,和巴黎市長伊達戈一起出席紀念儀式,到查理周刊舊辦公室外,以及當時趕來的員警殉職巷道現場,獻花致哀。因血案而一度銷量暴增的查理周刊,也發行紀念特刊;但如今的新辦公室地址仍保密,許多編輯儘管遠距上班,仍會遭到死亡威脅。
66歲巴黎民眾 卡希馬提斯:「我們西方國家,特別是法國,必須堅持捍衛自由到底,思想自由。」
查理周刊血案改變了很多事,2015年法國陸續發生數起孤狼恐攻,當年底甚至有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屠殺血案,2016年初又發生尼斯卡車衝撞,共造成兩百多人無辜罹難。2020年又發生中學歷史老師因在教授言論自由主題時,拿出相關漫畫,遭到一名穆斯林極端分子斬首,凶嫌是車臣難民,移居法國已12年。
18歲巴黎學生 艾佛:「我覺得我們還是甚麼都可以講,但會害怕,我們都看到了那些老師們,比如山謬‧帕蒂(被斬首),自由表達也不盡是真的。」
十年來法國價值觀中的世俗主義,政教分離等主張,在各種議題上,與伊斯蘭極端主義者衝突未解。當年血案發生後全法挺言論自由大遊行,難得看到左派總理歐蘭德(François Gérard Georges Nicolas Hollande)與極右派政黨領導人馬琳‧勒朋,肩並肩攜手前行的畫面。
巴黎餐廳員工 阿克賽勒:「(尚馬力去世)這樣至少改變了一點此日的黑暗,向世界展示一點正義。」
巴黎共和廣場上人聲鼎沸,許多人歡呼、慶祝、開香檳甚至擁吻,因為另一個把言論自由發揮到極致的政治人物辭世,他就是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的創始人尚‧馬力‧勒朋(Jean-Marie Le Pen)。這位96歲的退伍傘兵,5度角逐法國總統,當年又小又窮的右派小黨,如今在女兒馬琳‧勒朋掌舵下,成為法國聲勢高漲的右派領頭羊,差點將馬克洪逼下台。
法國極右派國民聯盟創始人 尚馬力‧勒朋(2018.2.27):「如果它們(納粹毒氣室)不是二戰的一個細節,那是甚麼?全部嗎?它們就抹去了一切嗎?」
尚馬力的爭議言論不只淡化納粹屠殺,還有各種反女權、恐同、排斥移民等。慶祝他辭世的民眾批評他將種族主義、新納粹主義推廣到全歐洲,是「共和國的惡魔」,但他毫不掩飾極右思想,政治分析家認為他的策略與川普類似,靠著仇恨、分化吸引媒體注意,成功將自己的思想從邊緣化推到舞台中央。
45歲巴黎民眾 班諾特:「我好開心他已經成為過去啦,等著看接下來會發生甚麼吧。」
馬克洪辦公室發文哀悼,委婉表示尚馬力的「功過交由歷史評論」,他的右翼黨派政治盟友們則盛讚他是有遠見與勇氣的思想家。法國極左派政治領袖梅朗雄則說:尊重逝者,但尚馬力留下的仇恨與鬥爭仍在傳播。新任法國總理貝胡(FRANCOIS BAYROU)則意在言外地評論尚馬力:爭議是他的武器,他是優秀的戰士。
法國聖克盧市民眾:「(他死了)我鬆了口氣,也不太滿意,這種禍害竟然活了96歲。」
※ 本文章之所有內容,未經作者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節錄、轉載或引用。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